曾河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今年北京、上海和汤显祖的故乡江西临川,先后举行英国莎士比亚与中国汤显祖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活动及纪念活动。而在汤显祖主政五年并创作《牡丹亭》的浙江遂昌县,“汤莎文化”交流更是如火如荼。
“汤显祖戏曲之夜”拉开了纪念活动大幕
4月8日至10日,2016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隆重举行。8日夜晚7点,在遂昌县体育馆里上演的“汤显祖戏曲之夜”,作为开幕式拉开了2016年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的序幕。
身着飘逸舞衣的年轻舞者,在追光里用现代舞演绎着古典戏曲的韵味。舞台的大银幕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字句化作墨点蔓延开去。当灯光熄灭复又亮起之时,浙江昆剧团、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院的演员们,唱起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广为人知的四折:《南柯记·瑶台》《牡丹亭·游园》《邯郸记·云阳法场》《紫钗记·折柳阳关》。
《牡丹亭》视频大赛,经过前期评选,共有6组作品分获“经典组”和“欢乐组”的前三名。获奖选手在开幕式上接受颁奖,与来自各地的昆曲名家一起交流《牡丹亭》,共庆汤公节。
满城尽忆汤公情
4月9日,“汤公遗爱满平昌”踩街活动热闹非凡。踩街活动采取流动演出和定点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分《玉茗堂四梦》、汤显祖在遂昌从政时的主要政绩、传统文化、戏韵梦、莎士比亚剧等五个板块。五千多名居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曲友手持彩旗,头戴戏曲人物、外国人物面具加入到踩街队伍,一起唱着跳着。昆曲十番、马灯戏、茶灯、抬阁等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一一亮相。
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扮演者挥舞着水袖相互依偎,将汤显祖笔下唯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马灯戏的表演者骑着竹马,手持缰绳甩动马头颈,昂首走街串巷;彩车上,“汤显祖”等人结伴而来,共赏仙县美景。此刻,满城尽忆汤公情。
“藉地淤溪,列鲜花雅乐,备五谷三牲,置清酒八佾,行劝农之仪……”4月10日上午,“班春劝农”典礼在石练镇淤溪村精彩上演。“开春喽,开春喽……”淤溪村的典礼现场鼓乐齐鸣。
“汤显祖”穿越时空又赶到遂昌平昌广场上参加《牡丹亭》杯世界华人昆曲曲友会,与来自世界各地曲友咿咿呀呀地唱开了……
“汤公泽被遂昌,遂昌感恩汤公,世代缅怀。”在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缅怀仪式上,遂昌县县委书记杜兴林诵读的祭文,道出了这种遗风源于感恩。如今,它定格在汤显祖纪念馆、戏曲公园、汤公园、牡丹亭路、汤公大道,以及正在规划打造的汤显祖戏曲小镇……这份流淌400年的汤公情,则演化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和自觉,融入了遂昌的山水间。
“汤莎交流”魅力穿越四百年时光
历史总是充满机缘巧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年仙去,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从此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00年,两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2016年4月11日,杭州的戏剧爱好者不用走出国门,在家门口就看到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英国国家剧院战略合作的“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正式落户杭州教工路的“九五剧场”,首映的就是长达3小时的莎翁戏剧大片《哈姆雷特》。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已经在世界上45个国家的1500个场所播放过,累计观众300万人。4月23日,这里将启动“世界读书日暨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哈姆雷特》特映活动”。从4月开始,16部经典剧目将在小百花“九五剧场”陆续上映。“九五剧场”为创意东西方“二元互鉴”的戏剧意象,在“五一”节期间举办莎士比亚戏剧电影三部曲《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聚焦播映。
国际汤学的研究热度正以超乎我们的想象提升。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正在制订“中国戏剧经典翻译计划”,组织中英两国学者推出汤显祖经典作品全新英文译本。在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上,中外汤学专家提出了“汤学研究与传播要加大主动性与力度”的新命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及文化学院副院长暨欧洲汉学学会秘书长陈靝沅带来国际汤学最新进展:遂昌与伦敦大学合作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已扩大为中英大型交流与合作项目;4月12日,伦敦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位文化巨匠的集体纪念;最新学术著作《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入选有百年历史的阿登莎士比亚系列丛书。
浙江遂昌县,一个中国浙西南的小山城,汤显祖写就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夫德,英国南部小城,诞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流芳古镇。两地远隔万里,却在时光的流淌中相互碰撞,擦出文化的璀璨火花。
遂昌县委书记杜兴林介绍说,2010年至2014年,当地4次组团访问了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斯特拉夫德市,并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中英高校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还首度与浙江昆剧团合作,将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带往斯特拉夫德市演出。
台上水袖翻飞,唱得婉转缠绵;台下静静无声,看得目不转睛。浙江昆剧团的《牡丹亭》走进斯特拉夫德剧场。1个小时的精华版演出,这段“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传奇感动了英国观众,也让他们记住了它的原创地中国遂昌。
这一次遂昌和斯特拉夫德的“执手相看”,成果也似牡丹般“姹紫嫣红”:两地签订《关于推进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协议》;遂昌中学与斯特拉夫德艾文学院缔结为姊妹学校;此外,2016年,两地进行深度合作,举办汤公、莎翁国际学术研讨会,开通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网。
400年间,泰晤士河变了模样,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演出经久不衰;400年里,戏台变了模样,而“杜丽娘”与“柳梦梅”常演常新,《牡丹亭》盛况不减。400年后,在中英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伟大作品见证了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新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