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戴尔·福斯特 石松
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曾说:“一个人必须先知道自己位于何处。”而在全球化大众传播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身在何处,这很危险:我们同样会轻易忘记自己是谁。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地域的认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若想要发出声音,就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谁。
保持对本土文化的关怀,并探寻摄影技艺的前沿与可能性,这就是FORMAT摄影节(FORMAT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的核心精神。FORMAT摄影节位于英国中部的德比郡,曾举办过一些极具革新精神的大型集体艺术作品展,同时,FORMAT摄影节也不忘着眼于德比自身的文化历史和城市特色。
摄影节的场地涵盖德比郡30 多座最美的建筑和地标,每年展出大约350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有70余个活动供超过10万的参观者参与,其中有互动项目、现场放映、摄影培训、书刊展示、教育项目等。摄影节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EXPOSURE”(曝光)是公开面向国际的作品征集;“FOCUS”(聚焦)由策划展和邀请展组成;“DEVELOPMENT”(发展)是教育项目和专业性的网络项目;“FLASH”(闪光)是由大众或者团体参与的艺术项目。最后这个部分,由各种实验性的项目和活动组成,也是FORMAT摄影节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欧洲众多的摄影节中独具一格。
知名美国摄影师Joel Meyerowitz在2013年FORMAT
摄影节的讲座上说:“在全球化大潮下的今天,FORMAT
摄影节意识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试图把这些人的声音加入到当今的摄影文化中。”正如他所说,FORMAT摄影节的不断发展,“像是一个回答跨文化、跨地域交流需求的答案。我们应该打开心扉,去观察每天发生在生活中的幽默、悲剧、快乐、努力、优雅、灾难、雄辩、和谐等各种瞬间,这正是摄影节想要揭示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和文化研究者,现居于悉尼,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www.culturaldevelopmentconsulting.com上了解更多)
与FORMAT摄影节艺术总监路易斯·克莱门茨(Louise Clements)对谈
为什么会创办FORMAT摄影节?
路易斯·克莱门茨:最初我为QUAD(德比郡的当代艺术和电影中心)做策展工作,在对城市文化史进行调研时,我发现德比郡有着丰富的摄影历史:这里曾经举办过摄影节,只不过在1997年停办了;德比大学的摄影专业声名在外;德比郡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庭摄影工作坊W. W. Winters(如今已成为一家公司)(图02)……所以,这里有很多与摄影相关的历史,也是创办摄影节的基础。2004年,我和德比郡政府的Mike Brown,以及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策展人Mark Durden合作,创办了第一届FORMAT摄影节。
在摄影节展示的当代作品中,有没有什么与德比文化历史有关的作品?
路易斯·克莱门茨:一个典型例子是Debbie Adele Cooper的装置展,叫作“如果在一个冬夜”(If on a Winter’s Nigh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玻璃一度短缺,Winters摄影工作坊只好把旧的玻璃底片捐去建设温室(早期的胶片用玻璃作片基)。基于这个有点浪漫色彩的故事,Debbie Adele Cooper创立了一个在德比盖一座玻璃底片“温室”的艺术项目。为此,她在全城寻找玻璃底片,最终在2015年的FORMAT摄影节上,呈现了她搭建在St Werburgh教堂旁边的底片玻璃屋(图03)。
摄影节所做的事情,和博物馆以及画廊有何区别?
路易斯·克莱门茨:摄影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
件”,可以成为当地人的集体经验与集体记忆,为观众带来对“本地”的感知,来探讨“地域”这个话题。摄影节同时也应该是注重创新的,这些创新通常由艺术家引领,跟随时代精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FORMAT是一个跨领域的(transdiscip-
linary)摄影节。
“跨领域”指的是什么?
路易斯·克莱门茨:“跨领域”在这里指的是基于新兴技术、手段和方式进行创作。对于FORMAT摄影节,这样的创作概念和方式总能引起我的兴趣:探寻摄影的边界、再超越那些对静态影像既有的界定。
你能举一个关于新技术的例子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最初摄影节有一个项目叫“Mob-
FORMAT”,鼓励大众通过网络和手机参与创作,我们邀请了世界各地的人,按照当年摄影节特定的主题发送自己拍摄的照片。
在2013年,我们和来自澳大利亚的Oliver Lang、Misho Baranovic,以及印度的Kapil Das合作创办一个“手机照片打印机”项目。这个打印机专门打印每天上传到社交网站“EyeEm”上的照片。当一张照片发布在网络上,马上会被这台打印机用不干胶相纸打印出来,再进行裁切,最后所有照片被放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总共7000多张。参与活动的观众可以把自己打印出来的照片粘贴在空间的墙上(图04)。
在这个手机照片的大型互动装置展上,人们通过观看这些打印出的照片,可以从这样的集体表达中看到摄影的力量与美好。这件作品的名字叫作“MobFORMAT: The Press”,而他的创作者是每个参与其中,提交并打印照片的人。
你有没有组织过其他的大众参与艺术项目?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2015年的摄影节上,我们邀请了Tom Stayte展示他的“自拍打印机”(Selfie Printer),这台打印机有一个特殊设计的软件,与Instagram的RSS订阅相关联,可以鉴别每一张带有“#selfie”标签的照片,再用面部识别系统自动扫描这些照片,挑选出其中距离面部约一只手臂长度的自拍照并打印出来。这些打印照片被随意地扔在展场的地板上,并在展出的四个多星期中,累积得越来越多(图05~06)。
人们从这样的装置作品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这件作品中,网络照片的传播和打印的过程都是基于数码摄影技术、手机的发展以及网络传播方式。虽然在网上发布照片从表面看来是无害的,艺术家却将这样的过程以一种实体化和新鲜的方式呈现出来,力图强调大众对于不了解事物的欣然信任,以及展示人们想当然以为只是个体的自由表达,却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自我监视”中。
你们还有什么与新技术结合的案例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去年我们为摄影节制作了一款手机App,将摄影节打造成一个侦探游戏(图08)。整个游戏有点类似于解谜寻宝,游戏的故事背景混合了现实和一些虚拟情节,观众们在游戏中担任侦探的角色。游戏中有一位名叫Mary Arty的反派,为了阻拦他偷盗照片,观众们需要在游戏中寻找线索并破案,密码和线索就暗藏在各个场地、展览文字和照片中。我们把一些关键的游戏线索安置在一些偏僻的展区中,这样就可以引导观众去参观这些可能会被错过的展览。观众们为了解谜和破案,不得不仔细去观看他们遇到的展览作品,因此这个游戏也激发了观众与摄影节产生更深入的互动,非常有趣。此外,这个App的潜藏功能之一是可以追踪观众参观的轨迹,我们可以根据数据了解人们参观了哪些展区。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探讨新技术的项目都使用了新技术。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2013年,我们邀请了一个叫作“人类打印机”(The Human Printer)的艺术团体参展。艺术家用和打印机一样的方式手工“印刷”照片。他们先将一张数码照片的色彩分解,再以此为参考,用印刷四分色(青红黄黑)为每一个小小的色点进行手工填色。在摄影节持续四天的开放参观日中,“人类打印机”与德比大学的学生合作完成了一系列作品,这些独一无二的、人工“打印”的作品在整个摄影节期间展出(图09~10)。
FORMAT摄影节的一大特点就是总能鼓励观众参与其中,成为主动的创作者。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类很多人参与创作的方式难以保证成品的质量。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批评?
路易斯·克莱门茨:摄影越来越普及,网上的影像越来越泛滥,人们越来越熟悉观看、消费和生产影像——这些因素都在改变着社会,人们正在尝试用全新的方式表达自己。
对FORMAT摄影节来说,重要的是为每个对摄影感兴趣的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巧。我们更多地去关心和思考:人们用什么方式摄影?人们在拍什么?我们的摄影教育项目不是摄影节的附加品,而是和策展思路结合在一起的。每个人都需要从基础起步,我们关注人们不断增强的摄影愿望和逐渐提高的视觉图像素养,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个人更多的灵感和机会,为重要的声音提供支持,那么我们就是在促进摄影的发展与进步,为这个领域做出贡献。
你之前提到为人们创造关于“本地”感知的重要性,对你来说,摄影节带有德比的城市印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一个摄影节能为自己的城市带来身份认同是一件值得激动的事。如今世界各地的摄影节越来越国际化,你可以看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或者国际专家见面会。但是我更喜欢的是,去其他摄影节时,能够见识到当地特色的风景、语言、历史、文化以及与众不同的项目关注点。因此,我们喜欢和本地的一些厂商合作,策划各种细节,来呈现德比的文化。举个例子,在《孤独星球》旅行书上 ,你可以看到德比有全世界最多的小酿酒作坊;此外,德比还有一种叫作“pyclet”的有名薄饼。观众来德比除了参观我们的国际摄影节之外,还能享受啤酒、美食,了解德比的历史,这很重要。
中国摄影师如何参与FORMAT摄影节?
路易斯·克莱门茨: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直接申请我们的公开作品征集;成为我们集体参与艺术项目中的一员;或是提交一份与摄影节主题相关的举办工作坊、演讲或者展览的提案。我很愿意发现适合FORMAT摄影节展览项目的新作,我认为摄影师建立个人网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参展作品一开始都是在网上被发现的。下一届(2017)摄影节的公开征集会在今年五月启动,你可以在www.formatfestival.com了解更多。
你们之前展览过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每年我们都会展出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比如,中国摄影师木格和张晓,他们第一次来FORMAT摄影节是在2009年,在国际专家见面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近些年与摄影节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并展出作品。
在2015年,我们邀请中国策展人何伊宁,策划一个关于中国摄影书的展览(图13)。当代中国摄影书在西方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没有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过讨论。这个展览显示了中国大陆摄影书的巨大潜力,亮点包括摄影师张克纯的《黄河》,这本由假杂志出版的独立摄影书获得了2014年“照片眼最佳图书”(Photo-Eye Best Books)的特别提名奖。
你谈到了在当今时代,摄影对每个人来说变得触手可及,你认为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路易斯·克莱门茨:世界似乎变得尽在掌握,以摄影谋生却成为了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差事。为了支持摄影师可持续发展他们的事业,我们为他们提供在线和线下的专业活动,比如摄影工作坊和一年一度的专家见面会。我们的专家见面会目前是全英国规模最大的,每年都会邀请众多专业领域内的编辑、出版人、艺术总监和策展人与参与者会面。
此外,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以及开发、研究和推进长期项目也是FORMAT摄影节的关注点, 这些内容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很多年去实践。同时我们还要应对数不胜数的干扰,周遭那些浅尝辄止但却有轰动效应的事也会使人分心……我们身处于变化的时代之中,但会一直努力跟上变化的脚步,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助益的摄影平台。
你是如何在规划和变化中寻找平衡点的?
路易斯·克莱门茨:我认为摄影节应该有冒险精神,可以让人们踊跃探索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对我的挑战在于,即使我花了三年时间策划和准备一届摄影节,仍然要留给摄影节自由和灵活的空间,这样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和新鲜血液。策展人需要勇气,并且相信艺术家,而这么做可以为摄影师们提供一个更有活力的环境。
FORMAT摄影节两年举办一次,下一届将于2017年3月24日至4月23日举办,作品征集截至2016年9月,请登录www.formatfestival.com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