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正卿
《来自星星的你》让张太维成为了明星导演,但他决定暂停自己的电视剧生涯,让自己的电影生涯从中国开始。
“这些年一直有拍电影的机会找过来,但是真的很慎重。我进入这一行最早的梦想便是成为电影导演,这让我更有一种珍惜感,不愿意随随便便就把处子电影拍了。”
张太维选择在一家漫咖啡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这位45岁的韩国导演,曾执导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你》),而他本人也凭借此剧获得韩国百想艺术大赏(韩国电视界最高奖项)最佳导演。他将非常珍视的电影银幕处子秀,选在了中国,一个曾让他惊讶的市场。
张太维比想象中显得年轻,戴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而非导演。他能说简单的中文,他和他的家人如今在北京望京定居,每天早晨他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学习中文。他试图尽全力理解中国,甚至成为这里文化的一部分。
《星你》的大火让张太维成为韩国影视界“炙手可热”的红人,但在事业最高峰,他从工作了18年的韩国SBS电视台离开,和众多韩国影人一样,决定来中国打拼。但比起中国影视市场上常见的“韩国淘金者”,张太维明显不同,对他而言中国之行并非一场淘金之旅,他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声誉——电影处子秀。他的银幕处子作《梦想合伙人》是一部由中国演员主演的华语电影,讲述了中国年轻女创业者在商界打拼的故事,而“创业”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高频词汇。
相比于《狼图腾》给予让·雅克·阿诺的7年岁月,张太维只有两年,文化隔阂和语言壁垒加大了难度。但张太维对于中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因为这里曾让他感受到意外之喜:并非主打中国市场的《星你》,出人意料地大火,主演金秀贤也收获超高人气。
“那真的是一场美丽的意外。”张太维用并不熟练的中文说道。
一场美丽的意外
张太维觉得对于韩国影视行业,中国同行其实有一些误读,比如《星你》的诞生。这部如今被解读为“优质剧本+人气明星=大火电视剧”的韩剧,一开始在SBS并非是明星项目。
当张太维决定担任《星你》导演时,很多人觉得他彻底完了。张太维用“这家伙撞上了霉运”来形容当时许多人看待他的目光。相比于同期SBS的电视剧项目,《星你》的制作经费很低,女主全智贤被行业视为“过气女星”,男主金秀贤被视为“尚未在市场上真正证明过自己的新人”。
“别说中国市场,《星你》能不能在韩国火其实都是未知数。”在拍《星你》前,张太维在SBS可谓几起几落。
在韩国,电视剧导演一般都是电视台的正式员工,由电视台发工资给予编制。火热的电视剧市场也导致韩国电视剧行业新陈代谢率极高,往往一部作品的失败,就会让一位导演彻底失去电视台的信任。
失去电视台信任的导演不会从电视台得到明确的节目编成计划,等于说他们的计划有可能会被无限搁置,其中一部分导演会被SBS调整到晨播剧部门,担任早晨播出的电视剧导演,这些电视剧一般都是低成本、低收视率的代名词。在SBS效力的18年里,张太维曾两次被“发配”到晨播剧部门。
第一次是2006年张太维执导的作品《101次求婚》播出后,低迷的收视率让SBS决定送他去晨播剧部门“冷静”一下,而第二次是2008年《风之画师》播出后,同样因为收视率过低,SBS再次送张太维去晨播剧部门“深造”。
在接手《星你》时,张太维自己心里并没有一个很高的预期。“根本没有人看好这个项目,这是一碗冷饭,而不是人人抢着要做的项目。”张太维把《星你》的成功归结为选角的胜利以及剧本的强大,而这两点也被张太维视为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石。
在他看来,决定一个导演的成功与否也在于是否有能力将两者“合”为一体,而审美观,音乐素养,娴熟的现场经验让作品锦上添花。
张太维认为自己并非天才,他把自己描述为勤奋型人,而他也欣赏勤奋型合作者。在他看来,《星你》的背后其实是一部“勤奋者成功”的故事,全智贤和金秀贤都属于敢拼的勤奋型演员,而剧本也是张太维和编剧团队在无数次打磨后磨出的好本子。
“我的经历,其实并非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张太维说。从1998年进入SBS算起,张太维先后做过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2004年他完成了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处女作《不良主妇日记》,与他一起担任联合导演的还有日后现象级韩剧《工薪族楚汉志》的导演刘仁植。
张太维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踏入SBS大楼时的激动心情。1998年,在几百位面试者中SBS只录取了6个人,而其中电视剧方向的新人只有2位。进入SBS后,张太维曾参与拍摄过纪录片《攀登喜马拉雅山》,他参与拍摄过关于喜马拉雅山的纪录片,也拍摄过类似《舌尖上中国》的美食类纪录片,经历了异常忙碌的一年后,1999年他正式进入电视剧部门从助理做起。
张太维坦诚运气确实是自己一路走来的最佳伙伴之一,SBS虽然多次把他“发配”到“冷宫”,却也从未彻底放弃他,反而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机会。令人颇为意外,张太维并没有把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星你》视为自己心中最好的那个,他认为《星你》是从市场角度看的成功代表作,但如果从艺术品质上看,2011年播出的《树大根深》才是创作巅峰。
那是张太维从美国回到SBS后的第一部作品。《风之画师》收视率失利后,被发配到晨播剧部门的张太维决定去美国深造。2010年他成为了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的客座教授,这更像是一次时长近一年的修行,每个月只用去上一次课的张太维把余下的时间都花在了“泡好莱坞”上,他参加各种论坛、活动,并与他能见到的各种好莱坞影人交流。他还曾冒出过奇妙的点子:找到《阿凡达》的摄影导演,提议一同做一部3D电视剧,不过因为过高的成本,这个项目并未成形。
张太维觉得,在美国的这段时间让自己发生了质变,有理念上的、有视野上的、有技术上的。而《树大根深》的成功正是这些理念的运用。在这部古装悬疑剧中,你能看到浓郁的美剧味道,也能看到与以往韩剧不同的镜头使用方法。
“其实就是启发了,开窍了。”视野的变化,也成为张太维敢于接手《星你》的原因,这个关于外星人和穿越的故事让张太维“闻”到了成功的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都教授外星人的角色设定,运用了许多电脑特效,同时,因为既存的摄像机无法拍出这种特效,张太维导演开发了新的摄像装备。但他也意识到这是一部极其依赖演技的作品。为了选角,他面谈了许多韩国艺人,最终选择了二贤组合。而在编剧上,他找到了朴智恩,这个以擅长描写女性角色而闻名影视圈的韩国著名编剧。第一次合作就创造出了“千颂伊”这个成功的女性角色。
有趣的是,无论是被张太维视为市场表现最成功的《星你》,还是韩国年度现象级历史剧《树大根深》,都并非他心中最爱的那部作品。
“我最喜欢、投入感情最多的是《风之画师》。”而这正是导致张太维第二次被调整到晨播剧部门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朝鲜时代的国画师申润福,和金弘道的爱情与人生故事。这是张太维准备时间最长的作品,展现的是画家们在作画时脑中的情景。“可能是有我自己影子最多的作品,我曾经的梦想是当画家。”父亲是韩国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员,所以从小,张太维就在家里开始学习绘画。
“我学会画画比学会写字要早。”张太维视父亲为最感谢的人,如果不是父亲从小对自己“画面感”的培养,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影视从业者,更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我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为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
某种意义上,张太维对《风之画师》的感情也折射了他的性格,他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坚持自己喜爱的,面对艺术与市场的选择,他更倾向于前者。
结缘中国
《梦想合伙人》让张太维觉得比拍《星你》或《树大根深》都累。仅仅是剧本,张太维和他的编剧团队就花费了6个月时间。
电影投资方乐华娱乐曾投资过《致青春》《前任攻略》等电影,同时也是拥有韩庚、周笔畅等艺人的音乐、经纪公司。2014年《星你》在中国大火后,有不少中国影视公司联系张太维询问合作,其中就包括最早抛出橄榄枝的乐华娱乐。但张太维并不愿意盲目决定。
当时,乐华娱乐投资的电影《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正在济州岛拍摄,同样来自SBS的赵真奎正是该片导演。他打着看望前辈的名义去片场,同时也仔细观察着片场的设备、演职员的待遇。“我看了之后,对投资方的实力是信任的,又了解了他们之前投资过的项目,这才放下心。”张太维说,其实在中国有很多“价码”更高的项目也联系过,但是“价码”并不是自己追求的唯一目标,甚至不能算是重要目标。“如果追求财富,你永远比不上扎克伯格、马云这些富豪,追逐金钱是永无止境的,不如踏踏实实做个作品。”
投资方给予了张太维最大的自由度,包括剧本写作以及演员选择。在韩国拍电视剧的时候,张太维往往会采用与知名编剧合作定下故事主体框架,然后再让编剧团队以深度加工的方式完成剧本创作。而在《梦想合伙人》剧本写作过程中,他和编剧团队在6个月内充分进行“头脑风暴”。“我希望听到各种意见,这次的过程可以描述为无休止的讨论,但这是有意义的。”
剧本被张太维视为影视作品成功的第一要务,而演员则是第二要务。他有一个LIST,上面写着许多中国艺人姓名,张太维说在进行选角前,他看了几百部中国电影、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并通过这些素材锁定了一个艺人名单。
整个选角过程,张太维称之为“困难重重”,主要的烦恼来自于艺人档期,以及作品吸引度。《梦想合伙人》属于商业题材电影,很多国内艺人并未有过这种题材电影的拍摄经验,在爱情、玄幻题材大行其道的中国影视市场,商业题材颇有些冷门的味道。张太维基本上找到了自己名单上所有的艺人,并进行面谈,但并非每个人都以热情面对张太维的邀约。
与姚晨的面谈,让张太维印象深刻。二人约了一个午饭时间,但最终二人结束聊天时已经是晚上。“可能是真诚的力量,我讲了我的过去、我的生活,她分享了她从小到大所有的故事。”张太维认为,语言其实并非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屏障,很多共鸣其实并不需要依托相同的语言。
作为《星你》的导演,其实有不少中国爱情剧的本子被送到了张太维手中,但他选择了一部商业题材。“可能我总共拍过大大小小10部电视剧,真正的纯爱情题材故事只有两部或三部。”张太维认为,一直拍爱情题材会是很难的事情,好比一个人一生真正能称之为爱情的感情一般也就两三次。
张太维认为《星你》的大火其实某种意义上把自己限制住了,因为更多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好的现代爱情剧导演。“战争片、动作片的本子几乎没找过我,但是我真的想体验一些不同的题材。”而这也是他被《梦想合伙人》这个商业题材故事吸引的原因。
“《星你》一开始也是冷门,我喜欢挑战新鲜的、稀少的东西。”其实中国之旅让张太维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拍摄新鲜题材作品的机会,还有更大的自由度。张太维觉得在中国,导演拥有的权限和自由度远远大于在韩国的导演。中国的模式下,导演可以决定更多的事情,也有更多的机会真正把控作品的风格和走向。
张太维很喜欢这种自由度。他说自己其实是一个“有点倔”的人,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认同的事情,自己会选择坚持。
“我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比如当时《风之画师》的许多场景和剧情设计就遭人质疑。哪怕意识到市场反响可能不会那么好,我也会坚持这些好的东西。”张太维说。
中国的未来在于影视多元化
与中国的大导演制度相比,韩国往往被解读为大编剧模式,尤其在韩国电视剧制作领域。而大编剧制度,也被国内影视圈视为韩国电视剧成功的圭臬:在大编剧制度下,编剧拥有更大权限,可以从剧情出发抉择影视作品走向。但张太维认为这其实是个误读。
“在韩国,能拥有这样权限的编剧,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那十几位作家。”韩国影视行业内,编剧一般都是自由职业,并不与电视台签工作合同,而只有项目合作合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电视台员工的导演其实扮演着电视台“自家人”的角色,他们是操刀者。就算有著名编剧加入团队,导演依然会具有最高权限,只是超级编剧们的意见会更多地被导演们采纳。
张太维认为,韩国影视市场之所以能够出现本土片可以抗衡好莱坞大片的现象,并非因为韩国的大编剧模式,而是因为韩国成功实现了影视内容多元化。
“动作片、悬疑片、惊悚片、科幻片、爱情片等等,韩国的影视作品有几十种类型,而中国市场目前过于单一。”张太维认为单一化的影视内容,会导致一个国家本土影视竞争力缺失。如果影视公司一味跟风市场、扎堆在某几个题材创作,不仅不会带来市场真正的繁荣,还会导致影视工业发展的畸形。
“审核或许是瓶颈之一,但并不是中国影视内容单一化的唯一原因。”张太维笑称,每一年他都能看到在中国出现新版的西游记电影,而在韩国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张太维把韩国的打法归结为先进行多元化,然后把每一种类型的特征强化。“近几年你可以观察到韩国的动作电影更加暴力化,甚至进化为暴力片,而人们最喜爱的悬疑题材又会与各种细分类型进行结合。”张太维说自己有时候会感觉中国的影视市场其实分裂为两个,一个是好莱坞大片构架出的影视市场,而另一个是国产片构架出的影视市场,两个市场的观影人群也存在很大的分化现象。
“这两个市场应当真正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中国电影更加多元化,充满多样性。”不过单单有多元化是不够的,张太维认为中国本土影视作品应当更用心地提高品质,如果想与好莱坞作品抗衡,那么起码要有与好莱坞持平的水准。
张太维有时候会感慨中国影视市场给予从业者的机会之多。他举了一个例子,在韩国,很少会出现艺人创业或跨界发展的事情,艺人一般只会专心发展演艺事业。而在中国,艺人有太多的施展空间。“就算不创业,在韩国,艺人日后发展为导演的几乎没有,艺人就是艺人,导演就是导演,在中国,艺人可以成为导演,甚至这成为了行业内的约定俗成。”
不过张太维在一个方面与当今很多中国导演很像:注重年轻人市场。张太维在中国的两位助理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而张太维平日里会非常留心中国年轻观众们的喜好。在《梦想合伙人》中,他特意让年轻的中韩组合UNIQ成员参与演出。在4月份《梦想合伙人》的发布会现场,几百名UNIQ的粉丝以近乎狂热的状态进行追星:UNIQ被人群围住,粉丝们不断拍照持续近半个小时。
UNIQ成员几乎有着当下中国流行偶像所有的必备元素:年轻、帅气、多才多艺,其中最小的成员仅17岁。
这也是张太维向中国观众示好的方式之一。他清楚颜值高的偶像可以很好地拉动电影人气。“在中国影视市场,赢得年轻人等于赢得未来。”
有趣的是,在采访过程中,张太维的手机微信不断提示新信息,他说自己在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便意识到微信的重要性。使用微信,让张太维觉得自己在中国的融入度更高。
张太维认为自己未来会进一步融入这个国家,而当他更多地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时,他作为外国人的不同视角更容易带来优质的内容。“我其实也在重新学习,我以前拍的东西可能大妈看的比较多,而现在我要在一个新的国度给20岁上下的年轻人拍些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