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蒙古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成效与重点

2016-05-11 02:12
北方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支农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赵 婧



当前内蒙古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成效与重点

赵 婧

近年来,面对任重道远的扶贫开发任务,在内蒙古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金融部门出谋划策,按照人民银行总行要求,结合内蒙古实际,制定实施措施,狠抓落实,全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初步打开了局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区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

全区各金融机构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平衡好追求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从内部授权、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对贫困地区予以倾斜,在继续推进通过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向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倾斜。

一是加强“窗口指导”,通过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65号),分别与黑龙江、吉林和河北、山西定期组织召开大兴安岭南麓、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会议,交流扶贫工作机制,探索金融扶贫的新模式、新做法。

二是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民贸民品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信贷资源调剂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截至2015年末,全区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50.8亿元、发放支小再贷款36亿元、办理再贴现53.4亿元。全年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四类货币政策工具限额338.31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创历史新高。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牧户,贷款利率在现行利率下浮30%至上浮40%之间执行;在借款期限上根据农牧业生产周期及资金回笼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借款期限,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在还款方式上按照农牧民生产周期及销售情况合理确定还款及结息方式,全力扶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5年共办理民贸民品贴息3.5亿元,增长16.6%,有力支持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是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各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已累计投放贷款154亿元,支持贷户29万余户,2015年新增91.95亿元。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与兴安盟行政公署成功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在符合国家经济、产业、信贷政策的条件下,优先保证兴安盟贫困地区项目及企业融资需求50亿元。内蒙古银行利用人民银行的支小再贷款,通过“银行+公司+农户+贴息”的模式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出台《关于做好全区农村信用社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区各旗县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一县一品,支持经济发展”为载体,共创新推出支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70多个,贷款余额超过28.2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三牧”金融服务需求。指导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开展草牧场、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其中,兴安盟扎赉特旗政府出面成立的“扎赉特旗助农物权融资服务有限公司”,从根本上解决了扎赉特旗地区农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及其他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全区“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担保方面的典范。

四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设立助农取款点28777个,助农金融服务点11190个,布放云POS机1659台(其中助农金融服务点布放548台),实现了嘎查村“助农金融服务点”全覆盖,满足了农牧民取款、查询、转账、缴费等基础金融需求,金融服务触角从乡、镇延伸到村、组,农牧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全区银行类金融机构除村镇银行(有4家接入)外全部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有45家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试点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工作,1家机构通过金融办省级平台实现接入,2家机构通过非接口方式实现接入。1303家企业注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融资交易248亿元。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设扩大到全区12个盟市的31个旗县。

五是建立全方位金融扶贫格局。2014年,人民银行呼吁和奥特中心支行会同金融办推动自治区政府设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奖补资金,从2015年起对上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净增额按0.25%的比例给予奖补,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与自治区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合作,开发“内蒙古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小额贷款项目”,利用支农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妇女创业、就业等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先期周转利用2亿元支农再贷款支持区内贫困地区的产业项目,支持了区内4个盟市的8家金融机构发放扶贫惠农贷款。与自治区扶贫办联合开展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金融扶贫工作试点,计划从57个贫困旗县中选择10个左右旗县,人民银行为每个试点旗县提供1亿元左右的支农再贷款或支小再贷款限额专项用于贫困户到户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生产用贷款。

当前金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投入,集中攻坚,扶贫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通过多年来各方面的努力,内蒙古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还没有从传统的无偿资金使用管理的做法中解放出来,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要求金融机构加大贷款规模,加快贷款发放进度,降低贷款门槛,只讲进度,不讲质量。

二是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总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地区、贫困户基础条件改善特别是发展增收产业的资金需求。

三是现有财政扶贫资金采取无偿投入方式,不仅很难调动贫困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分散、到村到户率低、受益群体覆盖面小、效果不明显现象。

四是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方面贷款难,关键是农牧民很难提供有效的担保,金融机构担心风险控制;另一方面贷款贵,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村贷款利率远高于城市,农民利息负担重。

五是扶贫开发政策合力尚未形成。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配合仍不够默契,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少,信贷与保险的结合不够紧密。

六是金融扶贫政策倾斜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国家及自治区层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操作性强的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而且缺乏明确的融资总量、支持重点、执行标准和考核要求。各金融机构也未在片区实施与发达地区有差别化的考核体系和经营管理方式,使得片区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扶贫开发受到影响。

近期金融扶贫工作的重点

一是完善金融扶贫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一行三局、发改、财政、扶贫、金融机构等部门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制度,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信息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推动扶贫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重点是要加强各部门的扶贫信息共享,由扶贫部门提供贫困对象信息,金融机构从生产、易地搬迁、教育、创业等多角度,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精准发力。同时,选择一些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扎实、有一定带动效应的地区,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做好人民银行总行新设的扶贫再贷款的发放工作。人民银行总行已经决定在原有流动性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的基础上增设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和期限政策,利率是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原则上我区现有贫困地区(也就是国贫县31个)支农再贷款全部转为扶贫再贷款。

三是建立精准扶贫的金融统计和评估机制。人民银行将主动做好与“一办三局”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金融扶贫统计和评估指标的设计,完善涵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信贷产品、利率和基础金融服务信息的指标体系。人民银行还将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通过评估准确反映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效果,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要求去做,发挥正向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人民银行总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方案,将根据国家发改委异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各省(市区)的安排,明确信贷资金筹集方案,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要积极争取总行资金,做好项目对接,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发放长期贷款,确保贷款支持对象精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配合,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安置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

五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扶贫小额信贷的金融产品。贫困户在发展生产的起步阶段,需要资金量比较小,扶贫小额信贷比较实用。各地要把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作为一个重要产品,加强工作的推动。要着重做到发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与评定信用户、信用村工作同步推进,形成征信、贷款的联动模式。同时推进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直接对接建档立卡贫苦户的生产、创业贷款需求,多渠道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局、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保障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发展涉农信贷保证保险,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六是以普惠金融理念引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各级地方政府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出台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户小额信贷税收优惠,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更大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适时增加包括存款、贷款、还款、社保缴取等基础金融服务。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有效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在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支农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