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文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
陕西高保护价值森林试点判定与保护经营
王育文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从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的内涵出发,以陕西高保护价值森林试点判定为基础,阐述了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的工作流程、依据和方法,按照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的要求,提出了高保护价值森林保护与经营的建议,同时总结了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与认识;保护与经营
陕西省地域南北狭长,纵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3个气候带,相对应地出现有温带草原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类型,全省林地面积1236.79万hm2,森林面积886.84万hm2,森林覆盖率43.06%。在陕西开展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与保护研究,对于落实和做好森林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战略意义。
1关于高保护价值森林
1.1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
世界自然基金会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是指具有至关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森林区域。
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的意义在于将人们对森林的关注重点从传统的森林采伐、森林类型等方面转移到森林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上,通过维持或提高森林所具有的这些特殊价值,使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至关重要的森林得以保护。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景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规划,对于我们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高保护价值的类型
森林管理委员会对高保护价值的定义,包括特殊或至关重要的生态属性、生态系统服务及社会功能。表1列出了6种类型的高保护价值。
表1 6种类型的高保护价值
2试点判定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
2.1试点判定的背景与历程
2.1.1随着陕西省森林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抚育管理等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培育、资源利用、森林保护及生态修复等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特别是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要求,在森林功能区划中,应优先将高保护价值区域区划出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应将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作为规划重点,明确其区域范围、类型与保护特点,提出保护措施”。
2.1.2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陕西省开展高保护价值森林标准制定与试点判定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2010年开始在《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的制定和高保护价值森林试点县域判定的基础上,陕西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进一步开展了“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初步判定”工作。基本掌握了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类型、分布和数量,对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基础资料。
2.2保护和提高森林高保护价值应遵循的工作流程
保护和提高森林高保护价值工作应遵循:咨询—判定—经营—监测的总流程,这4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高保护价值保护和提高的工作流程。
咨询:在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认证和经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咨询多方意见和建议,以便做出恰当的判定经营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决定;判定:根据高保护价值标准判定森林是否具有高保护价值,这是基础和关键的环节;经营:森林经营者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及数据,建立维护或提高所有已判定的高保护价值的经营体系;监测:监测是任何经营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监测,森林经营者能了解经营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森林经营措施。
2.3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的技术路线
总结借鉴试点判定的经验,开展区域性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一般应遵循的技术路线为:
收集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制定技术标准与方案—现地调查—社会访谈—建立高保护价值森林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综合分析和判定—验证判定结果—专家论证
3陕西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初步判定
3.1判定依据与方法
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以《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2010年)、《高保护价值森林工具包及中国案例研究与应用》为主要依据,以陕西省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沙漠化调查成果等为基础数据,收集整理自然保护区名录、森林公园名录、重要水源地名录、主要江河名录、采种基地与母树林名录、革命纪念地名录、主要宗教庙宇名录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SPOT5卫星影像作为区划底图,对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按1~6类型分别进行面积求算与图件编制,并按空间叠加制作了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分布图,建立了数据库。
3.2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类型与规模
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总面积3 178 025.8 hm2,占陕西省林地面积(1 236.79万hm2)的25.69%,占全省国土面积(2 059.77万hm2)的15.44%。其中以高保护价值4所占面积最大,为1 808 710.0 hm2,占全省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的56.91%,见表2。
表2 陕西省高保护价值森林按类型统计表 hm2
4陕西高保护价值森林保护经营建议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确认只是保护经营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第一步,如何维持、提升它们的特性才是根本。
4.1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
对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要全面落实“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战略部署。一般地,高保护价值森林按林地保护等级划分多属Ⅰ、Ⅱ级保护林地,因此,对高保护价值森林保护:(1)应建立保护区域、缓冲区或设立边界标志;(2)控制导致高保护价值退化的措施;(3)建立特殊的作业方式或作业制度;(4)针对每一具体的高保护价值对象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预警和监测措施。
4.2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经营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要从维持和提升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性出发,要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去管理和经营森林,以能有效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和活力的标准,来确定森林和林地经营利用的方式和强度,确保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在经营单位、区域、甚至国家水平上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同时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
高保护价值森林生产经营一般包括造林、抚育、利用3个方面。造林主要针对不具备天然更新条件的荒山荒地、低效林、灌木林以及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陡坡耕地,同时造林要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相结合;抚育主要在林内卫生条件差、目的树种生长受到威胁的林分中进行,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利用主要采取与生态公益林主导功能密切的经营方式,如科学考察、定位观察、试验研究、科普教育、种质标本采集、生态旅游、物种与遗传基因保存和自然遗产留存等,有条件的允许利用林下多种资源进行非木质资源开发。
4.3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监测
高保护价值森林监测主要采用宏观监测、定位监测和实时监测3种方式。
宏观监测:主要利用卫星影像信息,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间隔期10年)进行,监测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蓄积和相关的林分因子信息以及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空间分布;定位监测:在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范围内布设一定数量的固定样地(线),并采用全部地面样地和样木实测的方法,获取高保护价值森林范围内包括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更新造林、滥砍盗伐、森林火灾及病虫害等各项因子的消长变化情况。各类型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中,如果有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固定样地,可将其作为监测点;如果没有,可在该类型中设600 m2(20 m×30 m)的固定样地实施监测。定位监测结合森林资源一类清查进行,每5年一次;实时监测:针对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内的主要保护对象,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临时性样地(线)进行随机性、临时性的调查。
5试点判定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5.1开展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应先科学评估森林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明确了森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后,开展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则有了明确的针对性,按类型区划确认后,相应采取保护、经营、监测措施,从而使高保护价值森林从判定到保护经营系统化。同时也使当地政府和各部门及社区群众对高保护价值森林在该地区存在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使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与保护措施得以顺利落实的前提和保障。
5.2要不断完善区域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技术标准
在开展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试点的过程中,要透彻地理解高保护价值森林标准的内涵,在开展区域(市、县区、国有林业局)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时,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判定标准与技术方案,并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5.3在进行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时应正确区分生态公益林与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
由于我国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我们发现地方林业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认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就是生态公益林(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范畴超出生态公益林的范畴)。由于概念上的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与经营。因此,必须加强对高保护价值森林与生态公益林的比较研究,以期加强林业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高保护价值森林工具包及中国案例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 陕西省林业发展区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S718.5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4.030
作者简介:王育文(1964-),男,陕西白水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卫星遥感应用.
收稿日期:2016-02-22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4-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