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
【摘 要】钢琴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我国的很多钢琴家和作曲家在吸取西方钢琴艺术精华的同时,也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出了很多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本文以一些经典的中国钢琴作品为例,主要从艺术内涵和审美特色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底蕴。
【关键词】钢琴艺术;民族;审美底蕴;生活习俗;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82-01
一、民族审美底蕴的根基——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民族特点与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源于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民族的特点、精神。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为主,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中华民族的特点与精神就是在积极的文化背景下不断丰富和发展。钢琴和其它艺术一样,都是与民族的生活、习俗、特点、精神等息息相关的。
1934年,贺绿汀创作了《牧童短笛》《摇篮曲》,开创了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钢琴创作的新局面,也从早期探索的阶段过渡到真正的艺术创作阶段。1936年,刘雪庵创作了《中国组曲》,该作品以我国的民族生活和习俗为题材,运用了民间的曲调旋律,还融入了民族乐器琵琶的特色。这对以后我国民族的钢琴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72年,王建中改编了《浏阳河》,改编过程中应用了钢琴的演奏特点,优美的旋律、流畅的曲调,体现出了该乐曲的民族风格。
二、中华民族的审美底蕴的提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由中国的诗词书画组成,也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钢琴艺术又是表现诗词的重要乐器,通过钢琴的演奏,把诗词的美表现得更加出色,给人独特的艺术美感。
如贺绿汀老师所创作的《牧童短笛》,该作品也是源于诗词“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该乐曲的调式以我国的五声音阶为主干,并且采纳了民间的支声复调的技巧,再加上运用竹笛的音色,从而将乐曲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特点与精神,是一首流传至今的著名钢琴曲。
我国钢琴艺术的众多题材都源于一些民歌、舞蹈,或者戏曲,钢琴艺术不断地移植这些元素,不仅吸收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融入了一些新的审美观念。
1948年,丁善德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该乐曲是在藏族民歌的基础上编写的。丁老师在编写的过程中,改变了乐曲的速度、节拍等,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怀念。
此外,我国内蒙古的音乐艺术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当地的艺术家创作了一些以草原或者蒙古人民生活习俗为题材的钢琴曲。这也可以看出,每个民族的艺术文化都离不开当地的生活习俗,艺术源于生活,并且反映生活。又如鄂伦春族,该民族的钢琴艺术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总的来说,一个民族要想发展文化,既要弘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提高一个民族的审美底蕴。
三、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追求
钢琴曲《二泉映月》主要采用了我国经典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该乐曲的旋律优美动人,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特点,也体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
又如钢琴曲《太极》,是由极具民族气质的赵晓生音乐家创作的,他认为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其艺术文化,仅仅依靠自身的传统文化是不够的,他推崇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方式,更好地发展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太极》钢琴曲就是如此,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再结合自身民族的营养,从而使作品更具特色。
四、结束语
本文提及了不少受广大人民喜爱和认可的钢琴作品,它们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钢琴曲是被欣赏歌曲和审美的客体,而人是审美的主体,只有被主体认可的客体,也就是说,只有被人民认可的钢琴曲,才是好的作品,才是美的代表。通常本民族的人民会更容易接受本民族的艺术作品,而对于其他民族的艺术文化,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理解,这也体现了艺术文化的差异性。面对这种差异性,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可以通过“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先宛.他为音乐活着——记蒋祖馨[J].人民音乐,1996(3).
[2]苏澜深.传音乐之道,育艺术新人——杨峻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3(3).
[3]苏澜深.传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9(1).
[4]韩钟恩,姚盛昌.中国音乐年鉴(1998)[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267.
[5]赵晓生.太极作曲系统[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5—36.
作者简介:
于 宁(198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