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柳霞
摘 要:孩子就是希望,正所谓“从娃娃抓起”,如何做好幼教自然成了社会焦点。有人认为孩子尚小,应该由大人“替”小孩选择教学内容;也有人认为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人,应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如此,幼教中兴趣重要性的探究就显得分外重要。
关键词:兴趣;重要性;幼教;研究
幼教对于孩子重要,兴趣在幼教中的重要性更不容小觑,兴趣对于孩子的一生更加重要。时代在迅猛变迁,孩子要适应将来的社会,不得不从小开始蓄积自己的能力。如何蓄积?当然是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进行!那么,幼教中兴趣的重要作用值得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一、兴趣是孩子的动力
无论多么好的机械,没有足够的动力,也无法运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孩子也是一样的,没有足够的动力,他们是无法走得远、飞得高的。那么,孩子的动力来自哪里呢?父母的教导,周围人的带动,还是利益的诱导?这诸多因素发生的概率想必是不太大的,因为孩子们的智力和经历的共同作用还达不到这么深层次的效果;纵使有,也会是极其微弱的,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催促着他们稳步前行。
排除了以上几种动力来源的可能性,那么,动力源在兴趣上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兴趣会是孩子们的动力源吗?这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首先,我们先从一个小例子中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从一堆能力相同的小朋友里面挑选出相同人数的两组人去完成一个他们都能够完成的任务,不过一组任务有着浓厚的兴趣,另一组对此没有兴趣——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有浓厚兴趣的小组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通过数学上的“对比法”,我们不难得出“兴趣能够提高做事效率”的基本结论。再者,如果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就算不是自己的任务,我们也是有要去完成它的意愿的,这种“意愿”,也就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动力”。再看上面的小对比,具有浓厚兴趣的小组之所以能有较高的办事效率,正是有了这种“意愿”,这种“动力”,故,我们可以轻松得到“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动力”的最终结论。一句话,兴趣就是孩子的动力源,没有了它,孩子的苗子再好,也难有广阔的成长天地。
二、兴趣是孩子潜质的发掘者
人体的奥秘就如宇宙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研究着。其中,人类潜质无疑是各界研究人员所青睐的一块圣地。关于人类的潜质,大致可以分为生物学潜质、智力型潜质、意识性潜质、开发性潜质几部分,而且每一部分都蕴含了无数未知的能量,如果能够充分开发人类潜质,我们必将受益匪浅。幼教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如果能够从小开始进行人体潜质的开发,孩子必能大得所益。如何去开发呢?
通过不断地研究、总结,人们得出了一系列的法子:比如训练提高记忆力,扩大记忆储存容量;训练集中注意力,保持有调理的思维状态。这些无疑都是好办法,那么,究竟如何提高记忆力呢?又怎样集中注意力呢?这当然还是得依赖兴趣。兴趣到底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主动记忆的效力远远高于被动记忆——如果我们对此有极高的兴趣,自然会主动去进行记忆,这样一来,记忆力也就有了提高,潜质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地开发。兴趣对集中注意力的巨大帮助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就像是上课,老师所讲的若是自己所喜欢的,自然会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于课堂;反之则会神游千里,无心于课堂——所以,有了兴趣,注意力的集中就会变成必然,孩子潜质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掘。总之,孩子所具有的潜质是无法估量的,要想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质,让它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开发,在幼教中遵循孩子的兴趣,以兴趣为中心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良策。
三、兴趣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指向标
有人对世界100名各领域内的杰出人士作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这说明大部分的人在选择自己的事业时,并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也许他们会有钱或有权,过着“风风光光”的生活,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过着幸福的生活,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为长期从事自己所不喜欢的事业而感到高兴。孩子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早年教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的将来会基本塑型;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这种不幸福的生活,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幼教事业是重中之重。
那么,兴趣具体是从哪些方面引导着孩子们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呢?
首先,从小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自然会对它有着深刻地了解,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它需要怎样的能力,既然知道需要怎样的能力,就可以对症下药、着重磨练自己那方面的能力了。如此一来,将来定能在所在的领域有着一席之地,收获幸福。再者,如果能够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所做的事都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当然也就会一心一意扎进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畅游在学习、工作的乐趣之中,这样的生活会有不幸福吗?
根据我们的社会现状,也许很难让孩子们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努力争取做到这一点,因为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不能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那么,他(她)就会失去兴趣这一风向标,迷失在寻求幸福的茫茫迷雾中。只有以兴趣为引索,幸福生活才离我们更近。
四、总结
孩子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成长始终牵动着社会和家人的心。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早期教育不可或缺,而早期教育又与孩子的兴趣息息相关。总之,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从小抓起,以“孩子兴趣为主线,逐步开发孩子的潜质,积蓄能力,引领孩子的幸福生活”是一条值得一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进化.课堂教学中的“趣”、“实”、“活”,2006年第1期
[3]杨玉辉编著.《人体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