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红
由于我国传统地“6+1”的家教模式,他们常常把孩子的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因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弱,遇到突发事件来临时,孩子们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吓得嚎啕大哭,造成许多悲剧的发生。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孩子们远离危险,在家庭和集体环境中能够轻松自如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突发事故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因此,在保教过程中必须让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能够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下面把自己在实际保教生活中,遇到的特殊案例的有效探究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的共鸣,互相共勉。
一、“硬币事件”
原因分析和措施:
在一次晨检接待中,黄?笺的外婆拉着他对我说:“老师,今天麻烦你留意一下他在幼儿园有没有异常情况。”我好奇地问:“他怎么了?”他外婆如实的把“硬币”事件告诉了我:这孩子昨天在家里玩硬币游戏时,不小心把五毛钱的硬币吞下去了,把我们全家吓坏了,幸好他妈妈是医生,急忙给他照了片,发现硬币吞进肚子里了,没有被卡在食道上,主治医生说过几天自然从大便里解出来。”我知道了事件的缘由,又与配班的两位老师交流了此事,家长希望我们三位老师随时注意他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在我们的“重点”关照下,这一天没有异常的反应,终于在第三天,他外婆告诉我说:“老师,谢谢你们的照顾,他孙子在解大便时,终于把硬币解出来了。”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每天都在关心他,希望他早点脱离危险,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我看到外婆露出了久违地微笑,我们也放松了许多。心中暗自窃喜,幸亏这件事发生在家里,相反,假如发生在幼儿园,我将如何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呢?我又如何向家长交代呢?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必须与陪伴老师商讨出一个应对方案,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策如下:
1.启发教育
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讲述吞食“硬币”的恶果,希望孩子不要玩硬币,更不要把硬币放到自己的兜里,以免造成安全隐患。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教孩子们认识硬币是人民币的一种,它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用来坐公交车回家,还可以玩硬币游戏,但千万不能把它往嘴里放。由于孩子们对钱没有概念,看见硬币圆圆的,觉得很好玩,有时难免把硬币当成是饼子拿在嘴里咬,玩着玩着就不小心把硬币吞进食道里或气管里,后果难以预料,酿成大祸。
2.做好晨检检查
在孩子们晨检接待中,我们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发现有危险物品立即交给老师保管,并进行个别谈话,提醒孩子禁止带打火机、钉子、大头针、图钉、火柴、珠子、硬币、饰品等危险物品,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家里和教室里,我们要把危险物品放在高处或在办公室抽屉里,用锁锁上,还可以在此处贴上危险标志,让孩子们远离危险,安全游戏。
3.学会“急救”方法
在发现黄?笺吞食“硬币”事件后,我立即召开班级家长会,在放学后组织家长观看吞食“硬币”的急救方法,让家长和我们一起学习遇到此类事件后,首先,要冷静面对,沉着应对;其次,要检查孩子吞食的硬币大小,五毛钱的硬币比较小,就不用慌张,多吃点润滑的芹菜、香蕉就可以自然从大便里排出来;大的硬币就要马上送医院检查,必要时要动手术;最后,要随时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送医院,遵照医生的吩咐进行辅助治疗。我们和家长只有掌握了急救本领,才能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4.发挥“校讯通”特效
发生此类事件后,立即报告园领导,发挥“校讯通”的功效,快速、及时的向家长和我们传播“预防孩子吞食异物的方法与急救的技能”,使家长和我们引以为戒,做好预防工作,只要家园携手努力,我相信孩子们就会安全、愉快的生活。
二、“关门事件”
原因分析和措施:
午休起床后,我正在为女孩子们梳头。突然,熊思为哭着出现在我眼前,大声地说:“老师,我的手被门压伤了。”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梳子,非常着急地问:“把哪里压伤了?”他举起自己的右手,指着无名指边哭边说:“这里好疼。”我仔细检查了他的无名指,发现在离指尖不远处有一道压的血痕,我试着轻轻地摸了一下,他越发哭得厉害,嘴里不停地说:“好疼,好疼。”
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我来不及去弄明白事件发生的全部经过,当机立断做了如下应急措施,减少他手指水肿、淤青的后果发生。
1.向校保健员求助
发生了手指压伤事件,我们要快速、及时的得到校保健员的帮助。毛老师的检查后,发现他骨头没有损害,就是肌肉被压了一条长长的血痕,需要马上做冷处理,要不然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水肿、淤青”。
2.对伤处进行水疗
听了毛老师的建议,我立即把他扶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对准伤处进行水疗。刚开始水疗时,他还叫疼,水疗过了十分钟以后,慢慢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也配合我进行水疗,水疗了三十分钟后,他好奇地说:“老师,手指里火辣辣的,好热呀!”我安慰他说:“这是水疗起了作用,再坚持一会儿,就会好的。”他点了点头,接着继续配合着我安静地水疗。经过四十分钟的水疗处理,他终于露出了微笑,疼痛也减轻了许多,我再次尝试摸他的伤处,他告诉我:没有那么疼了。
3.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我没有先问明事件发生经过,而是选择了先处理,后查明原因,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时刻远离危险,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事件经过是这样的:中午起床后,熊思为跑到室外去玩拍球,结果被罗致远看见了,罗致远就抢了他的球后往教室里跑,并立即把教室门关上,而他在外面想进教室来,这样一个在关门,另一个又在开门,不小心他的手指放到了门缝处被压伤了。原因找到了,我叫来罗致远和熊思为两位小朋友,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孩子今后不要关门,这样很危险,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引起恶劣的后果;还通过好朋友“拉勾勾”的游戏,激发罗致远向熊思为道歉,说声“对不起!”熊思为也原谅了罗致远,说“没关系!”
4.及时与家长沟通
尽管我做了处理,但是,毕竟在幼儿园里发生这样的意外,我们应该尊重家长,取得家长的谅解,及时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说明我们已经做过处理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家长把他带到医院去拍一个片子,确认骨头完好,这样对孩子负责任,我们大家才放心。他的爷爷很理解我们,二话没说就带着孙子去医院拍片,结果与校保健员分析的完全吻合,医生告诉他爷爷,过几天就会好的。
5.情景再现,集中教育
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第二天,我特意请熊思为和罗致远两位小朋友到台上来情景再现;然后请孩子们思考,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怎样才能远离危险,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说出了正确答案;最后集中教育,引出重点话题:让大家远离危险,保护好自己,不做危险的事情,快乐、安全地玩耍。
总之,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要做好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防范工作,排除安全隐患,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安全玩耍”、“安全游戏”,远离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们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