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一周的周六,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电话响了,接起后,传来一道很熟悉却又很陌生的声音:
“我快回来了,估计下周吧。”
“好,我知道了,我会记得的。”
匆匆挂断电话,我悬着的心才放下——幸好妈妈没有听见。不然,家里又会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记忆模糊,只能想起他似乎戴了副黑框眼镜,薄唇抿得很紧,一言不发,沉默地坐在那里。当时父亲将我带至他的身边,妈妈硬是死死握住我的手。我向他微笑时,手上的力道便会越发得紧。
他是我哥,大我十六岁,我们同父异母。
此后,我们的关系愈发微妙。他见到我妈妈时,表情复杂;而我妈妈只有一种表情——愤怒。
但就算妈妈再不愿意,每年家族聚会,我们还是不可避免会和他见面。奶奶住院时,我和爸妈去了医院,碰巧他和他妈也来了。我妈妈见到他妈妈时,气氛一下子僵住了。空气中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儿。当时他想喊我,但他妈妈却一下子把他拉了回去,我妈妈也使劲握紧我的手。两个女人的脸阴沉得可怕。我和他四目相对,他的眼中充满了悲哀和无奈,我低头,手被攥得通红。
我们的关系更加复杂,也更加疏远了。
事情总是会变的。今年过年,他找到我给了我一包钱,让我拿去给爸爸。他说他很对不起爸爸,当年的事情他很愧疚。我问他什么事,他只是一笑而过,拍了拍我的肩,说了一句话,那句我永远也忘不了的话:
“妹妹你还太小,很多事你无法理解,但我们都是一个爸生的,我知道你心里纠结,我不怪你,我心里有你这个妹妹就行了。”
我瞬间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狠狠地刺了一下,痛得厉害。接过钱,我迅速离开。其实他不知道,我转身时,眼眶早已盈满了泪水,我等这句话,等了十五年。
自此以后,他再也没出现过,直到那天的电话。
清明节,雨下得很大,我在超市买东西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他。我惊诧地收起雨伞,问他怎么来了。
“你常在这里买东西,很多次。”他避开我的目光,瞄向远方。
“哦。”我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心里酸酸的,为什么我们不是同父同母。
“这是给爸的茶,不太好,将就着喝吧。”他摸出一个沾满雨水的袋子递给我,又从里面掏出一个东西,“这是给你的手链,戴着玩儿……东西记得带回去,别丢了。”
我默默地点头,提了雨伞,与他在雨中擦肩而过。
我攥紧手链,手硌得生疼,但心却更疼。我恨自己,连回头望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他真的认为我心中没有他这个哥吗?我有,只是我不能说。为什么上代人的隔膜,却要附加在我们这代人身上?
哥,有没有一次机会,能让我一直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悄悄地告诉你:
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你。
点评
一对好兄妹,却只能装作陌生人;彼此的兄妹情,也只能深埋于心底。作者构思巧妙:开篇设疑;中间通过插叙,叙述往事,交代原委;文末再回到电话后的兄妹相见;最后,用埋藏在心底的悄悄话点题。行文曲折,结构完整。另外,细腻的心理描写,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