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华俄侨曾经有两块灵感创作园地。一块是享有“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冰城哈尔滨,另一块是被俄侨戏称为 “东方涅瓦大街”的上海。可以说,在文学精神遗产方面,无论是冰城哈尔滨,还是国际都市上海,两块灵感创作园地没有泾渭分明,它们是相通的。虽然两块创作园地的风格迥异,但是两地的俄侨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关注侨居地的万事万物,思索侨居地的人生命运,探索侨居地的社会发展。当然,爱情,思乡、怀旧、爱国等也是他们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
关键词:在华俄侨;文学遗产;创作主题
作者简介:赵建成(1986-),男,河南淮阳人,硕士,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俄罗斯文学及俄语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3
一、在华俄侨文学遗产的分布、发掘、收藏及出版
20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着在华俄侨的方方面面,如日俄战争、军阀混战、中东路事件、日本侵华战争、赫鲁晓夫号召在华俄侨返回苏联等历史事件,由于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华俄侨频繁辗转迁移,致使在华俄侨文学遗产流散到世界各地。据笔者查阅资料得知,在华俄侨文学的遗产国外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美国、日本、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其中俄罗斯最多。而在俄侨文学远东分支的主要诞生地——中国,俄侨文学遗产的踪迹已经很难寻觅。黑龙江大学教授刁绍华是在华俄侨文学的先驱。90年代中期,他首先整理出一份当时在哈尔滨和上海能够找到的俄侨文学作品目录,后吸收来自俄、美、法的大量资料,经过不断补充,于2001年在哈尔滨出版《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存目》不但收录了在哈俄侨出版的部分书目与中东铁路相关的资料,而且重要的一点是收录了240位作者的具体作品题目和它们的出处。《存目》最大的缺憾是没有提示所录作品的收藏处,所以读者即使知道这些篇目的存在,也仍然无处索骥。
然而,到了2002年,由李延龄教授任主编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中文5卷本)在国内的隆重出版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早在1967年李延龄教授就开始发掘这项意义深远的侨民文学遗产工作,在经历了35年的期盼与等待之后,这份被遗弃的、已经丢失的伟大文学遗产获得了新生,重见了天日!用俄罗斯文化部部长什维特科依的话来说,“李延龄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2005年,由李延龄教授主编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俄文10卷本)的面世实在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丛书浩浩瀚瀚800多万字,向各国读者展示了在华俄侨文学精神遗产的基本轮廓。据苗慧教授在《10卷本》的出版意义一文中做出的统计:《10卷本》共5557页,看上去仿佛是10卷大辞典。按内容说,共收集了30位作家和66位诗人的作品。除了诗歌,大部分都是整本原书收录的。[1]
第一卷和第二卷为诗歌,分别有527页和706页,卷名为《哈尔滨,我的绿洲》、《齐齐哈尔火车声声》。这两卷收入的诗人中有涅斯梅洛夫,别列列申、巴尔考、科洛索娃、叶欣、格塞罗、巴图林、白塔、巴日诺娃、英萨洛娃、奥布霍夫、谢卡廖夫、哈茵德洛娃、罗基诺夫等。
第三卷名为《兴安岭奏鸣曲》,602页。该卷主要收录了巴依科夫的《大王》、《在篝火旁》等作品。此外,还收录了优里斯基、什库尔金、左先克、黑多克的一些作品。
第四卷名为《哈尔滨早霞》,601页。该卷收录了列米、达里尼、谢尔巴科夫等人的作品。这一卷里,有一些写中国题材的作品,如《人参》、《大连港》、《上海掠影》等。
第五卷名为《黄浦江的波浪》,506页。该卷主要收录了谢韦尔内、塔卢斯基、卡乔罗夫斯基的作品。计26个短篇小说和一个长篇小说。其中的长篇小说《箫韦伧》是以上海一带为背景的。
第六卷名为《驰骋记忆中的三套车》,544页。该卷收录了伊利沃夫、卡萨茨基、索洛姆宾、达尼连科、莫罗佐娃五位作家的作品。
第七卷名为《流淌心中的伏尔加河》,423页。该卷主要收录了阿尔汉格尔斯卡娅、什捷依白尔格、彼得罗夫。其中彼得罗夫的《在满洲》是写中国题材的。
第八卷名为《我是俄罗斯白桦》,545页。该卷主要收录了卡丘洛夫和莫罗佐娃的代表作品。该卷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中国题材的,如卡丘洛夫的《李舟》和《最后一个中国女人》等。
第九卷名为《凋谢的玫瑰花瓣》,603页,该卷主要收录了罗基诺夫、格夫捷尔等作家的作品。
第十卷名为《甜蜜的还是痛苦的》,500页。收录的主要是年钦斯基、沙姆泼里、彼得罗夫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写流亡过程和侨民生活的。
二、在华俄侨文学遗产的概述、研究及创作主题
(一)、在华俄侨文学遗产的概述、研究
在华俄侨文学是指20世纪初至五十年代,由流亡到中国的俄侨在中国大地上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作品既保留了鲜明的“白银时代”的文学特征,又刻有深深的中国烙印。
随着俄罗斯“回归文学”的热潮极其对本国侨民问题的重视,在华俄侨文学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近年来,包括俄罗斯、英国、美国等不少国家的学者和作家,开始把极大的注意力放在了在华俄侨文学的研究上。例如在英国,1999年12月莱顿大学的《图书馆收藏的别列列申出版物》被打上了因特网,以期与世界各国交流。俄国历史学家梅里霍夫馔写的《遥远而又临近的满洲》和回忆录《白色的哈尔滨》,布祖耶夫出版了《论别列列申的创作》等许多核心价值作品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资料的匮乏,举步维艰,收效甚微。
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研究在华俄侨文学,并取得了成果。例如李延龄教授主编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上海社科院汪之成所著《上海俄侨史》,郑永旺所著《俄罗斯东正教与黑龙江文化》等一些可参考的研究史料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研究在华俄侨文学遗产就要了解在华俄侨曾经的两块栖息地:哈尔滨和上海。作为带有浓重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的城市,那里曾经接待容纳过三个民族的无国籍侨民:俄罗斯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其中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居多。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的俄罗斯侨民为了寻求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安慰,他们开始在哈尔滨致力于发扬俄罗斯文化,并且使俄罗斯文化趋向于活跃。如旅哈俄侨阿恰伊尔这样写道:哪怕命运将我们弯腰到地,它没有使我们消沉、屈服,因为祖国把我们赶出国门,我们把她带到了世界各地。[2]据记载,当时在哈尔滨最有建树的作家、诗人有涅斯梅洛夫,别列列申、巴依科夫等。在哈尔滨期间,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作品数量是浩瀚恢宏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对于盛产文学巨著的哈尔滨来说,上海俄侨文学的创作又处于什么状态呢?与哈尔滨一样,上海俄侨的文学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但有两方面,二者的文学注重倾向略有不同。一方面,哈尔滨的俄侨文学中,成就最卓著的是诗歌,并产生过许多颇有成就的诗人。然而,这些作家由于种种原因流亡上海后,则改变了创作模式,并全身心地致力于小说的发展,这是有何原因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引起的,一是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俄侨的自身因素。首先,哈尔滨是一个文化孤岛,它地处边疆,远离文化中心点,再加上清政府长期的“封禁”政策致使它的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其次,近代东北区域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文化。虽然汉文化是哈尔滨文化的主旋律,但是汉文化深受另外两种文化的牵制与制约。同时,东北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生活在东北哈尔滨的俄侨在帝俄亲人的庇护下,完全能体会到俄罗斯人家庭的温暖。在温暖的家里,他们可以谈笑风生,畅所欲言。他们追捧诗歌,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的优秀传统。然而,漂泊在上海的俄侨却找不到家的温暖,这里远离关外哈尔滨,这里有诸多的困惑,这里有诸多的不便,但是,这里雄厚的文化资源却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落差撞击着他们固有的习惯与观念。他们徘徊于上海的十字街头,接纳与吸收着这里的异域文化,并对眼前的现实做了重新的思考与定位,他们认为,短短的诗歌抒发已不能完全流露眼前的现实。于是,他们从诗人转变为小说家,用小说这种更贴近现实的文体来与黑暗抗争。另一方面上海俄侨读者最喜欢阅读的作品是小说。据笔者查阅资料,1928年初,《上海柴拉报》的记者曾向许多俄侨做过专门采访:上海俄侨最喜爱的作品有阿尔达诺夫的三部曲及小说《阴谋》,明茨洛夫的《林中往事》,别布戈娃的《新的力量》,丹尼列夫斯卡娅的《弃妇》等。可以说,宗教和哲学类著作无人问津,诗坛力量相当薄弱,唯有小说备受关注。因此,小说创作也是抵沪俄侨比较热衷的一个主要创作原因。
然而,与哈尔滨相比,上海俄侨文学却相形见绌,并未孕育出哈尔滨那样的文学大师,但是纵然如此,也依然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作家。这些作家曾经漂洋过海,走南闯北,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依托上海,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作了很多不朽的杰作。关于这些作家的简介,汪之成曾在《上海俄侨史》做过统计:自1919年至1948年的30年间,曾在沪出版书籍的俄侨作者共有189位(305部作品,不含在外地出版的近200部作品)。[3]现兹将当时在上海最为活跃的俄侨姓名作如下介绍:阿普列列夫、阿诺尔多夫、安德森、奥廖沙、巴尔考、彼得列茨、彼得罗夫、波波夫、格罗谢、哈茵德洛娃、卡乔罗夫斯基、卡扎科夫、卡丘洛夫、科洛索娃、科尔姆奇、克鲁克、库别、兰巴耶夫、列米、罗戈夫、洛维奇、罗热尔、罗默尔、米勒、米哈伊洛夫、莫拉夫斯卡娅、莫罗佐娃、涅德林、年钦斯基、尼克努恩、帕夫洛、帕皮宁等。以上这些作家大部分是从哈尔滨迁移过来的,他们之中一些作家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上海俄侨的文学生活,而且还形成了南北文人群英荟萃的局面。此时的文艺工作者为了搭建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先后成立了各种文艺团体,如“上海丘拉耶夫卡”和星一会等。确切来说,这些社团的成立为俄侨的民族文化夯实了基础,铺平了道路,扫除了他们内心漂泊的障碍,并促使他们写出了一大批令人称谓的传世佳作。这些佳作以小说为主,以诗歌为辅。它们内容丰富,风格迥异、题材多样,详细,而真实的描写了战争、历史、商业、宗教以及自然、农村、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不论是诗歌里充满了感情,还是小说里真实地反映,两地俄侨作家的创作主题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关注侨居地的万事万物,思索侨居地的人生命运,探索侨居地的社会发展。当然,爱情,思乡、怀旧、爱国以及刻骨铭心的中国情结等也是他们永恒不变的创作主题。
(二)、在华俄侨文学遗产的创作主题
上文已经谈到,在华俄侨有过两个主要栖息地,一个是哈尔滨,另一个是上海。因为哈尔滨是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公认的“俄罗斯城市”,所以俄侨在这里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在温暖、舒适的家里,抒情,讴歌、哀叹是他们创作的主题之一。而上海从来不是一个俄罗斯色彩浓重的城市,所以产生在那里的诗歌从来没有集中地把上海作为抒情对象;上海俄侨抒情诗中常见的主题是俄罗斯祖国和思乡。在哈尔滨和上海,小说的主题一般都是关注侨居地生活或对往昔俄罗斯生活的追忆。笔者在俄侨研究中结合刁绍华教授的《存目》、李延龄教授的《十卷》、《五卷》、汪之成研究员的《上海俄侨史》、李萌的《缺失的一环》等文献中统计在华俄侨大约有作家、诗人260多位。这些作家出身不同,三观不同,作品流派也不同。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献中涅斯梅洛夫,别列列申、巴依科夫、卡丘洛夫等作家是侨民文学的一面旗帜。首先,以涅斯梅洛夫为例,他小说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从1936年到1945年,他的军事题材达40多篇。与军事题材相对,涅斯梅洛夫小说的另一个重要题材是平民生活,属于这类作品的小说也有50多篇。除去这两大类作品,涅斯梅洛夫还创造过一系列以他本人为基础逃亡到中国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的许多细节都是自传性的。历史是涅斯梅洛夫偏好的第四类题材。在这四类题材之外,他的小说还涉及到了哥萨克的民歌以及幻想的探险。其次,再以别列列申为例,别列列申一生漂泊于中国和巴西。诗人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巴西是第三故乡。在侨居地,他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的就是中国和俄罗斯。如他在《我们》中写到:“即便我们贫穷、不幸,没资格畅饮参加宴席,但我们活着能够忍耐,我们恪守自己的方式——纵然异邦的星光寒冷,纵头颅落地难免一死,我们属于俄罗斯!”。[4]在《南国之家》中写道:“你将要穿过胡同走向拱桥,我们常在那里互道“明天见”。永别了,一去不返的幸福!但我镇静、明了:在我死去的那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国去。[5]可以说,思乡、怀旧、爱国、爱情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主要的主题。别列列申在哈尔滨先后出版过四本诗集:《途中》(1937)、《完好的蜂巢》(1939)、《海上星辰》(1941)和《牺牲》(1944)。1943年他移居上海。在上海期间他的作品是多产的。其主题包括宗教,“中国”、“家”以及使他陷入同性恋纠葛的“爱情”主题。最后,再以其它小说作品创作主题为例:
1、人与自然的主题:巴依科夫是人与自然创作主题的代表。由于他熟悉东北的原始森林,自1934年以后,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集《满洲猎人笔记》、《母虎》、中篇小说《大王》、合集《在篝火旁》。巴依科夫的中篇小说《大王》描绘了大秃顶子山满洲虎的传奇一生,以这位“虎”大王为主,描绘了整个山林的生态环境。而《在篝火旁》(1939)发表于《大王》之后,同样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行文,其艺术感染力不逊于《大王》。《在篝火旁》作为一部合集,其中包括 33篇短文。以记述与俄罗斯侨民有关的见闻轶事为主,同时还包括作家在侨居地生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生存的艰辛和对侨居的命运的思考:俄国十月革命造成了20世纪俄罗斯侨民第一次流亡大潮,流入中国的俄侨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命运的捉弄。因此,在作品中,侨民作家无不迷恋命运,命运像空气一样弥漫着他们。如巴依科夫,别列列申、涅斯梅洛夫各有一篇代表作《命运》,伊利茵娜在上海出版的小说集《用另外的眼光看》集中描述了上海俄侨小市民的生活,海伊多克的小说《与命运赌博》、黑多克的代表作《山路弯弯》和《不受赏识的美德》客观地反映了侨民的生活举步维艰。
3、中国主题:在华俄侨最主要的一个闪光点是关注中国主题。作品中从中国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吃喝穿戴,到中国的民宅与建筑,文字与绘画,诗词与歌赋、宗教与文化,当地土匪的猖獗以及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等等,中国境内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拨动着他们已经麻木了的每一根神经和那颗早已冰冷的心灵,为他们平淡、孤寂、无聊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的热趣与热情,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将此一一记录,逐条阐释,并为此而挥笔高歌,因而,也就出现了不少此类优秀的作品。[6]如阿诺尔多夫的《中国现状》,彼得罗夫的《在满洲》、 米勒的小说《中国姑娘》,申德里科娃的长篇小说《上海之网》,卡丘洛夫的小说《最后一个中国女人》等。
4、关于思乡、爱国、爱情这是作家们永恒的主题,则覆盖着俄侨作家创作诗篇的各个角落,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另外,作品中还有一些与死亡相关的主题:如尤利斯基的小说《傻子的第二次死亡》、别列列申的诗歌《关于死亡》和《诗人之死》等。
总之,在华俄侨作家的创作是多元的,他们的文学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多个形式成为当时最受俄侨读者欢迎的精神食粮。本文通过以上梳理、分类,从一个侧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在华俄侨的生活状况与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苗慧.《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俄文版10卷本)出版的历史意义[J].俄罗斯文艺,2005(03).
[2]李萌.缺失的一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9.
[3]汪之成.近代上海俄国侨民生活[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317.
[4]李延龄.松花江晨曲[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99.
[5]李萌.缺失的一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72.
[6]王亚民.20世纪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