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夜莺意象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2016-05-09 14:46葛淑娴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
关键词:阿诺德米拉王尔德

摘 要:夜莺一向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意象,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以呈现。即使在相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夜莺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学意象,但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喜和忧、乐与悲。所以如果想理解夜莺在每部作品中的文化意涵,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境来加以解读。

关键词:夜莺;意象

作者简介:葛淑娴(1989-),女,汉族,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1

西方关于夜莺的意象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认为夜莺是由菲罗米拉所变,通过悲鸣控诉着自己的不幸,极具悲情色彩,所以夜莺常常被认为是幽怨哀婉的象征。第二种说法是来源于夜莺的自身特征,夜莺歌声婉转优美,能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常用来寄托对恋人的相思、爱慕之意,所以被赋予浪漫欢快的色彩,象征爱情、快乐和自由。

一、马修·阿诺德的《夜莺》 :理想之寄托

马修·阿诺德的《夜莺》这首诗英文标题是“Philomela”而非“nightingale”,这首诗的题材取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中菲罗米拉的凄婉故事:父亲雅典王在受到外藩侵扰时受到色雷斯国王特拉斯的援助,便将姐姐许配给他报答救援之恩,后因,在探望姐姐的途中妹妹菲洛米拉被姐夫玷污,并被割下舌头囚禁起来,姐姐得知真相后,为复仇将儿子伊蒂拉斯杀死,让特拉斯没有了王位继承人,特拉勃然大怒持剑追杀,于是菲洛米拉变成了夜莺,通过歌声诉说哀怨和控诉特拉斯的暴行。

马修·阿诺德作为19世纪的著名诗人和社会批判家,生活在被誉为“黄金期”的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和工业极度繁荣的太平盛世,马修·阿诺德并没有因此感到自豪和欢欣,而是清醒地意识到文化传统的日益衰落,所以诗中借以夜莺的哀鸣感慨传统文化的衰落和对“拜金主义”的控诉,并期望可以通过一己之力来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净化人们的心灵:“你是从希腊的海岸飘泊来的……你迷茫的脑袋中依旧怀着/往日无法扑灭的、无比深沉的哀痛……莫非你透过这片英国草地上的月光/看到了色雷斯荒原上那座满怀敌意的宫殿/难道你企图再一次远走高飞……同时想再一次让自己嘹亮的歌声/怀着爱与恨.欢悦和哀痛/响彻幽寂的多利斯和塞费色斯高山深谷……永恒的激情/永恒的悲痛”诗中这片芬芳的土地、旖旎的风光象征着英国社会的现状:物质的极度繁荣、经济和科学的高度发展使伦敦成为了当时的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然而英国的繁荣并没有让诗人感到自豪和慰藉就像芬芳的土地、旖旎的风光并不能弥补菲洛米拉心灵的创伤消融她的哀痛。夜莺在英国的土地上看到了满怀敌意的宫殿也在暗示“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之风已经弥漫了整个大不列颠国,也渐渐在侵蚀着诗人。所以诗人想到了逃离,像夜莺一样远走高飞,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不能给病态的社会带来生机和希望,所以想通过夜莺嘹亮的歌声,唤醒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挣扎的人们,而不是退缩、逃避。最后永恒的激情、永恒的悲痛象征了诗人锲而不舍、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对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叹。

二、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爱情之阐释

在这篇富有哲理的短篇小说中,奥斯卡·王尔德通过夜莺的高尚精神向读者诠释了他的唯美主义主张“艺术高于生命”。这篇童话故事中夜莺可以理解为爱情的象征,因为爱情是夜莺理想的至高境界,是它至死捍卫的信念和理想;也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是诗人的化身,而爱情则是作者所追求毕生的艺术,因为在作者眼里艺术高于生命。文中在小男孩为没有红玫瑰哭泣时,只有夜莺为他奔波忙碌,而蝴蝶、雏菊、蜥蜴却持默然的态度,反映了功利主义对人心的毒害和侵蚀,只有夜莺认为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只有作者还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着那份对“美”的向往,诠释着“爱情胜过生命”的唯美精神,然而在它将好消息传达给小男孩时,他却认为艺术是自私的,而夜莺的世界只有艺术和音乐,认为她不懂爱情更不会为爱牺牲。这里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批判唯美主义、宣扬艺术模仿生活的“有识之士”的讽刺。夜莺为了爱情献出鲜血和生命来煅造的玫瑰其实也是作者追求和向往的唯美艺术的象征。然而夜莺用生命锻造的玫瑰花却没有得到珍视。在女孩眼里即使再美艳的玫瑰也不及珠宝来的珍贵。这一鲜明的反差,便将上流社会的伪善、丑恶和功利主义体现出来,爱情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显得这般苍白、无力,连世间最美的情感-爱情都要屈服于金钱和伪善,这是多么可怕的社会现状。“玫瑰落入阴沟里,一辆马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折射出王尔德所宣扬的唯美主义在当时社会并没有得到认可和欢迎,相反受到排斥和批判,同时也体现了王尔德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虚伪道德、市侩风气和势力哲学的反叛。

三、结语

夜莺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和马修·阿诺德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但所倡导的救世方法却有所差异,前者坚信美可以拯救社会和人心;后者则认为恢复传统文化的至高地位是救世的有效途径,但两者都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参考文献:

[1]陶杰等.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马修·阿诺德.诗歌题材的选择[M]十九世纪英国文论选.吴苏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杨列(译).王尔德全集[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阿诺德米拉王尔德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猜年龄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米拉的失误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
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