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南镇的美人》中的黑色暴力

2016-05-09 14:41王婉丁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王婉丁

摘  要:爱尔兰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走上名族独立道路付出了爱尔兰人的努力,因此爱尔兰历史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爱尔兰步入“凯尔特虎”经济腾飞时期以后,爱尔兰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形象的重建都成为爱尔兰的民族文化焦点。马丁·麦克多纳作为一名出身于英国伦敦的爱尔兰人,作为一名新生代的戏剧作家,他眼中的爱尔兰人挣扎于爱尔兰民族文化和英国殖民文化之间的现实纠结,以及他对传统田园式的爱尔兰文化的批判,都值得细细咀嚼与探究。

关键词:黑色暴力;田园式的爱尔兰;爱尔兰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1

1996年,马丁·麦克多纳的处女作The Beauty Queen of Leenane (《丽南镇的美人》)首演于英国皇家剧院,获得极大的成功。《丽南镇的美人》是一部混合了黑色幽默、血腥暴力的情节剧。观众对充满了暴力的作品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一方面是对潜在紧张刺激的渴望,一方面了又不用承担道德的批判。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递方式,能够一直延续至今是因为它没有电视、电影带着一层屏幕的虚化效果,戏剧直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搬到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着故事发生,直接感受故事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马丁·麦克多纳来说,戏剧更是可以承载黑色暴力的载体,也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评论和,无论褒扬。可以说,是马丁·麦克多纳用其独特的喜剧视角残酷的批判了传统的“田园式的爱尔兰”,把人们重新带回爱尔兰现实生活,逼迫人们去思考爱尔兰的现实。他的戏剧将幽默、昆丁式的暴力以及后现代的主题融为一体,但这也使得学者们很难将麦克多纳归属于哪种爱尔兰戏剧传统。大部分人都赞同麦克多纳是一个极富天赋的剧作家和舞台设计者,他的特点在于他能够超越观众的期望,把残酷现实“地震式的”传递给你,并撇开以往已经过时的戏剧惯例,给戏剧注入新鲜的血液。

戏剧结构极其严谨的《丽南镇的美人》呈现了爱尔兰一对乡间母女从扭曲的仇恨到血腥的虐杀的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丽南镇的美人》主题是沉重黑暗的,去走了喜剧的路子,让观众能够在笑声中喘息,在了然中自省。”1 第一幕,爱尔兰西部小山镇丽南的一间起居室和厨房里,住着一对扭曲的母女。七十多岁的母亲梅格坐在火炉前的摇椅上,炉旁醒目的挂着一把大火钳,大火钳一开场就为后面的残忍杀害埋下了伏笔。梅格的女儿莫琳,一个四十多岁失意的老处女,她的精神极其脆弱,感情上陷入了困境。莫琳在一次邻居举办的聚会上重新遇见了佩托,一个在英格兰工作的爱尔兰移民者。这次相会使他们爱火重燃,并发生了一次未完成的一夜情。很另莫琳无奈的是,母亲梅格是一个极其自私又守旧的人,她想永远控制住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她试图破坏莫琳和佩托刚刚萌芽的感情。梅格故意隐瞒佩托给莫琳的晚会邀请,被莫琳发现后莫琳报复梅格给她吃难吃的饼干和已经结块的康补伦。晚会结束后,莫琳把佩托带回家中过夜,梅格非常震惊,为了拆散他们,梅格第二天早上一边拎着尿壶把尿液倒进洗碗池一边对佩托说莫琳曾经因精神崩溃住过疯人院。后来,佩托回到英格兰以后写信给莫琳希望她能和他一起去美国,但是信件被老梅格截住并烧毁了它,因此,莫琳错过了佩托,也错过了她唯一可以幸福的机会。为了报复母亲,莫琳用滚烫的油来烫伤梅格,梅格说出了信件的原委,莫琳痛苦的回想起在车站送别佩托并约定去美国情景,她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唯一可以摆脱母亲,得到爱人的机会,这最终导致莫琳失去理智,从火炉边操起那把巨大的火钳,狠狠地举向母亲梅格,梅格突然倒地,血淋淋的颅骨开裂,而自己也陷入无尽的疯癫之中。几周以后,佩托的弟弟雷蒙上门来告诉她,他的哥哥要和另外一位姑娘订婚了。莫琳痛苦的让雷蒙带信给佩托告别。幕终,在渐暗的灯光中,莫琳在母亲那把摇椅中一前一后地摇动着……也预示着她终究无法摆脱自己的宿命,终究成为了母亲梅格的另外一种存在。

《丽南镇的美人》故事结构环环紧扣令人赞叹,母女俩都异常焦虑,他们感情上的互动减少到日常最低标准,并由两种主导情感控制而相互折磨——即渴望得到爱和由于爱的缺失而导致的绝望。同时,母亲这一形象也代表了传统的爱尔兰,在爱尔兰步入“凯尔特虎”经济腾飞时期以后, 社会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经济的腾飞并不意味着传统爱尔兰式的思想和社会习俗会相应的变化,它们也会变,但是这种变化是缓慢的甚至是被逼迫的。就像剧中的莫琳,明知道自己已经用人生一半的年华守护了母亲,遇到佩托,就应该大胆地去追寻,可她依旧摆脱不了母亲亦或者说爱尔兰这块土地对她的束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以致错失了得到幸福的机会。

麦克多纳在剧中围绕两个主题来批判现实社会:第一是母女家庭关系与之对应的是爱尔兰传统的束缚,第二是爱尔兰移民与之对应的是爱尔兰新生代的改变。爱尔兰候鸟们对家乡的情感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女儿对母亲的情感同时对爱情的渴望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通过候鸟们对故乡爱尔兰的态度可以进一步理解莫琳与梅格的母女关系。

注释:

[1]胡晓庆《在笑声中喘息,在了然中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