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及其文化价值观

2016-05-09 14:38蒙丽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美国华裔汤亭亭文学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13LX521。

摘 要:汤亭亭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的中国形象,从“他者”角度展现出美国华裔在中西文化的边缘性地位。这些文学形象的描述是她陷入文化身份困境中,寻求“自我”和出口的尝试。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汤亭亭的文学作品,既可发现华人和中国文化在美国的边缘化特质,又可领略到作者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其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全球化;汤亭亭

作者简介:蒙丽芳(1983.2-),桂林旅游学院旅游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

引言:

毋须置疑,全球化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一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身份等问题已成为人文科学的热门话题。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爆发后,黑人、少数族裔、女性和同性恋等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政治领域,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美国的少数族裔作家,不仅开始有机会出版文学创作,也遇上了能在美国文学界出人头地的重大机遇。汤亭亭、谭恩美等一批杰出的美国华裔作家也顺应时代而生。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涌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使美国承认并接纳多元性文化, 汤亭亭的作品适逢多元文化被接纳的社会背景, 以主流社会的语言( 英文) 来据用、转化、改编、重组甚或扭曲主要是听自母亲的、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换言之, 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霸权的主流社会及文学典律, 汤亭亭的作品提供了异域、异族、异性、异文化的色彩。[1] 汤亭亭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书写风格,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等被美国文学界视为典范,也成为美国多所大学的教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较多从种族、性别和少数族裔等领域对汤亭亭的作品加以研究,评论不一。但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作者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却尚嫌不足。

一、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危机

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探讨的深入,美国的各少数族裔都开始意识到他们种族的历史对构建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性。而文化身份这一问题已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并有跨学科讨论的趋势。文化身份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仍需重视。正如英国教授Paul Gilroy所说,“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identity matters. It matters both as a concept, theoretically, and as a contested fac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life. The word itself has acquired a huge contemporary resonan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2]文化身份在国内外的学术界、政治界等诸多领域仍是争论热点,易引发争议或危机,故不可忽视。英国作家、评论家Kobena Mercer 认为,“identity only becomes an issue when it is in crisis, when something assumed to be fixed, coherent and stable is displaced by the experience of doubt and uncertainty.”[3] 只有当人们的文化身份陷入危机,产生质疑和不确定性时,文化身份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人们逐步意识到“美国身份”的肤浅特性,因为它掩盖了美国文化的多样化特征。美国历来推崇文化熔炉或文化同化,其用意是希望通过消除弱势支流文化来巩固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化主义思潮开始在美国高涨,例如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主张的“the American salad bowl”,代表了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许多美国华裔作家认同这一观点,主张中西文化融合,并希望消除族裔间主导性和边缘化差异,促使不同种族和文化能在美国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但现实是,少数族裔在美国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是所有移民到美国后都将面临的问题。而美国各族裔间一定存在文化交流和融合。因此,典型美国人的一大特征就是:无论在美国定居多久,移民及其后代都会陷入文化身份的危机之中。美国华裔作家承受着中西文化的多重挑战和压迫。

二、汤亭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在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不再被看成是单纯对现实的复制式描写,而被放在了“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关系中来进行研究。[4]所以,从这一视角研究汤亭亭文学作品的重点是她对异国“他者”的想象和幻想,以及这些“他者”形象是如何产生的。可见,为更深入研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必须把作者纳入研究范围,尤其要考虑作者的文化价值观念。身处华裔被边缘化的美国,汤亭亭意识到自己进退维谷,但又希望各族裔及其文化能够在美国和平共处,没有主次之分。一方面,作为美国华裔,她应当争取达到中西文化间的平衡,使两者达到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一代,她又时常对自我感到疑惑,即她到底算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已陷入文化身份危机。深陷文化边缘人的困惑和思索后,汤亭亭从美国华裔的视角,利用中国故事,创作出既有文学性,又有幻象性的中国形象。这是她“自我”与“他者”(即中西文化)间互动关系的探索。她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既体现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也反映了她对“自我”的探究和定位。例如,在《女勇士》中汤亭亭幻想自己就是中国女英雄花木兰,透露出她希望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女超人。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女勇士》是汤亭亭改编和想象的、但又真实的自传。她试图在双重文化背景下重塑自我。通过小女孩多重自我的叙述,作者把中国传说、母亲的鬼故事及美国华裔的真实生活都呈现给读者。她刻画中国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自我形象。

文学创作是汤亭亭为推进中西文化融合的尝试和努力。她通过文学作品与中西文化三方直接对话。她反对强迫文化被同化。中国集体文化意识与美国个人主义的精神如何融合成为其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她的文字书写表现了她对中西文化都坚守和忠诚的决心。她一方面巧妙地把中国故事改编后赋予其美国背景,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华裔更广阔的视野展现美国种族和文化问题。在《女勇士》中,汤亭亭使文化边缘人美国华裔成为了中西文化积极对话与沟通的桥梁。作为多元文化主义先驱者之一,汤亭亭希望中国文化能在西方得以延伸和渗透。她用文学作品呼吁美国社会改变多种文化共处的问题,也警示美国华裔要依托中国文化才能实现自我和构建美国华裔文化。

三、汤亭亭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结合美国华裔作家身份及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汤亭亭的文学创作透露出她的个人文化理想。她渴望多元文化主义能得以发展,同时,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能和而不同,共促世界文化发展。身处中美两个世界之中,汤亭亭时常被中西文化边缘化。一方面,她对拥有厚实文化底蕴的中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被美国主流文化认可。只有在中西文化找到平衡点,她才能找到自我。当追溯完祖先的中国文化遗产时,她也确认了自己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美国的尴尬地位和真实的生活让她对异国他乡的中国及其文化更有感触。以《女勇士》为例,汤亭亭基于“他者”视角对中西文化加以反思和批判,通过中国女性形象的文字描述,确定“自我”。该书中,小女孩对妈妈说:“现在我们属于整个地球了, 妈妈。如果我们和某一块土地切断了联系, 我们就只属于整个地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 这块地方也就属于我们, 和属于其他任何人一样。” [5] 汤亭亭道出了心声,终于意识到美国华裔可以像其他族群一样在美国找到自我,因为有根的文化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能立足。显然,汤亭亭拥护文化全球化的到来,肯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她坚信随着各国文化冲突和整合,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必成事实。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因此,美国华裔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从不同维度体现全球化时代下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两种文化发展趋势会让更多美国华裔像汤亭亭那样抓住好机遇。

结语:

随着中国逐日强大,美国华裔越加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的改编利用促成汤亭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视角和风格。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汤亭亭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她的文化身份及文化理想。可以说,文本中的“自我”与“他者”形象是作者面临文化边缘化困境,寻找“自我”,并期盼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早日到来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单德兴. 追寻认同: 汤亭亭的个案研究[A]. 单德兴. 铭刻与再现: 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C]. 台北: 麦田出版社, 2000:158-159.

[2]Paul Gilroy.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A]. Kathryn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C]. London: Sage/Open University, 1997:301.

[3]Kobena Mercer.Welcome to the Jungle:Identity and Diversity in Postmodern Politics[A].Jonathan Rutherford(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C].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90:43.

[4]孟华. 比较文学形象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13.

[5]Kingston, Maxine Hong.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197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