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理论下的《天边外》

2016-05-09 13:24展萍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尤金暗影奥尼尔

展萍

摘 要:尤金·奥尼尔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他的作品生动地为我们展现出现代美国社会的图画, 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标志美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天边外》是奥尼尔作品中的第一部多幕剧,它的出现在当时沉闷的美国戏剧界引起了轰动,并奠定了奥尼尔在美国剧坛首屈一指的地位。本文将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中人格面具和暗影人格原型出发来剖析主人公罗伯特的生命历程:他如何从最初的一位理想主义者蜕变成了一名现实主义者,最后走向死亡,以此揭露罗伯特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天边外》;人格原型;人格面具;暗影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2

尤金·奥尼尔和《天边外》

1888年10月16日,尤金·奥尼尔出生在纽约百老汇一家名叫巴雷特的旅馆里。奥尼尔连续获得过四次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剧作家。《天边外》创作于1918年,于1920年上演。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位充满幻想,且具有诗人气质的青年。他从小就梦想能离开父亲的单调的农庄去寻找天边之外的生活。哥哥安迪则是本分的土地热爱者,满足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农家生活。然而造化弄人,兄弟俩竟然阴差阳错地走向了对方想要的生活。

当船长的舅父路过农庄知道罗伯特憧憬海洋,便答应带他去外面的世界,一心向往大海的罗伯特心花怒放。离别之际他向哥哥的心上人露丝冲动地表白了爱慕,露丝竟然接受了他的爱情。当安迪听到这个消息,不想继续留在农庄,于是代替弟弟出海,借此离开。海上的生活磨炼了安迪坚韧的性格,并且他还发了财,因此早已忘记和露丝那段还没开始的恋情。安迪回到家乡,昔日温暖整洁的家早已面目全非,农庄已经荒芜,而罗伯特已身患肺痨,整个家庭破败不堪。

这一切缘于罗伯特生性懒散且不谙农事。“我不是一个种庄稼的人,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去种庄稼。只是因为环境的关系,我没有别的事可做,只好支撑下去。”

对于哥哥的到来,已经成为罗伯特妻子的露丝惊喜交加,因为她很早就觉察到自己心里深处爱着的原来是哥哥,不是弟弟,但是这一切已经无可挽回。最后病入膏肓的罗伯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蹒跚地偷偷来到那个小山顶,眺望着远处梦想已久的天边,在悔恨和渺茫的希望中死去。在他临终前说了一段惆怅和梦幻般的独白:

你不要为我难过了。你没有看见,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从农庄里解放出来——自由地去漫游——永远漫游下去!瞧!小山外面不是很美吗?我能听见从前的声音呼唤我去——这一次我要走了。那不是终点,而是自己的开始——我的航行的起点!我得到了旅行的权利——解放的权利——到天边外去!

这是一曲理想主义者的哀歌!本文将运用法国著名批评家荣格原型理论中人格面具和暗影两个原型分析主人公罗伯特的生命历程:揭示他如何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蜕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最后走向人生的终结。

1、人格原型在罗伯特身上的体现

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格原型包括人格面具,暗影,它们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密切相关。“面具”一词原来是指古代演员头上表明他所扮演角色的那种工具,依照荣格界定是指人在潜意识下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来调整自身的角色。面具是心灵的部分,它保证了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然而这种性格却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性格。“面具是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剧本开始,主人公罗伯特“有点诗人气质,面容优雅脱俗,嘴和下巴有点虚弱。他穿着灰色灯芯绒裤子,裤子塞进高绑腿的靴子中;上身穿着一件法兰绒衬衫,配一条颜色鲜艳的领带,正借着逐渐日落的余光看书。他合上书,把一根手指夹在刚读到的那一页,转头朝向天边,注视着田野和山外的远处”。(7)出场时的罗伯特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恬淡的诗人形象,他应该生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当中,且能够潜下心来读书,并有追求有梦想。这一画面展示了罗伯特健康性格的一面。

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事情好像并非那样。当哥哥安迪出场看到弟弟的神态,说“你可真没药可救,罗伯。”可见安迪并不理解他的弟弟,罗伯特显然和哥哥交流不多,而这一切源于他们的父亲詹姆斯的喜好。詹姆斯是个地道的农民,在他眼里,能干农活的安德鲁是他的好帮手,然而对喜欢读诗的罗伯特却并不赞赏,当安德鲁告诉父亲说罗伯特试图劝他读诗时,父亲笑道“那好啊!你可以晚上对着家畜念,哄它们睡觉”。当父亲知道罗伯特要出海的事情时,并没有阻拦,并且说“以后他有的是时间想海水的事情,现在没必要那么烦心。” 然而罗伯特对父亲所说的话的回应只是“轻轻地”。尤其要弟兄俩回家吃饭时,“特别是你,安迪。露丝和她妈妈要来吃晚饭。你最好快去洗洗,换上礼拜天去教堂穿的最好的衣服。”他笑起来。罗伯特的脸抽搐,似乎是由于某种痛苦的萎缩,但是他挤出了微笑。

在这个以农庄为生的家里,能够劳动的安德鲁无疑更加受到父亲的偏爱,而且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他的话是有权威的,有着诗人气质的罗伯特不仅不能干农活,而且读书还要向父亲要钱,所以当父亲向安迪暗示露丝时,他痛苦却无力与父亲抗争,罗伯特在内心承受痛苦的同时向安迪露出了微笑。而这种微笑并非发自内心。似乎预感晚宴上会发生什么,在父亲和安迪离开,露丝来了之后,罗伯特冲动地抢先对露丝表白了,“我这些年一直爱着你,我想到了要离开你这个想法带来的痛苦一瞬间就让我看到了事实——那就是我爱你,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爱着你。”此时的罗伯特完全忽略了同自己一样爱着露丝的哥哥。罗伯特过去只是痛苦地面对父亲对安迪的暗示,因为他深信哥哥爱着露丝,“我看到了安迪对你的爱——我知道你也一定爱他”。于是他把对露丝的爱埋在心里,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罗伯特是压抑的,痛苦的,但当他决定离开时,他所向往的自由仿佛提前出现了, 揭开自己痛苦的伪装,大胆而且热烈的表白使他仿佛换了个人。此时的他认为“我们的爱比遥远的梦更甜美。这就是所有生命, 整个世界的意义。”仿佛在这个家里他从来没有过“天堂王国”。可是露丝催促回家吃饭时,他“不耐烦地摇了摇头,好像要摆脱掉什么烦扰的想法。”罗伯特害怕这种内心的袒露和在家人面前揭开曾经的伪装。

2、阴影原型

阴影原型是无意识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人心灵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它是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的一面。人格中被抑制和压抑的阴影总是暂时退隐到无意识之中。阴影一旦进行反扑或突破,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

在罗伯特的身上,这种阴影原型体现的也较为明显。和农场相比,天边外的生活对他来说更有意义。但家里所有人担心他的身体,认为他只能待在家里,正如罗伯特对露丝所说的那样,“过去,妈做饭的时候,她为了不让我挡道,把我的轮椅推到西边的窗户,让我安静点向外看,”罗伯特认为自己是家庭里多余的那个人,实际上潜意识里他想摆脱这种压抑的生活,去寻求自己内心意志所渴望的自由与心灵的释放,或者说他想去天边外的原因是为了摆脱这种束缚。从小时候起与哥哥安迪相比,他就是个弱者。而安迪则相反,他“身强体壮,皮肤被晒成古铜色,魁梧而帅气,有男子气概——他是土地的儿子,伶俐精明。”

但是因内心压抑而即将离去的罗伯特在感情上却不想输给安迪,所以当父亲暗示露丝是属于安迪时,罗伯特是难受的,安迪在父亲心中的位置永远高于他,这时候,内心的阴影出现了,他明知道自己即将出海且前途未卜,却向露丝表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安迪强,根本没有考虑到农场生活是否真的适合他而最终毁了自己,同时也毁了安迪和露丝。

他认为安迪只是一个粗俗的农民,所以当他读到安迪出海后写来的信时,他叹了口气,“他的信读起来像是一个农民写的日记, 这就是他对东方的印象。”内心对他不免嘲弄。同时他将自己的遭遇完全归结于上帝,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而安迪后来的失败只能归咎与自己,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罗伯特内心的傲慢与自大,完全不像开始时的那种恬淡和与世无争。尤其当露丝告诉罗伯特自己爱的是安迪时,“我爱他,他一直爱我的,你也知道他爱我。”(197)此时的罗伯特内心完全失去控制,“你——你这个荡妇!”当露丝听到安迪在路上的长长的吆喝声时,露丝“跑过去,抓住屏风的把手,想要把它猛地推开”,而罗伯特则以一种“命令的,强迫服从的声音”让露丝“停下”(197)“我去见安迪,你最好去看玛丽,露丝。”然后转身装出很快乐的样子应声“唉,安迪”。

在爱的选择中终于赢了安迪的罗伯特,接手家里的一切并导致家庭破败。他是无颜见到安迪的,尤其此时的安迪已经发了财。此时他只能奚落安迪的粗俗。听到哥哥对东方见闻的评论,他“厌恶地瞟了他一眼”并反问他,“那你发现的东方是一个恶臭的地方喽?”言外之意,他认为以安迪的文化与见识只是能看到这些而已,可是又羡慕哥哥,于是以挖苦的口气说“我想这里现在对你来说的确太小了。”(221)

当安迪知道他们的情况欲借钱给罗伯特改善农场时,罗伯特的自尊被彻底摧毁了,“不,安迪,再也别提了,不!我不要听!”

罗伯特一直压抑着自己,在最后临终时,说出了内心一直想说的话,“(声音中突然想起幸福的希望) 你们一定为我感到遗憾,这太可笑了,!你们看不到我最终快乐了吗——因为我要去遥远的地方了——自由——自由——!从农场里解脱出来——自由地不停漫步——永远的!甚至连山也没有能力把我关起来了……你们看不出吗?我赢得了我的航行——解放的权利——天边外!……”(351)

结束语:

罗伯特、安德鲁和露斯未经深思熟虑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后来的悲剧:罗伯特贫病交加,悲惨而死;安德鲁用航海赚来的钱做粮食投机买卖血本无归;露斯为嫁给不务实际的罗伯特而悔恨终生。表面上,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他们命运悲剧的根源,但真正的根源却在于,他们没能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罗伯特、安德鲁和露斯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用有限的生命能完成什么。

参考文献:

[1]郭继德.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穷'王作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3]廖可兑. 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

[4]刘向红.《天边外》的原型解读[.1/0L].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 (5):138-141[2012-12-4].

[5]申荷永.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尤金·奥尼尔. 天边外[M].荒芜,汪义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7]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尤金暗影奥尼尔
商场暗影
别墅里的暗影
回归的心路历程——奥尼尔戏剧叙事研究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焦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的一部分”:《大闪蝶尤金妮娅》中的动物叙事与身份焦虑
猫族 暗影来袭
暗影阑珊
每天努力一点点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