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是一篇非常简洁的心理小说。《黑猫》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声,其魅力被世界各国的读者所欣赏和喜爱。审视《黑猫》这部经典作品时,会发现爱伦·坡是一位超前的现代主义者。本文将从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内心独白、象征主义、强调零感情介入等现实主义元素赏析《黑猫》这部小说。
关键词:爱伦·坡;现代主义;《黑猫》
作者简介:石颖(1979-),女,陕西西安人,汉族,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1
一、故事简介
《黑猫》发表于1843年8月,和《泄密的心》一样,都是爱伦·坡创作的心理小说。讲述了一位死囚在即将结束生命的时候,公开了自己犯罪的全过程。叙述者自幼是一位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养了很多宠物,包括一只黑猫。他对黑猫尤其宠爱。可是后来因为酗酒,脾气越来越暴躁。一日醉酒后,腕掉了黑猫的一只眼睛,而后变本加厉,将黑猫吊死在一棵树上。几个月后,他又遇见一只长得非常相似的黑猫,并轻而易举地将其带回家,但他的恶行仍无半点收敛,盛怒之下,正要杀猫,却劈死了妻子,并将是她的尸体藏在壁炉形成的夹缝里。待到警察来搜查,正要无功而返时,猫的嚎叫揭开了罪行的真相。这部作品将叙述者犯罪行为的内心活动刻画地精准到位,描绘出一幅幅心灵恐怖的画面,不禁令读者毛骨悚然。
二、现代主义元素分析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不仅作品优秀,而且写作手法也对后世的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元素充分地体现在《黑猫》这部作品中。
(一)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
热奈特提出的三种聚焦模式分别为:“零聚焦”或“无聚焦”、内聚焦、外聚焦。“内聚焦”的特点为叙事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用“叙述者=人物”来表示,而热奈特又将这种模式细分为:(A)固定式“内聚焦”(B)转换式“内聚焦”(C)多重式“内聚焦”(即用几个不同人物的视角来描述同一事件)。[1]爱伦·坡擅长采用第一视角进行叙述,作品全文中出现“我”“我的”字眼频率非常高,可见是他采用了第一人称固定式内聚焦的叙述手法。这样的叙事手法拉近了读者与叙述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读者通过罪犯的自述体会他对两只黑猫实施暴力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杀妻藏尸后的心理和行为。引导读者只用罪犯的感官去听、去看。只站在罪犯的角度去洞察周围外部的世界。虽然通篇都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没有对话,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字里行间却表现出“我”在犯罪时的心理活动,暗藏着“我”对罪行的忏悔。读者丝毫不会感到枯燥,张弛有度的叙述反而一步步令读者迷失在爱伦·坡精心设计的情节里,引发内心的恐惧。
故事采用不可靠叙述。如开篇“我要开讲的故事既荒诞不经又稀松平常,我不指望也不乞求各位相信。我自己心理都不相信那些事实,却指望别人相信,岂不不是发疯。可我一点也不疯——当然也没做梦。”[2]238作者有意识留下悬念,让读者展开联想,对下文充满期待,同时为恐怖的主题做好铺垫。
(二)内心独白
弗洛伊德在人类潜意识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现代主义作家在空间上的创新指明了方向。现代主义作家在他的启迪下,打破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空间窠臼,由“外”而“内”,即从外部世界转向精神世界,对人物的心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然而,在弗洛伊德出生七年前就已经去世的爱伦·坡似乎与弗氏有着相同的兴趣。[3]
(三)象征主义
爱伦·坡的创作理念对象征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象征主义文学对现代主义小说在题材和技巧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可以说,爱伦·坡在这方面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现代主义。
文中出现了两只黑猫,第一只猫普卢托具有象征意义。当他喝醉后回家,感觉那老猫在躲着他。“我一把抓住它,它轻轻地在我手上咬了一口。我一时气得发了疯,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原有的灵魂仿佛一下子出窍而去了:一股赛过恶魔的恶念借着酒劲一下子就充溢了我每一根神经。”施行恶行后,腕掉了它的一只眼睛后,心理却变得“深感恐惧,不禁脸红心跳,周身发热。”[2]
第二只猫在外貌上,黑猫普路托与第二只黑猫几乎完全一样,除了胸口的白斑。这只猫容易勾起“我”对曾犯下的罪过的回忆,第二只猫是我的魔鬼般内心的体现,最后这只猫对人的复仇,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我”的罪行被揭露,最终为此受到惩罚。它是对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揭示,在劝诫人们要有惩恶扬善的思想品德。
(四)强调零感情介入
现代主义小说强调感情的零介入,叙述者没有倾向性。正如:短篇小说《黑猫》虽然对“我”的犯罪心理变化剖析的清楚彻底,但是仅仅是描述犯罪行为的平铺式叙述,但对于“我“良心上的谴责、内疚则描述甚少,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这正是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
三、结语
爱伦·坡生前正值美国文学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他的作品并非与美国社会相融合,人们对他的作品评价褒贬不一,他经常被排挤在美国主流文学之外。可是去世后,当现实主义浪潮袭来时,爱伦·坡的作品却受到很高的赞誉,可见他的作品中包含了很多的现实主义因素,《黑猫》就是一个和典型的例子,值得后人的赏析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旭炜,李双印. 爱伦·坡《黑猫》中的视角分析[J]. 英语广场,2012(4):9
[2]熊荣斌,彭桂菊. 爱伦·坡作品导读 [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朱振武,王二磊.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与现代主义[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