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

2016-05-09 09:34宁江炳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杨开慧鲲鹏遵义会议

宁江炳

关于鲲鹏,《庄子·逍遥游》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齐谐》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鲲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腾之一,为历代有志气的文人武士所钟爱;不过古人多取鹏的形象,极少提及鲲。毛泽东用辩证法改造了鲲鹏的传说,将鲲鹏连用,写下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名句,毛泽东诗词里的“鲲鹏”形象,表达了毛泽东豪迈广阔的诗人胸怀。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到湘乡高等学堂读书,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临行前,他抄录了《赠父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也表达了他鹏程万里的志向。

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毛泽东直接用“鲲鹏击浪从古兹始”勉励朋友,也表达了自己的宏伟抱负:这个誓愿指导他和朋友在五四运动中进行了披荆斩棘、摧枯拉朽的斗争。参加革命不久,毛泽东与杨开慧恋爱结婚,杨开慧为他生下3个儿子后,被反动派逮捕杀害,时年29岁。杨开慧的牺牲令他悲痛万分,后来他曾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既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哀思,又向亡妻报告了鲲鹏“伏虎”的胜利喜讯。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所写诗词中的鲲鹏形象更加突出。《十六字令三首》之二就是反映遵义会议伟大斗争的,“山,倒海翻江卷巨浪”一句以大娄山与云贵高原的静动态之转变,表现了鲲鹏“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意境,反映了遵义会议划时代的巨大意义。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赞歌,气势磅礴、慷慨豪迈、意境高远,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纵深感,是中外文学史上最美的篇章。透过那些不朽的诗篇,可见他超凡的伟人风范,渊博的学识和浪漫的情怀。他以山的刚健、水的柔情、火的热烈、诗的浪漫,谋略九州,吞吐时代风云,抒写豪情壮志,读来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这其中写于1936年2月《沁园春·雪》尤其令人振奋,上阕展现了鲲鹏(共产党和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中展翅高飞的视野,下阕“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借古抒情,表现了共产党人在民族革命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在这里,鲲鹏形象变得更高大而宏伟。该词贯通古今,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是中华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他将此词抄录赠给柳亚子先生,不久发表于《新华日报》。一代词宗柳亚子先生对此词高度赞赏:“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这是毛泽东第一篇公开发表的词作,发表后,该词迅速传遍全国,引起了一场以《沁园春》的词牌为唱和形式展开的斗争,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上、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鲲鹏,是中华儿女、共产党、党的路线之完美形象;

鲲鹏,是毛泽志向、胸怀、风范、精神最美好抒发。

毛泽东诗词诗句凝练,文采斐然,其诗词中塑造的“鲲鹏”形象,是他的文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他生活与艺术的统一,是他秉持真善美的统一。毛泽东的诗词已成为绝唱,却又如一条条彩虹,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从中获取震撼心灵的艺术启迪和精神营养。尼克松就曾称赞他道:“他是一位完全献身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

猜你喜欢
杨开慧鲲鹏遵义会议
奇瑞瑞虎8鲲鹏版
绵绵古道连天上
向远方
国产“大运”名鲲鹏
“大力鲲鹏”运-20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我爱毛泽东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
在遵义会议决议的指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