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真芳++颜勇
在教学中,我一般把数学概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感知概念,形成表象;(2)感悟概念,理解概念;(3)通过实例分析。下面结合《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基本模式的一些思考。
一、感知概念,形成表象
1.提出问题
下周学校举行知识问答比赛。下面是我们班三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的答题情况,请你好好思考一下,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呢?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组织讨论
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
A:选李俊林参赛,他答对的次数最多。
B:选张皖渝参赛,他答错的次数最少。
……
你们觉得哪种选择方案更合理?用表示什么?
你能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独立完成分数的大小比较,展示交流。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派谁去参赛获胜的把握更大吗?为什么呢?
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用“17÷20=可以表示什么?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经过交流和思考,学生自然明白不能只看答对的个数,要用答对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来表示答题情况更合理。接着用“你能一眼看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通分很有必要,把三个分数都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就这样让学生经历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用一般的分数形式来表示有时很不方便,于是就选择了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母为100的分数,从而体会百分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
二、在现实背景中感悟概念,理解概念
1.在交流中,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体会了百分数的必要性,明白了读写法之后,出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每个情境中百分数的意义。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例:中心校的学生中,约有52%是男生。52%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全校学生平均分成100份,男生占其中的52份。
师引导:这位同学是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的,看来百分数和分数在这点是相同的,都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男生人数占52%。
师追问:男生人数占谁的52%呢?
生:假如全校学生共有100人,有52人是男生。
师追问:那是不是可以说中心校的男生就只有52人?
生:当然不是,每100人中,有男生52人。
师追问:哦?谁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
生:如果全校学生有200人,有男生2×52=104人。如果有500人,有男生(5×52)人。
想一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说可以简单地说出男生人数和全校人数之间的关系?
像这样,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本质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在比较中,理解百分数的内涵
学生通过交流,基本上可以说出每个百分数的意义,但此时并不等于学生已经牢固掌握、理解了概念,还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
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会思考:“这些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哪些是百分数?”在思考、辨别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想“具有哪些特点的分数才是百分数?”在交流中慢慢体会: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虽然这些分数分母都是100,但它们并不都是百分数。只有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分数,凸显了“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这一内涵。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结合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能真正理解概念,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