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超
近期,“反转新闻”不断出现,刺激受众的神经,且有增多的趋势。这种情况在一些传统媒体上不断出现,不能不引人反思。
先前的“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新闻学上,并无“反转新闻”一说。所谓的“反转新闻”不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即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导致舆论逆转。
对于一些网络媒体来说,“反转新闻”可谓家常便饭,从网友发帖,到步步还原真相,是个较长的过程,期间可能引发舆论的反转是常事。令人不解的是,如今许多传统媒体亦步亦趋地追着网络玩“反转”,却是“忘了本”。
“反转新闻”引发舆论逆转,其实就是最初的报道仅是一方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成都女司机被打案,记者完全可以再采访一下打人者,查找相关证据;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记者也应去听听女导游一方的声音。
报道的客观平衡,是媒体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伦理。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对于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这些准则和伦理在“反转新闻”中荡然无存。
也许有人会说,一些新闻事件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下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花时间来挖掘,需要官方的调查,才会越来越清晰。从开始不清楚到最终真相大白,需要一个过程。可是,媒体不就是负责报道真相的么?在事实真相没有搞清前就片面地报道一方的说辞,这是负责任的媒体么?
“反转新闻”很可能会被某些利益群体利用。虽然可能也会有后续的追踪采访,也许确实还原了事实真相,可是对一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恐怕很难挽回了。而这一切,本都可避免。
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在传统媒体登堂入室。面对新媒体的汹涌来袭,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等比“碎”、比“快”,肯定不是对手。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放弃了传统媒体的深入、客观、全面的长处,参与到浅表式、碎片化、情绪化的抢拼,结果只能自毁长城。
“反转新闻”,诱导舆论忽左忽右,表面上看是引导舆论,其实不然。长期以往,将大大损害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将来也许你最终报道的是真相,可是受众会不会质疑: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再“反转”呢?
如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似乎人人都能来发声。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
这,正是传统媒体人的机会。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作为传统媒体人,无需“网云亦云”,跟着玩“反转”,而是应该发挥我们专业化特长,深入梳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挖掘背后的真相、原因、本质、意义等,在众声喧哗时,一言九鼎,一稿止纷争,真正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这是传统媒体的特长,也是我们在当下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江苏《东方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