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
《中庸》曾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君子实行中庸之道,譬如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脚下)出发;又譬如攀登高山,一定要从山下启程。此处所言之“道”,虽然是孔子所言的中庸之道,但也可代指一般意义上人们的理想、抱负和目标。即拥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首先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近处做起,把功夫做扎实。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今在湖南的岳麓书院,尚存有“自卑亭”一处古迹。“自卑亭”字义无疑来自《中庸》,亭台所设位置古时候正通岳麓书院的入口,意在告诫前来求学的年轻学子们无论是求学问道还是修养身心方面,都须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实际上,年轻学子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好高骛远。虽有匡扶天下之志,却往往连自身都打理不好, 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清朝的文学家刘蓉,年轻时在书房苦读,书房有一个大坑,经常把他绊倒。刘蓉也不修理,习以为常。后来他的父亲到书房看到了,就责问他说你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治理好,怎么去治理天下呢?“扫除天下”的例子本来出自于东汉的陈蕃,历来是少年有大志的表现,此处刘蓉的父亲却反其道而问之,认为做事就应该从身边细事做起,以匡扶天下的志向为借口,却不能治理一室,是荒谬的。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道理听起来是极简单的,但做起来却颇不容易。佛经上有个笑话,说有个愚人看见人家家里盖了三层楼的房子,很是羡慕,于是找来工匠,也要造一所一模一样的。工匠们答应了,不久就开始打地基准备建造房屋。愚人一看不愿意了,找到工匠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工匠们说:“给你建房子呀!”愚人说:“我要的是第三层楼的屋子,不要下面那两层,你们快拆了,先造最上面的那一层。”——愚人之愚,自不必说,但我们平时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急功近利,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无论考试还是求职、升迁,都寄厚望于秘籍、宝书之类,显示了我们对成功的迫切,对过程的轻蔑。在成王败寇的时代,有多少人是只要第三层楼,不要第一、二层楼的?浮光掠影之下,又有多少人迷失了自己的理想,被这个社会的浮躁和浅薄所淹没?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