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孔子

2016-05-07 07:09许锡良
国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路牌苏格拉底孔子

许锡良

西方的教育传统与中国的教育传统的差别,其实早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的苏格拉底与《论语》里的孔子那里早就奠定了基调。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语录就是最好的标志。而且,这个差异至今仍然无法沟通。

中国的教育注重记忆与背诵,总感觉如果学生没有记住与背诵出一些什么东西,那么教育就是空白的。因此,我们总是容易见到有形的东西。一些大学毕业生拿着自己的听课笔记去找工作,以为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大学教育了,结果发现在大学里老师讲授的笔记,远不如一些网络资料说得全面周密详尽,因此深感读大学几乎等于是零。这就是一种记忆与背诵的教育观念在起作用,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教育是一个过程,你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与升华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一个人也很容易发现,一个人吃了一辈子的饭,结果只要一餐不吃,肚子里仍然是空空如也,你能说这一辈子的饭白吃了吗?所吃的饭要化成你自己的身体的营养才有价值,同样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的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但是,我们读书似乎纯粹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表演,为了在人前展示,为了能够呈现的及时效应,这就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悲哀。

-1-

中国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呈现出一些可以让人看见,可以演示的东西,那么要说服中国人说这个教育是优秀的教育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的一切教育改革都强调可操作性,要见到实效。那所谓实效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背诵与记忆的东西的数量,也就是海量的背诵与记忆。中国古代的私塾几乎只有一种教育方式,那就是把《四书》《五经》拿出让学生不加理解地反复背诵,甚至要求倒背如流。这样,家长才放心,政府官员才放心,教育才算是有了成效。但是,如果按照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对话,探讨,没有什么格言警句需要背诵,而且弄了半天连个标准答案都没有。这如果放到中国,是没有人会答应的。人们将会责问你,你究竟是在让孩子干吗?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可是,西方人非常清楚,这个过程才是最好的教育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让孩子学会了探究,培养了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的教育即使强调阅读经典,也只是为提出或者解决问题而来的,而不是像农民的仓库里的粮食那样仅仅用来储备的。其实,中国教育的背诵与记忆虽然容易检验出“成果”,但是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其他的兴趣与爱好,容易将他们最重要的思考能力与想象力破坏。

而苏格拉底法,则最容易培养学生思维的乐趣,探究的乐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与方式很容易被应用到生活与生产中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一种不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力的。

-2-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中国人常常以背诵与记忆的数量作为教育的成果,可是,他们既不会思考,不会提出问题,也极其缺乏想像力与创造力。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只有“四大发明”,而且这“四大发明”几乎与我们的正统教育都无关。但是,苏格拉底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柏拉图已经表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并且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苏格拉底奠定的教育基础是一代胜过一代。孔子奠定的教育基调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敢于面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中国人,应该不难看到这个最普通的事实。

我们总是害怕不能够抓住一些实在的东西,就像一个农民一定要看见稻谷长出才会放心一样。按照这种理解方式,如果一个人把饭吃下去,不是变成滋养身体的营养与排泄物排出,而是必须仍然存留在肚子里,让人摸得到,而且必须始终在肚子里有一副鼓鼓的样子,这才让人放心,才觉得踏实,那么我们必然将要闹出毛病来。知识在人的头脑里如果没有被及时理解与消化,也是要妨碍人的正常思考的。但是,我们现在仍然是诵经、国学,背诵、记忆这一套。我们的教育似乎抱定了这样的宗旨:尽快将孩子的大脑填满,决不给孩子的生命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可怜我们的学生生来是为文本而活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那里去,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把文本引导到学生的生命里去。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呢?前者,学生是为本本而活,后者的本本是为学生而存在。学生记住一些东西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时顺便完成文字搬运工的作用,而是因为学生想过了,做过了,体验了,最后无意中他们记住了,“记住了”恰恰是在想过了,做过了,体验了之后的副产品,而且是最不重要的副产品,这些东西有时不如忘记了的好。

如果我无意中记住了一个路牌,那不是因为我要特意记住一个路牌,而是因为我要找到自己的路。如果我记住了一个知识,那不是因为这个知识是值得记住的,而是因为这个知识是我提出问题的依据,或者是我解决问题不可缺乏的材料。经典、知识的意义正如这个路牌的作用,路牌不是人们用来背诵的,只是用来给人指路的,一旦路找到了,这个路牌被忘记也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问题的意识,不是文字上面的那部分,而且是蕴含在文字之间,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灵动的思绪。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个话是苏格拉底对话过程的绝妙概括。

-3-

我想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思考比记忆重要,想象比背诵重要,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比背诵与记忆知识重要,批判能力比模仿能力重要(模仿在儿童阶段也是一个不缺乏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行为规范方面。),而创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记忆太多,总是想到别人的陈规陋习,而恰恰是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忘记了思维与独创才是生命的本性。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垃圾填充过多,外行转行,常常比较容易发现新问题。这些都说明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

我没有听说苏格拉底读过什么经典名著,我只知道他的学生一旦沾上了他,并且在他的产婆术的追问下,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追问问题所在,而且没有尽头,这足以促使后人对前人留下的问题跃跃欲试,代代相传,这是苏氏教育下,一代胜过一代的重要原因。但是,孔子在有生之年口口声声“五十学《易》”,《诗三百》,“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周公是他的人生榜样,周礼是他的社会理想。孔子没有给后人留下思考的余地,更没有留给后人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是留下了可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警句,与一个高不可攀的圣人形象,还有一个远在孔子之前五百年的周礼制度,与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知识态度。

中国传统教育的悲哀莫过于此,我们的教育始终不能够突出重围,其根源也在这里,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社会也无法走出权威主义与专制独裁,也是在这样的教育奠定的心理基础上得以幽灵不死,死灰复燃。现在看来,我们仍然没有突破这样的教育方式。

我们中小学教师从崇拜孔孟,背诵经句,复兴国学,再到崇拜现实中的各种各色的所谓的“教育名人”,把学习当成背诵与记忆,把探索当成简单模仿,把反思与批判看成是“骂人”与“吵架”的不和谐之音,把想象看成是胡思乱想,浪费时间,把创造看成是调皮捣蛋。天才人物的被扼杀,虽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尤其以今天感觉令人痛心疾首。因为,今天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我们的差距,看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有所突破。

-4-

选择苏格拉底还是选择孔子,这其实是选择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孔子影响下的中国人与中国教育,无疑决定了中国人与中国教育的选择。我们总是被自己的投影所形成的恐龙式的巨影所迷惑。

猜你喜欢
路牌苏格拉底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路牌上的号码
该选哪条路?
奇怪的路牌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路牌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