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做一只“井底之蛙”

2016-05-06 00:51陈春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世故高雅潜规则

陈春卉

清朝著名画家盛大士在作品《溪山卧游录》中有言:“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诚哉斯言!

当今世人似乎都想成为“机智”的代表,而拒绝成为新时代的“井底之蛙”。为此,他们沉溺于无尽的“求知欲”中,疯狂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可惜,他们知道得越来越多,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平庸,在失去纯真的同时也忘却了本心。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知道得太多”——谈起选秀节目,各种选手、导师如数家珍;明星真人秀一集不落,说到节目内容时头头是道;德甲、意甲、英超、NBA实况转播,通宵观战一场都不放过……

遗憾的是,当他们沉迷于热播剧《琅琊榜》时,却想不起欧阳修笔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当他们醉心于《花千骨》中的爱恨情仇时,却不愿去体会罗切斯特与简·爱爱的缠绵与情的深挚;当他们为《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唯美感伤俘获时,却不懂得欣赏“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辗转愁思,更不知道三毛也有一本同名散文集,是为了纪念意外逝去的爱人荷西……从这个角度来看,“知道得太多”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有时候真的不如守望一个井口、一方净土来得实在与纯粹。

还有那些早已步入社会的人们,自然会比后生们“知道得更多”——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眼中的书本、老师与同学,他们往往看得更远,更多。他们看到名与利,看到机会与诱惑。于是他们中不少人变得更势利——熟稔于人情世故,对“社会规则”了如指掌。

就像屠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批判的那样:“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很多人已变得面目全非却又扬扬自得。他们沾沾自喜于他们了解甚多,游刃有余地在社会“潜规则”中穿行。殊不知他们早已放弃了做人的底线,变得异常庸俗。这样的“多知”,不如不知!

不由想起王开岭的《古典之殇》中的一句话:“正是这种华丽的吹嘘与骚动,让我怀念一种有形的诚实。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找一种有根的生活。”我想说,正是因为世人们“知道得太多”,我才愈发怀念那种“无知”的生活。

我不愿“知道得太多”。

如果可以,我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做一只远遁于浮华世故外的“井底之蛙”。

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所引的盛大士的名言有一种使人振聋发聩的效果。如今,人人都在追逐“机智”,这种“机智”又会拖拽着人们远离高雅与淳朴。当下的年轻人时时漫游于无聊泛滥的信息的海洋里,对传统文化却退避三舍;成年人多积攒处世的知识与技巧,在驾驭“潜规则”时轻车熟路。在这样的社会里,淳朴与高雅只能成为被驱逐的“良币”。对此,作者最后提出: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做一只世故之外的“井底之蛙”,很有魄力!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9分=56分

猜你喜欢
世故高雅潜规则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知世故而不世故
“沪港通”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吗?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世故之中有学问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潜规则
自作自受的“全民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