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霞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重视课堂的导入,备课时一般都能选好恰当的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备课或上课时能认真思考如何收束课堂教学的教师却并不多见。一般教师认为:新课上完了,学生记住了教师课堂所教知识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常言道:“善始还得善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恰当的导入方法,也离不开巧妙的收束方法。与课堂导入一样,课堂收束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它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课堂收束方法,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回忆总结法。上完某堂课或某篇课文之后,教师应对该课或该文教学的重点知识作复习总结,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进行回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授完《荔枝蜜》一课后,我们可以根据本文重点引导学生作以下的回忆总结:“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以作者对蜜蜂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由恨蜂到敬蜂,再到赞蜂,最后发展到做梦变成蜂,作者的感情步步升华。作者借蜜蜂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使用收束法时,我们要注意抓住教学的重点进行回忆总结,不能面面俱到,否则既浪费了时间,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总结的效果。
二、介绍原著法。这是一种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把课堂阅读引向课外阅读的方法。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从中、长篇小说中节选而来的,如《分马》《老杨同志》等课文。在结束这些课文的教学之际,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原著,引导他们课后主动阅读原著,使他们在课内所学知识得到延伸。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宽了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思想教育法。“文道统一”的原则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可根据课文教学的要求,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藤野先生》一课讲完之后,我们可以根据鲁迅先生在仙台“弃医从文”的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后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更好地救国救民,他在仙台毅然弃医从文。鲁迅先生的这种爱国思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读书,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结束新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努力学习注入动力。
四、启发想象法。想象是创造的闸门,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思维发展的规律,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有些记叙性文章,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际引导学生对其某一情节或结尾进行合理的扩展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我们在结束《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孔乙己的结局进行合理想象,并写一篇小作文——《孔乙己用手走出咸亨酒店之后》。这样结束新课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促使学生自觉复习所学课文的知识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对比总结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单元教学的总结。教师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单元目标。例如,我们教完《孔乙己》《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单元后,可以把这些课文从主人公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方法、故事情节的展开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展学生思维,从而把握单元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的收束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所介绍的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以期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效。总之,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课堂收束这一教学环节,肯定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识水平,围绕教学内容,酌情选用最佳的收束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雅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