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假圆
在当前形势下,学会学习是每个人需要掌握的,尤其是学生。在学校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还要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学习。因此,学生从小就要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就是凭自己已有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
从教几年,我充分意识到了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观察到一个将预习作业完成得相当好的学生,她对待预习的一丝不苟也快速加强了她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预习的充分,课堂上多次主动的表现自己,迅速提升了一定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布置预习要求,明确要求学生将预习学案在课前完成,然后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其预习的情况。课上针对学生预习的结果,给予指导,并将预习结果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可让预习结果不错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分析题目;可提高他的预习兴趣,也让他发现自己预习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会促进其他学生预习的热情。这样要求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体会到预习的好处,并主动去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1)课前读一读: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课前想一想: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说一说: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有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
(4)写一写:写一写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
(5)做一做:预习应用题,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帮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对于一些有关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预习中动手操作,剪剪拼拼,增加感性认识。
三、教师对预习结果的评价与运用
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而不检查预习效果,就会使得数学预习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失控,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就会敷衍应付,甚至不预习。相反,如果老师及时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评价,对预习效果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和表扬,对预习效果差的同学进行督促,则能调动全体同学的预习积极性,提高全体同学的预习效果。
1.教师检查评价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教师在上新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部分或全部学生的导学案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导学案的检查,掌握学生对新课的预习程度。同时教师要注意对预习情况通报并及时作出评价,肯定学生的付出。对没预习或预习敷衍的学生提出批评,形成奖惩的长效机制。
2.教师围绕“问题”核心展开教学
在课堂展示中,教师侧重教材重难点,有针对性的破解学生的预习疑难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还可以经常找学生代替老师讲讲题,尤其是难度不是很大的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讲。然后让其他同学去评价和补充,这样的课堂里充满了学生智慧碰撞的火花;我们的角色由述说者变为评判者,倾听者和合作者。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专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有诸多的好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终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要学好数学,就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