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博 时代先锋的绿色传奇

2016-05-05 08:13张志国
绿色中国·B 2016年1期
关键词:山林林场职工

张志国

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孙建博,男,1959年10月出生,山东昌乐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省淄博市林业局调研员、原山林场党委书记。

孙建博3岁时,因病致残,青年时期曾卖过酒瓶子,收过破烂,做过临时工。1986年调入原山林场,1996年被任命为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在他的领导下,原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原山林场是全国首批“十佳国有林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2005年、2009年新华社内参选编先后两次对原山人通过改革,率先在全国国有林场中实现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先进经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山林场的改革经验为破解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困局提供了现实样本。

近年来,孙建博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时代先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原山内无资源,外无名气,却能成为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关键是有了一位好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就是拄着拐杖的孙建博,一级甲等肢体残疾人。腿脚的不便并不妨碍他在思想领域跋涉的高度、在实践上推进的深度。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上千名干部职工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原山林场从一个欠债4009万元的“要饭”林场,发展成总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在全国4900多家国有林场仍有近4000家贫困度日的今天,原山林场脱颖而出,不仅走出了一条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林业产业化的路子,而且实现了山绿、场活、业兴、人富的目标,孙建博也被树为全国务林人的楷模和标兵。

2015年岁末,本刊记者采访了孙建博。孙建博的幸福观是什么?他又是怎么看待幸福的?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不假思索。“干好了工作最幸福。干好了工作让职工、组织满意,自己最幸福。”

与时俱进与永远创新

“企业要想生存,不仅要与时俱进,更多的是快人一步、永远创新。原山的改革每时每刻都与创新紧密相连,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危机感。”

——孙建博

虽然经历过大灾大难,但是孙建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永远微笑示人,始终笑容灿烂。孙建博说:“我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不能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残疾人身残了,不等于心灵残疾、心理残疾,而应该像正常人一样干事创业。”

原山林场经营面积43013亩,山不很高、林不很大,却是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龙头,并且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孙建博说“这面旗帜上写着两个字,那就是‘改革。原山林场的今天来之不易,关键在于‘改革;要‘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

有人说,孙建博的成功,源于他对国家政策有着超强的领悟力和预见性。在原山有这样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职工每次审议通过“年度计划”或“五年规划”都会觉得目标定的偏高,而在过后总结梳理的时候,又会惊奇地发现,目标任务总能提前完成。由此,职工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对孙建博更充满了敬佩。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走马上任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然而,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却是一个累计负债2000多万元、内部管理混乱的烂摊子。加之,组织上把同样负债2000多万元、职工13个月未开工资的市属良庄园艺场划归原山管理,当时的原山,从党员干部到职工群众都被一种悲观的情绪笼罩着:正常人都管理不好,孙建博一个残疾人来林场能干啥?

顶着巨大的压力,孙建博与林场班子果断关停并转了6家亏损企业,对下属企业能股份的股份、能租赁的租赁、能私营的私营,很快使林场的经营管理走上了正轨。就在林场上下对这位残疾场长开始刮目相看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的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发展森林旅游。

十八年前,多数林场是守着绿色聚宝盆却吃不上饭,当时提出发展森林旅游,将生态转化为财富,明确亮出“原山旅游”品牌,是需要超前眼光和魄力的。

1997年国内旅游还未兴起,“旅游”是个啥东西,不仅整日与树木打交道的林业人不知道,就连社会上也弄不明白。“咱林场刚稳定下来,哪有资金上项目?原山经不起任何折腾啦!”这一次,就连一贯支持孙建博的一班离退休老同志也站出来坚决反对。

副场长王延成回忆说,当时不仅是林场的人反对,就连省林业局领导这一关我们也过不了。省领导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原山能在全省率先亮出改革大旗,我们全力以赴支持。可上山玩的人多了,森林防火咋办呢?

在一片质疑声中,原山开发的第一个旅游项目——森林乐园破土动工了。孙建博就是这样,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一干到底,坚决干好!没有资金,他和林场班子便带领职工亲自干。寒冬腊月,大伙儿在工地上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分不清哪些是林场的干部,哪些是雇来的民工。一位旅游局长到原山视察,一下车就被热火朝天的景象感动了,脱掉大衣二话没说便一块儿干了起来。

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开园了,原山生态旅游一炮打响,全省的新闻记者和旅行社纷至沓来,不到半年时间,投资便全部收回了。不久,全国第一个假日旅游政策很快出台,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先走一步,迅速成为全省森林旅游的热点和焦点,短短5年时间,原山旅游的收入便由当初的不足20万元,迅速扩张到38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原山搞森林旅游,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并且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传播给了游客,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82.39%,增长到94.4%。山东省林业局多次在原山召开现场会,在林场中推广原山模式。

森林乐园的成功不仅为旅游收获了第一桶金,更收获了原山发展旅游的经验和信心。现任原山林场场长高玉红自豪地说:“全国第一家受到温总理批示的国有林场、全省第一支专业森林防火队、全市第一家4A级景区……不仅是旅游方面,靠着孙场长这种战略眼光和始终坚持创新的能力,原山相继创造了几十项国家和省、市第一。”

孙建博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经营上,也体现在管理和用人上。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机制保证,他上任之初,林场植树造林成活率非常低,年年栽树不见林。孙建博把宜林地分段编号,每人承包一块,包期3年,拿出工资的20%作为抵押金,秋后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才补发并兑现年底奖金。这一举措使原山林场造林成活率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在用人方面,孙建博打破事业单位的条条框框,领导干部取消终身制,能上能下,使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人走进了场领导班子。孙建博常常告诫他的团队,作为一个决策者就要时刻想着“明天的事”。

2012年,是原山大发展的一年。10月22日,原山投资20亿元六大项目成功奠基,涵盖了旅游地产、生态林业、旅游服务和文化产业等板块。有人赞叹,原山发展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而更多的人则质疑,国外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明朗,原山选择这个时候上大项目是否明智。孙建博则说:“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恰恰说明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中央坚持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眼下,水泥的价格只有过去的一半,钢材价格甚至只有三分之一,我们在这个时候上项目可以事半功倍,节约大量的资金。等到市场全面启动,我们的项目早已建成,并产生良好的效益。”好一个精明又高明的孙建博。

干事创业永远充满激情

“干事创业没有终点。自从干了林场,我就像高速路上急速行驶的汽车,永远也没有下路口,除非汽油耗尽没有停下来的那一刻。”

——孙建博

一位记者说,每次到原山,发展变化都非常的大,惟一不变的,是孙建博那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创业激情,而且越到原山发展遇到困难、遇到阻力的时候,他的这种激情越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林场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里,每天早晨7点,第一个进办公室的必定是孙建博,比职工整整早了1个小时,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9年。

计财科长刘持刚在孙建博身边工作多年,他说,孙场长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最看不惯那种对待工作稀松懈怠的人。有一次,北京的一个项目急等着落实,孙建博带着司机小徐乘火车赶到了北京,事情办好后,领导请孙建博住下来四处看看,孙建博婉言谢绝了,当天晚上便赶回了淄博。结果车到了自家楼下,腿却疼得动不了,只好请小徐帮忙。

孙建博的残疾不是天生的。1962年在他3岁的时候,患了重感冒,因打错了针才得了婴儿瘫,双脚无法站立。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他们家的4个孩子,只靠父母微博的收入维持生活,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为了给他治病,父母亲背着他跑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医院,光偏方就用了100多个,最终治好了他的一条左腿。为了治好双腿,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光是右腿留下的手术缝合针脚就有几百个。在那段上学无门,就业无路的艰苦岁月里,孙建博从骨子里养成了一种不服输的性格。

2005年是孙建博上任原山林场整10个年头。此时的原山生态旅游风生水起,不仅消化、偿还了全部内外债,率先在全国国有林场中为职工办理了“五险一金”,职工工资、住房条件在当地都首屈一指。而且就在这年5月,新华社内参选编刊发《山东原山林场闯出国有林场改革新路》专稿,对原山自强不息、深化改革、摆脱困境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一时间,全国的国有林场纷纷到原山参观学习,最多时一年接待了200多家。一个既无资源又无名气的小林场能够在全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许多人在敬佩之余,也认为原山的事业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了。就连林场内部也传出了“10年辛苦不寻常,应当停下来歇歇”的声音。

面对鲜花、掌声和职工思想松懈的局面,孙建博却异常冷静。他迅速研究出台了《原山林场“二次创业”第二个“三年计划”》,先把中层以上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学习,又亲自带队到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完了看完了,他才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干事业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大家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很快将回到1996年之前的状况。”一番话让林场上下醍醐灌顶,有了更高追求,很快焕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就在这一年,一个旅游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从经营景点向经营品牌转变的方案出台了,原山走出林场干林场,在全省林场中成立了第一家绿化资质企业,文化产业悄然兴起,房地产业也开始了存量土地的储备……

2012年,当时与原山同期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许多已经很难寻觅踪迹。而原山相继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三年计划”,这面旗帜不仅在全国林业系统越发鲜艳,而且在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创先争优等多个领域成为全国的学习典型。

经过十几年的运筹帷幄,原山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大机遇。孙建博对下面的人说:“工作不靠哪个领导安排,自己要抢着干。机遇也不是等来,需要自己争取。”孙建博迅速调整了发展规划,要求提前1年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前3年实现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尽快成立第一家国有林场担保银行,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走出一条现代国有林场资源整合、改制上市的新路子……每当说起这些,孙建博身上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原山林场办公室主任郑良星一年也难得休息几天,他说:“在原山,职工很幸福,干部很辛苦。但是,这种辛苦是伴随着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没有大发展这个平台,就不可能有个人才能施展的空间。孙书记身体不好尚且如此,将心比心,自己没有理由懈怠。”

郑良星说,自1996年至今,孙建博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就连每年的大年初一,也总是在看望了护林员之后,回到办公室。因为过年没有乱七八糟的事物打扰,可以静下来详细谋划新一年的发展。

素质进步先于经济发展

“用人先看德。思想品德、个人素质的提升必须先于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了,个人素质却没有提上去,就会很危险。”

——孙建博

孙建博说:“林场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如果个人没有一个好思想,是非常可怕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五位一体,强调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就原山而言,到2020年之前不仅仅是经济翻一番、工资翻一番,物质上翻一番,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素质也要同步进行,甚至于要快于经济发展。否则,经济发展越快,事业反而越危险。”

孙建博无疑是重视企业文化发展的。在原山新开发的如月湖湿地公园,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红色古朴的建筑——原山林场艰苦奋斗纪念馆。里面以大量珍贵的图片、实物资料,讲述了原山建场50多年来在资源保护、深化改革、弘扬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未来的蓝图。孙建博说:“花这么多钱建纪念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林业人受教育的。林场事业是大家共同干起来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对号入座,想想老一辈创业的艰辛,看看今天的美好生活,很容易便在内心找准自己的位置。”

孙建博认为,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的高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高度。不论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还是国际上的其他文化等等,在制定自身的发展时,首先都要从符合实际的特定文化入手,从文化入手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19年来,原山先后按照组织的要求,整合、代管、接管了4家困难事业单位的近千名职工,不管你来自哪里,在原山这个平台上总能迅速的聚合起来,团结一致干事创业。这要归功于原山文化的魅力。

2012年4月,孙建博带领的“爱心原山”团队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学雷锋实践活动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给予重点报道。采访中,志愿者翟纯恒对记者说:“今天的原山人,住环境最好的房子,享有养老、医疗等各项福利保障,奉献社会公益,构建和谐林场,已经成为原山人的自觉行为,成为原山传承的一种文化。”

2012年10月10日,根据反映孙建博先进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火凤凰》改编的影片《完美人生》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迎接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孙建博不屈不挠、锐意创新、真诚奉献的精神,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文化的双重震撼。这在全国林场文化建设中,是一个传奇。从“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奖”获奖作品《追寻太阳》,到全国创先争优学习教材《时代先锋

孙建博》;从艰苦奋斗纪念馆、完美大礼堂的建设,到“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广播剧《原山情》,这不仅仅是原山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高度,更是一种道德、精神与力量的传承。

也有“思想不解放”的时候

“入党就是要奉献的;当官就是要吃亏的。没有这种觉悟,你就别当原山的干部。”

——孙建博

人的命运,总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的。但在孙建博的人生中也有过“逆潮流”而动的时候。

副场长吴卫东自孙建博任陶瓷批发公司经理时便跟随着他,至今已经有20多年。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早在1996年前,陶瓷公司已经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一年光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孙建博被称为北方有名的“陶瓷大王”。而此时,组织上找孙建博谈话,要他担任原山林场的场长。常年坚持背着他四处求医治病的老父亲再也坐不住了,气得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孙建博跪在父亲面前说:“我虽然残疾,从小您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陶瓷公司的生意的确很红火,可是林场那帮兄弟姊妹呢,有的交不起水电费,有的卖血供孩子上学……我们可都是林场职工呀!”就这样,孙建博放弃了个人发大财的机会,不仅毅然接管了原山,而且把陶瓷公司的资产全部无偿划归国有林场。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个别人员趁机大肆侵占国有资产的背景下,孙建博的做法令很多人不理解,都说他的脑子不开窍。

像这种“脑子不开窍”、“思想不解放”的事情,孙建博没少干。

2003年夏天,“非典”突然袭来,孙建博精心打造的旅游大餐被迫搁置,几百口职工等着发工资。恰在此时,当地一家化工厂看中了林场一块地,愿以1000万元租赁400亩。可是任凭人家说破了大天,孙建博也没答应。

接管林场十几年,有人多次找到孙建博要合伙开山采石矿,有人看中了他的名气和经营头脑,年薪百万聘请他当顾问……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有位上市公司老总不理解:“孙建博,不图原山私有化,不图子女继承企业,还整天累死拼活的干啥?”

孙建博听了不置可否:“咱也不是没见过钱。想要个人发大财,当年我何苦干林场?”他在党员大会上郑重劝诫:“干部干部,先干一部。当干部就是要吃亏的,任何人触动了林场的利益,都不会姑息。”

这些年原山职工先后5次进行调房,不按职位大小,同等贡献按实际需要排名,很多场领导都排在新入场大学生的后面,这其中孙建博先后两次让掉了自己分房的机会,直到2004年才搬到山上的原山小区。

奉献最幸福

“我最大的目标是让林场人都过上好日子。”

——孙建博

森林是基础,文化是支柱,创新是动力,发展是目标。到原山19年了,孙建博说:“我的最大目标就是让林场人过上好日子,成为当地幸福指数最高的职工,使原山成为全国国有林场中最富裕、最具活力、最有作为的林场。”从1996年接手原山林场,孙建博一直为原山美好的未来“奔跑”,这关乎每个职工的一喜一哀、一粥一饭、一屋一宇。他说:“习惯了,我停不下来。”

有人曾问,遇上迈不过去的坎儿咋办?

每当这时,孙建博总是一个人爬到山顶,望着涌涌荡荡的万顷林海,静静地不发一言,心情会很快沉静下来。后来,有个企业老总学着去做,却更加的心烦意乱。孙建博开玩笑说,感情不到位,看啥也白搭。

孙建博对同事、对朋友满腔热情,对自己的亲人却显得过于苛刻。

孙建博清楚的记得,他的老父亲健在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了,想借用一下林场的车到济南去看病,而他却对父亲说:单位有规定公车不能借用,然后,他自掏腰包给父亲租了一辆车。望着父亲孱弱的背影,他强忍泪水,默默地请父亲谅解。

命运对孙建博是不公平的,连个正常人的躯体都没有给他;命运又是公平的,给了他一位勤劳贤惠的妻子。

孙建博说,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成家比较晚。妻子也是冲破了世俗的观念和他走到一起的。妻子既然不嫌弃他,他当时就发誓,一定要让妻子幸福。结婚20多年来,虽然两人恩恩爱爱,但是妻子还是吃了不少苦。

多年前,孙建博年纪七旬的老母亲得了脑瘫,老父亲又浑身是病,经常住院。为了照顾二老,不到退休年龄的妻子提前离开了恋恋不舍的岗位,回家照顾二位老人,毫无怨言。作为场长的妻子,焦翠红十分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许多想通过她与孙建博拉关系的人,在焦翠红那里都碰了钉子。

看到原山越来越绿、越来越富,当初持反对意见的老父亲开始理解了孙建博当年的选择。2011年4月老人家病重,但为了原山全年旅游工作的启动,孙建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法陪在他的身边,弥留之际父亲宽慰他说:“当年爸不是反对你干林场,你的腿不好,爸是不想让你累着呀!这些年爸没白疼你。放心去干工作吧。”

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最牵挂的小儿子的临终留言。他深知,儿子建博虽然身体残疾,但在他善良的心里装着太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当作自己最大的人生追求。他把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当作个人最大的幸福。

在今天的原山林场,无论是离退休职工,还是在职在岗职工,大家打心底里认同一句话:原山人就是“一家人”。只有原山这个“大家”发展好了,每个人的“小家”才能真正幸福。走在原山林场的每一个角落,接触每一位原山人,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主人翁意识都很强,仿佛所有人都是在全身心投入自家的事业。

据孙建博介绍,2014年初,原山林场制订了未来3年奋斗目标,要求至2016年提前4年全面建成道德林场、小康林场,林场面积增加4万亩,整体经济总量增加50%,职工收入增长40%,每名职工都有一次分房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难不难?广大职工说:不难!因为有信念就不难,在“一家人”理念的感召之下,人人奋勇向前形成合力,人心齐则山可移,原山人的幸福之路将更宽、更广……

猜你喜欢
山林林场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城市山林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林场住宅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