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由于大便秘结,排便过度用力,引起肛管齿状线以下皮肤层裂开;或因肛管狭窄等造成损伤,继发感染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0.5~1.0厘米,呈梭形或椭圆形。常有周期性剧痛、便血、便秘三大典型症状。肛管裂口、哨兵痔和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症”。其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仅次于痔而居第二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差别。肛裂多为单发,多发肛裂仅占2.6%。绝大多数发生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约7%位于肛管前正中,位于肛管两侧者约为2%。其病变最小、痛苦最大、诊断最易、治法最多。
一般来说,只有经过保守治疗久不愈合的肛裂,方需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后痛苦较大,同时存在肛门失禁或不完全失禁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食物、多喝水、应用容积性泻药、避免便秘、坐浴熏洗、局部药膏涂抹等保守治疗。总的原则是防止大便干结,缓解内括肌痉挛,降低肛管压力,以免再次损伤肛管皮肤;另外要促进炎症吸收,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达到治疗肛裂的目的。其中坐浴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传统坐浴法便前泡洗时间较长,患者常因便时急迫而忽视泡洗。未愈合的伤口排便时受到刮蹭,伤口被大便污染,即使便后泡洗,肛周的皱褶处也无法全部浸泡,增加了感染机会。有些患者便后采用43%~46%的 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却不知溶液久置或加温会迅速失效。而且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肛周组织有一定刺激性,长时间坐浴可使伤口疼痛、水肿加剧,肉芽生长缓慢,影响愈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改良坐浴法采用便前温水药液短时间坐浴,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达到湿润伤口,松弛肛门括约肌,减轻粪便对裂口处的冲击,防止再次撕裂创口的目的;局部涂痔疮膏,可在创面形成油性保护层,减少粪块机械挤擦及污染,避免感染,提高裂口愈合的质量。同时坐浴时间减短,为5~10分钟,可以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同时不会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局部用温水坐浴或中药坐浴,每天2~3次,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水温不宜过热,以40 ~50 ℃为宜。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中药熏洗坐浴法既可用于治疗肛肠疾病,又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在临床上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增强效能,促进局部病变愈合,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疗效确切、方便简单、患者自行操作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