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
前两天,刚退休的孙大妈带着4岁的孙子回单位取物品。同事们看到祖孙俩,都围着嘘寒问暖。孙子乖巧地站在孙大妈身旁,大家都夸他懂事、可爱。孙大妈开心地对孙子说:“给叔叔阿姨背首唐诗吧!”小宝宝背起来,众人对他夸赞不止,于是他一连背了6首唐诗。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想起德国人对孩子的教育。
一年前,我在德国学习,那天我到好友伊达(德国人)家做客,她正陪5岁的儿子格罗和3岁的女儿莫妮卡玩游戏,两个小家伙看见我,礼貌地说:“阿姨好!”我笑着摸摸他们的小脸,他们咯咯地笑着跑出院子。
半个小时后,格罗拉着莫妮卡的手,蹦蹦跳跳地跑进客厅,笑眯眯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和妹妹看见芭芭拉在外面吹泡泡,好漂亮,我们也想玩。”
伊达笑着说:“好啊。来,我们先做泡泡液。”她从洗手间里拿出一个装着冷水的小盆和一块肥皂,然后把肥皂放在水盆中说:“等肥皂溶化在水中,你们就可以吹泡泡了。”
两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肥皂,过了大约十分钟,莫妮卡问妈妈:“妈妈,现在我们能吹泡泡吗?”
伊达走过去,指着盆里的肥皂说:“肥皂没溶化,泡泡液没做好,不能吹。”
莫妮卡噘着小嘴,焦急地问:“还要等多久呀?”
伊达说:“让我来想个办法,很快就可以吹泡泡了。”她拿来小刀,把肥皂切成小薄片,又将热水倒入盆中,并取来两个小木棍,她边用木棍搅肥皂水边说:“肥皂切片、加热水、搅拌都能加速肥皂溶化。”
两个孩子接过伊达手中的小木棍,饶有兴致地搅起来。过了一会儿,格罗笑着说:“肥皂不见了。好神奇!”伊达找来吹管,他们高高兴兴地吹起了泡泡。
看着眼前飞舞着的泡泡,格罗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肥皂泡为什么会飞呢?”
伊达笑着说:“从嘴里刚呼出的气是热的,它比周围的空气轻,当热气吹进肥皂泡里以后,肥皂泡就会慢慢地飘起来。”伊达指着一个下降的泡泡说:“看,肥皂泡里的气体变冷了,肥皂泡变重了,它就会降下来。”两个小家伙不住地点头,拍着手笑,玩得可开心了。
在德国居住久了,你就会发现,学龄前儿童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小学生也不学课外知识,孩子们的学习重点是社会基本常识。德国人很重视动手能力和情商的培养,他们不会给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因为过多的知识会让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硬盘,只会储存,不会主动思考,失去了想象能力。
德国人不过度开发孩子们的智力,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竭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德国人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不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不机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玩游戏来开发孩子主动思考和想象的能力,通过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投入大自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以及综合能力。德国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很多优秀人物。据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一半是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