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李文志
【摘要】 “狐惑”是一种病, 很多人不太了解, 本文将中医对此病的论述及中药治则作以介绍。
【关键词】 狐惑;中药辨析;中药治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205
狐惑, 病名。多因湿邪浸淫, 热毒遏郁, 甚则酝酿成慝。《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 默默欲眠, 目不得闭, 卧起不安, 蚀于喉为惑, 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尤以咽喉及前后阴蚀烂为主证, 患者神情恍惚, 惑乱狐疑, 故以为名。治宜清热化湿, 泻火解毒。蚀于咽喉则声喝, 内服甘草泻心汤;蚀于前阴, 用苦参汤外洗;蚀于后阴, 用雄黄烧烟熏[1]。
狐惑, 是以口腔、前后二阴腐蚀溃疡, 并伴有眼疾及全身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 好发于年青人。临床中, 若见有口、眼、阴部三处中之二者损害同时存在, 即可确诊。本病多因湿邪浸淫, 热毒遏郁酝酿而成, 以男性为多, 女子在经期前病情多加重。本病进展缓慢, 周期发作, 有局部及全身症状。之所以名为“狐惑”, 因其病能使人神情恍惚, 惑乱狐疑, 故名。《金匮要略心典》曰:“蚀于喉为惑, 谓热淫于上, 如惑乱之气惑而生惑;蚀于阴为狐, 谓热于下, 柔害而幽隐, 如狐性之阴也。”
局部症状以口、眼、前后二阴损害为主。眼部损害, 如白睛暴赤、热泪如汤、羞明隐涩、痛痒交作、赤膜下垂、 花翳白陷、赤丝虬脉、甚则黄液上冲、变生蟹睛, 或绿风内障、瞳神缩小。口内损害多有:疼痛性溃疡, 可见于牙龈、舌体、颊内、颃颡或鼻内, 反复发作。常有单个或多个溃疡, 小如粟粒, 大若黄豆。溃疡界线明显, 呈圆形、底平、上覆白膜、边缘红润。前后二阴中, 尤以前阴损害多见, 其溃疡与口内略同。
本病首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该书对此病记载较为详尽, 并有内服及熏洗方剂。晋代《脉经》除记载本病外, 并出猪苓散治疗。隋代《诸病源候论》除狐惑外, 亦有“湿慝”病的记述, 与本病症状十分相似, 即由湿蕴热, 乃致“生虫”而患病。
现代临床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与病因辨证相结合, 可分为如下证候类型:①肝肾阴虚;②湿热阻络;③脾邪著肾;④脾肾阴虚;⑤湿毒下注;⑥肝胆湿热;⑦脾胃积热;⑧脾肾虚寒。以下证型中, ②、⑤、⑥、⑦多以急性发作为开始, 其余多慢性发作为开始。从发病部位而论, ⑤以阴部损害为主, 余证眼、口内损害为辅;④、⑦以口内损害为主, 眼阴部损害为辅。临证之时, 可根据发病部位、时间及症状, 再行仔细辩证[2]。
1 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病起缓慢, 常于口腔、阴部反复发作、长期出现大小不等之溃疡, 小如粟粒, 大若黄豆, 经久不愈。双眼发红、视力逐渐减退、头晕目弦、耳鸣胁痛、 腰膝酸疼、颧红咽干、盗汗、五心烦热、 男子遗精、 女子月事不调、下肢可有红斑结节、面色憔悴、 急躁善怒、舌红苔薄、脉沉细数。
治法方药:滋补肝肾, 佐以清热除湿。用解毒养阴汤(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南、北沙参、耳环石斛、玄参、苦参、丹皮、泽泻、黄柏、生地、天花粉);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等方。
2 湿热阻络
临床表现:发病较急, 牙龈或舌体、夹内表面潮红, 间有点状或片状大小不等溃疡。阴部亦同时有黄豆大小较深溃疡, 边缘不整, 上有白膜覆盖, 溃疡疼痛。自觉胸中烦热, 或呕吐吞酸, 腹痛喜按, 口干咽燥, 面目多赤, 小便清长, 足冷。其人素有胃中不和, 如心下痞硬、或肠鸣下利、干呕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苦辛通降, 清化湿热。用甘草泻心汤(黄芩、黄连、干姜、半夏、甘草、大枣);半夏泻心汤(半夏、甘草)。
3 脾邪著肾
临床表现:眼目发红、口内、阴部溃疡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 常于外感后病情加重, 时有腹痛, 大便溏泄, 或有便血, 疲乏无力, 心悸自汗, 午后潮热, 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 脉沉细, 舌苔白厚且腻。
治法方药:健脾利湿, 养阴生津。用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木通、栀子、肉桂);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扁豆、砂仁、薏苡仁、桔梗)。
4 脾肾阴虚
临床表现:病程长久, 反复发作。口腔、牙龈溃疡多个, 大小不等, 同时兼有阴部溃疡, 肢体皮肤可有红斑或结节, 身倦乏力, 头目眩晕, 耳鸣耳聋, 失眠遗精, 女子月经不调。牙齿松动, 五心烦热, 咽干盗汗, 腰膝酸痛, 不思饮食, 便秘燥结, 舌红绛少苔, 脉细数。
治法方药:滋阴降火, 补脾肾阴。用解毒养阴汤加减(锦灯笼、金莲花、马蔺子、南北沙参、耳环石斛、山萸肉、枸杞子、天花粉、玄参、丹皮、黄芪);滋阴降火汤(生地、天冬、麦冬、白芍、知母、当归、黄柏、陈皮、生姜、大枣、白术)。
5 湿毒下注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 阴部(多在前阴)有多个大小不等溃疡, 外阴红肿疼痛, 行走困难, 小腹满急。溃疡表面多覆盖黄白色秽浊物, 如脓似膜, 眼口鼻内亦兼同时受损。发热倦怠, 食欲不振, 大便干燥, 小便短赤或热涩淋痛, 口渴欲冷饮, 咽燥口苦, 脉沉数有力, 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治法方药:清热解毒, 健脾除湿。用除湿解毒汤(白藓皮、生薏苡仁、大豆黄卷、土茯苓、栀子、丹皮、金银花、连翘、地丁、木通、滑石、生甘草);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6 肝胆湿热
临床表现:发病较急, 常于口腔、牙龈或舌面及阴部有多个大小不等溃疡, 疼痛较剧, 并有灼热感, 眼目亦可同时有白睛暴赤、热目如汤、羞明隐涩、痛痒交作等。胸胁满闷疼痛, 口苦耳聋或耳肿, 妇女带下色黄腥臭, 男子睾丸肿痛, 小便淋浊发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
治法方药:泻肝胆湿热, 疏通经络。用龙胆泻肝汤(龙胆、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泻青丸(大黄、羌活、防风、栀子、龙胆)。
7 脾胃积热
临床表现:发病较急, 以口腔损害为主, 兼有阴部溃疡。溃疡大小不等、多个、疼痛较甚, 不思饮食, 或知饥不食, 口湿欲冷饮, 牙龈肿溃疡, 口渴干臭, 心烦发热, 或干呕作呃, 舌红苔黄, 脉细数或洪数。
治法方药:清热泻火, 养阴生津。用玉女煎(生石膏、知母、地黄、麦冬、牛膝);清胃散(黄连、丹皮、生地、当归、升麻)。
8 脾肾虚寒
临床表现:病时长久, 反复发作, 但症状较轻, 常于冬季犯病。口腔、牙龈、阴部溃疡疼痛不堪, 对面色苍白, 食少纳呆, 倦怠无力, 憎冷恶寒、喜温近暖, 口欲热饮, 下肢浮肿, 手足厥冷, 腹痛喜温喜按, 便溏或完谷不化, 小便不利而色清, 四肢冷痛无力, 舌淡水滑或舌色紫暗有瘀斑, 苔薄白。
治法方药:温补脾肾, 壮阳祛寒。用附子理中汤(附子、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真武汤加味(附子、茯苓、白术、生姜、芍药)。
参考文献
[1] 《中医大辞典》编委会.简明中医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580.
[2] 冷方南.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 237.
[收稿日期: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