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盛国”

2016-05-04 08:47冯勋明
黑龙江史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历史

冯勋明

[摘 要]该文通过族的兴起,渤海国的建立,以及渤海国历史上管理者的“开疆拓土”、文武治理,揭示“海东盛国”美誉之进程,并进而阐释“海东盛国”的历史作用,使读者对海东盛国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并通过诸如渤海国的物产,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路线以及民俗文化等重要历史元素的阐述,丰富了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内涵,为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渤海国;历史;海东盛国

渤海国(698-926年)是七世纪末至十世纪初建立于我国东北及相邻地区的接受唐王朝册封的地方民族政权。其全盛时期的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和朝鲜北部地区,全盛时期设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人口达300余万,政治、经济和文化稳定、繁荣、发达,被誉为“海东盛国”。“海东盛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唐王朝对东北地区经略的结果,更是渤海国管理者及劳动人民依托地域优势、吸收外来文明创新开发的结果。

一、族崛起与渤海政权的建立

根据史籍记载,(羯)是由肃慎——挹娄——勿吉——一脉发展而来,是生活在东北亚内陆核心地区的一支古老民族。至公元七世纪,世居在长白山以北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的族之粟末部开始崛起,并最终建立了渤海政权。

肃慎,先秦文献中的《尚书·序》《逸周书》《大戴礼记》《竹书纪年》《左传》《山海经》等均有著录。其中,《山海经·大荒北经》明确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挹娄,《晋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有记载,其中《后汉书·挹娄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及。”勿吉,据《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国,在高丽北,旧肃慎国也……去洛五千里……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另据《北史·勿吉传》载:“国南有从(徒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上山溲污,行径山者,以物盛去。山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记载较多,中日韩文献中均有记载。其中《新唐书·黑水传》中明确记载了部落中最具实力的粟末部:“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

根据学界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不咸山、太白山,或徒太山,均指今长白山;粟末水,为今松花江北流段;它漏河,为今洮儿河及嫩江下游。据此及文献相关描述可推知,族及其先民主要生活在长白山脉,牡丹江、松花江流域,东至俄罗斯滨海,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这一结论也得到考古方面证实。如:据目前考古发掘,牡丹江流域镜泊湖畔的莺歌岭遗址和吉林市西团山、猴石山、长蛇山等文化遗址具备肃慎人生活特征。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康遗址、双鸭山市凤林古城遗址都展示了挹娄人生活特征。黑龙江省绥滨同仁遗址,碳—14测定年代大致相当于南北朝晚期到隋,具有勿吉——的文化遗存特征。

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开始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经略和整肃。668年,东北地区高句丽王朝被唐所灭,唐王朝统治了高句丽在东北控制的土地,部分粟末人、白山人和高句丽遗民由世居之地移居至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

营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经略和控制东北各族的基地,是东北诸土著民族南下逐鹿中原的主要通道,也是汉人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当时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不仅有粟、白山、高句丽遗民,还有摆脱了东突厥的契丹和奚等族。由于唐王朝对内附和内徙的诸族大体上“顺其土俗”,予以善待,授予官职,建立羁縻州、府等政策,因此营州地区总体上保持着“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的局面。武则天统治后期,由于边臣管理举措失当,终于酿成一场大规模的叛乱。

696年,由于营州都督赵文残酷地统治和压迫契丹等各族人民,激起了契丹、等族人民的不满。契丹大首领窟哥之孙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内兄孙万荣联合各族人民反抗,杀掉赵文,占据营州,是为“营州之乱”。徙居在营州一带的人和高句丽遗民也卷入这场叛乱。武则天在镇压叛乱过程中,为了分化反唐势力,瓦解叛军,赦免之罪,封酋长乞比羽为许国公,粟末的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但乞四比羽拒绝接受,并乘唐王朝势力被削弱,营州被攻占,故地空虚的有力时机,离开营州一带,东渡辽水(辽河)。697年,唐军联合突厥、奚军队镇压叛乱之后,派契丹降将李楷固率兵追击乞四比羽及族人,乞四比羽被杀,乞乞仲象去世。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率领人和高句丽人与李楷固大战于天门岭(辽西一带)。大祚荣以其骁勇,善用兵,团结部众,终退李楷固之追兵。恰在此时,突厥再次叛唐,契丹重新依附突厥,遮断了中原到东北的道路。大祚荣趁机率领人和高句丽遗民向东进军,回到太白山(长白山)东北坡奥娄河(牡丹江)上游一带,据东牟山(1)筑城以居。698年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仍称,渤海政权正式建立,拉开了“海东盛国”的序幕。

二、“海东盛国”的形成

自渤海政权建立至渤海国灭亡,渤海国历经十五代王,历时229年,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之成就以及在东北亚地区之影响,被誉为“海东盛国”。其形成过程对渤海国地位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十分重要,也为我们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接受册封,睦邻友好,为渤海国发展创造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大祚荣在东牟山称王后,为了改善其生存环境,一方面积极遣使与突厥结为盟好,另一方面也试图改善与中原的关系。与此同时,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了牵制突厥,决定缓和唐朝与渤海的关系。705年,唐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到震国进行招慰,大祚荣欣然接受。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友好,大祚荣派次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到长安入侍,被留为宿卫。唐王朝为了强化东北边疆的经略,决定遣使正式册封大祚荣。由于契丹与突厥连年寇边和唐宫廷变乱,册封一事被拖延。713年,唐玄宗“遣郎将崔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2)714年5月18日,崔完成册封返京复命,途中经都李镇(今旅顺口)附近马石山(今黄金山)下,刻石留念,留下著名的《鸿胪井栏石刻》(3)。

大祚荣接受唐朝正式册封后,积极加强与唐朝的交往与合作,其在位22年间,先后6次派遣其子或臣僚入唐膜拜。713年冬,大祚荣遣其子大述艺朝唐,向唐提出“就市交易,入寺礼拜”(4)的请求。之后,渤海国与唐交往逐渐频繁,和睦相处,为渤海国发展迎来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大祚荣统治时期,渤海国已占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5)包括今鸭绿江两岸,牡丹江和松花江上游广阔地区,为渤海国后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疆扩土,趋利避害,使渤海国在东北亚的地位举足轻重

719年,大祚荣死后,其嫡长子大武艺继位,是为渤海国第二代王。接受唐王朝册封,承袭父爵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武艺在位期间北讨黑水,南敌新罗,西结契丹,东聘日本,抗礼唐朝,为海东盛国的形成奠定了广阔的疆域基础。

渤海政权建立后,其北部的黑水势力迅速发展。726年,唐玄宗下诏在黑水最大部落置黑水州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使黑水取得了与渤海同等的政治地位。为了避免黑水势力的继续膨胀,尽早解除渤海国北顾之忧,大武艺以“黑水途径我境,始与唐相通……必是与唐家通谋,腹背攻我”(6)为借口,先发制人,发兵征讨黑水。此次征讨,由于渤海政权内部以大门艺为首反对派的态度,仅取得了有限的胜利,远没有达到征服和统治黑水的目的,并引发了武艺和门艺之间的兄弟内讧。

武艺与门艺内讧后,门艺逃亡唐朝寻求避难,武艺多次与唐交涉欲杀门艺未果,渤海与唐矛盾升级。727年,为了改善被唐、黑水、新罗等国包围的不利局面,大武艺一方面派以高仁义为首的使团前往日本,与日本结盟(7)。另一方面与契丹加强联系。史料记载,732年2月,唐“信安王帅裴跃卿及幽州节度使赵含章分道击契丹”(8)。遭到大败;733年5月,唐人樊衡在《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中指斥契丹人“东构渤海”(9),这两条史料证明了了契丹与渤海人在对抗唐朝方面存在着配合与默契。

732年,大武艺东联日本,西结契丹之后,便水陆两路出其不意地发动了对唐的战争。水路由大将张文休带领,出鸭绿江口渡海,袭击了唐在山东半岛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登州;陆路由大武艺亲自率领,进至河北东部马都山一带,“屠城陷邑”。尽管唐联合新罗合击渤海,但未能驱走和消灭渤海军队,也没有收复被占领的领土。登州成为日后渤海海路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此次事件后,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大武艺主动撤军并以兄弟内讧为借口,缓和与唐关系,派人到唐朝送去“请罪表”。唐玄宗也从大局出发予以谅解。渤海与唐朝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737年,能征善战的大武艺死去,渤海以其“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的显赫业绩,谥其号为武王。

(三)偃武修文,整章建制,渤海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737年秋冬之际,大钦茂继位,是为渤海国的第三代国王。唐玄宗遣内侍段守简“往册钦茂为渤海郡王,仍嗣其父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10)大钦茂即位后,一改武王的对外扩张政策,着力推行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

首先是吸收中原文明,“宪象”唐的典章制度。一是建立了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监一院一局十卫的官僚体制(11)。二是渤海国吸收唐朝的五京制,始设京、府、州、县行政机构。关于渤海“五京制”设置与建成,目前学者们逐渐倾向于渤海“五京制”始建于大钦茂,完成于大仁秀或大彝震的“过程说”。

其次,加强与唐、日交往,修文重教。大钦茂时期遣使入唐49次,出使日本12次,其出访使团不仅次数多、规模大,而且注重唐文化的学习和引进。738年,大钦茂派人赴唐都长安抄写《唐礼》《三国志》《晋书》及《三十六国春秋》(12)等经史典籍,并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习识古今制度”。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往往把大量的中原文化典籍带回到渤海国,促进了盛唐文明在渤海国的传播。据对渤海国贞惠公主和贞孝公主墓志(13)文字的分析,其中涉及的中原经史典籍相当丰富。

再次,三次迁都,晋封“国王”。迁都是大钦茂实施“文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渤海国的长治久安,推动渤海国的发展和振兴,适应渤海国疆域的扩大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大钦茂在位期间曾经三次实施迁都。关于三次迁都,《新唐书·渤海传》均有相关记载:“显州,天宝中王所都”;“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贞元时,东南徙东京……”。上述文献记载,说明大钦茂在位期间,分别在天宝年间和贞元年间,将王都迁至显州、上京和东京。据考古发掘,三个王都所在地分别为今吉林省和龙西古城遗址、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之上京龙泉府遗址和吉林省八连城遗址。史实表明大钦茂的三次迁都对其文治国策的推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大钦茂卓越的政治才能,使渤海国有了较大发展,在其周邻中产生很大影响;并且始终与唐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中能够恪守藩礼,坚持臣属,于是唐王朝决定从根本上改善与渤海的关系。762年,唐代宗遣使到渤海晋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766年,唐代宗又拜大钦茂为司空、太尉、位列三公,成为唐代对周边国家封册中授封赏爵秩最多的一位。伴随大钦茂被封为“渤海国王”,渤海政权也由此前的“渤海郡”递升为唐朝册封体制下的一个藩封国,揭开了渤海国历史上新篇章。

(四)全方经略,设置得当,为“海东盛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818年,大仁秀继位,是为渤海国第十代王。唐册封大仁秀为“以知国务大仁秀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后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大仁秀即位后,以“文治”之纲,开大境宇,对外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使渤海国摆脱了继文王去世后出现的动荡局面,步入中兴。

819年,大仁秀利用新罗内部“州郡大饥,盗贼蜂起”之机,挥师南下,沉重打击了长期以来对渤海国怀有敌对情绪的新罗,使新罗退到大同江一线筑起长城三百里(14)。南定新罗之后,大仁秀又讨伐海北诸部。“海”即指今兴凯湖。海北诸部,指南黑水,即《新唐书·北狄传》所提到的佛涅、虞娄、越喜、铁利诸部。这些部落虽曾不同程度被大武艺和大钦茂所征服,但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经大仁秀征讨后,这些部落彻底成为渤海国的役属,其所分布的地域成为渤海国的“境宇”,渤海国逐渐形成“地方五千里”的疆域规模,渤海国疆域的基本格局至此形成。

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大仁秀决定在这些地方普遍设置府、州、县,以行政机构取代之前的部落组织体制,即所谓的“开置郡邑”。如在挹娄故地设定理府和安边府,领4州;在铁利故地设铁利府,领6州;在越喜故地设怀远府和安远府,分别领9州和4州(15)等等。这是渤海政权在今兴凯湖及其以北、以东直至黑龙江中游和滨海地区普遍设置府州县的开始。之后,渤海王廷又进一步调整和划一了地方统治机构,遂有了“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的建制,最终形成了“海东盛国”的规模。

(五)发展经贸,传播文化,成就了名扬天下的“海东盛国”

830年,大仁秀去世,其嫡孙大彝震继承王位,是为渤海国第十一代王。大彝震承袭其祖父“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都督,渤海国王”爵秩。

大彝震在大仁秀中兴的基础上,以“文”治理渤海国,成绩卓著。《辽史》记载,“至彝震时拟建宫阙”。《册府元龟》记载:836年6月,淄青节度使奏“新罗、渤海将到熟铜,请不禁断。”《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839年8月,在登州(今港青山浦)有渤海交关船(即贸易船)停泊。这些史实说明,在大彝震时期,渤海国无论在建筑上,还是在经济和贸易上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显示出一派繁荣景象。

不仅如此,大彝震还积极派学子入唐学习和派使朝唐,为渤海国昌盛储备人才。大彝震不仅是渤海国历史上往唐朝输送“留学生”最多的一个国王,而且对留唐归来的学子大都委以重任。其中大彝震初期返回渤海国的李居正入仕显赫,后来高居公卿。833年和837年,先后派19人入唐求学。大彝震派使朝唐在渤海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据统计,大彝震之世共朝唐14次,其中一半是由王子担任使臣的,分别是大明俊、大光晟、大延广、大昌辉、大之萼、大某。大彝震朝唐,从次数上看仅次于文王大钦茂(40次),和武王大武艺(23次);从规格上看担任使臣的王子达6人之多,居渤海国诸王之首。

据《文苑英华》卷471记载,唐文宗赞誉大彝震“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宴宁。远慕华风,韦修诚节,梯航万里,任士之贡献具来。”这充分说明大彝震以其出众的才能巩固和发展渤海国繁荣昌盛,其在位时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与唐关系密切,不仅使渤海国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并最终成就了名扬天下的“海东盛国”。

继大彝震之后,渤海第十二代王大虔晃和大玄锡时期,渤海国持续发展,各方面都繁荣富强,渤海国进入“海东盛国”之全盛时期。据此,《新唐书》记载:“咸通时,三朝献。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

三、“海东盛国”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渤海国自建国以来,在中原文明的影响下,在与周邻的众横捭阖中,经过几代王的努力,不仅在强敌环伺的缝隙中生存下来,而且以其政治的进步,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最终成为名扬天下的“海东盛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开发、文化交流和区域和平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经济开发上,渤海国在五京腹地建立了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渔猎业、商业和城镇经济的综合体,开发出系列饶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如“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16)在城市建设上,在所辖区域建起了包括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及一百三十余县的一大批新兴城邑。在文化交流上,涌现出像裴、高元固这样的许多著名的文人,出现了诸如石灯幢(17)、灵光塔(18)这样的代表佛教文化的建筑,其诗歌、音乐、舞蹈和书法艺术、马球运动等均受到了周邻的欢迎。在对外贸易上,通过朝贡道、营州道、日本道、新罗道、契丹道、黑水道等六条交通要道,成为当时东北亚诸国和地区间的重要贸易伙伴。此外,渤海人还以丰富的航海经验,在开通和发展联结唐朝、渤海、新罗、日本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为发展当时东北亚地区的海上交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促进唐与日本等邻近国家的国家关系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同时“海东盛国”积淀的历史经验,也为我们今天黑龙江发展国家“一路一带”战略规划,加快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1]魏国忠 朱国忱 郝庆云《渤海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郑永振 李东辉 尹铉哲《渤海史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3月

[3]张碧波 张军《渤海国外交史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4]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

[5]孙进己冯永谦《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6]范恩实《兴嬗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2月

[7]杨雨舒 蒋戎《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香港亚洲出版社2008年7月

[8]王禹浪 田晓潮《旅顺唐鸿胪井刻石研究文集》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6月

注释:

(1)吉林省敦化市西南的城子山城址

(2)《旧唐书·渤海传》

(3)该石刻留有29字刻文:“敕持节宣劳使,鸿胪卿崔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4)《册府元龟,卷971,《外臣部·朝贡四

(5)《旧唐书·渤海传》载:“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接新罗,西接越喜,东北至黑水。地方二千里,编户口十余万,兵数万人。”

(6)(《旧唐书·渤海传》

(7)据《续日本纪》记载,这是渤海国首次向日本派出使节。

(8)《资治通鉴》卷212

(9)《渤海国史料全编119页》

(10)《旧唐书·渤海传》

(11)渤海的三省是政堂省、宣诏省、中台省;六部是忠、仁、义、智、礼、信六部;一台是中正台;一院使文籍院;一监是胄子监;一局十巷伯局;七寺是殿中、宗属、太常、司宾、大农、司藏、司膳七寺。见《新唐书·渤海传》6182-6183页

(12)《唐会要》卷36《华夷请经史》,中华书局1955年

(13)分别在吉林省敦化县(今敦化市)六顶山,和龙县龙水乡龙海村西龙头山上

(14)《三国史记》卷10,新罗本纪10,宪德王十八年秋七月条:“命牛岑太守永征汉山北诸州郡人一万,筑江长城三百里。”

(15)《新唐书·北狄·渤海传

(16)《新唐书·渤海传》

(17)石灯幢,现存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兴隆寺内。

(18)灵光塔,现存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西北郊

猜你喜欢
历史
元旦的历史演变
历史重现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新历史
篡改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7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