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度法为例探讨环境标准样品的准确测定

2016-05-04 03:03:35顾健卫
环境科学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光度法

顾健卫

(启东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启东 226200)



以光度法为例探讨环境标准样品的准确测定

顾健卫

(启东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试验表明光度法测定中,在校准曲线的中段,被测物质的含量与其相应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最佳,测定误差最小,测定的准确度也最高。根据这一原则,对标准样品作三次测定,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标准样品;校准曲线中值浓度点原则;准确测定;光度法

环境标准样品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能力验证、监测人员上岗证操作考核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1-3]。如何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是广大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为此,有关分析人员作了较多的探讨[4-7]。笔者从2012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NAS T0669水中铅和镉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统计结果》中看到,646家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中,91家出现了不满意结果[8],不满意率达14.1%。因此如何提高环境标准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值得研究。以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铜为例,对如何准确测定环境标准样品进行探讨。

1试验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AA7003A原子吸收光度计(北京东西电子有限公司)、500mg/L铜标准溶液(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50mg/L铜标准使用液(由500mg/L铜标准溶液以1%稀硝酸稀释10倍而成)、1+1硝酸溶液。

1.2仪器工作条件

波长324.8nm,光谱通带0.4nm,灯电流2.0mA,负高压258V,空气量5.5L/min,乙炔量0.6L/min。

1.3标准曲线中值浓度点试验

于一组经1+1硝酸荡洗两遍的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不同体积铜标准使用液,再各加入1+1硝酸溶液1mL,用纯水定容至刻度后摇匀制得浓度分别为0.00、0.25、0.50、1.50、2.50、5.00mg/L的标准系列。如法另配制浓度为1.00、2.00、3.00、3.50、4.00、4.50mg/L的铜标准溶液。打开仪器,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预热30min后,先测定铜标准曲线,再分别测定0.2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mg/L的铜标准溶液的浓度。

2结果讨论

2.1标准曲线中值浓度点原则

根据标准方法制作得到铜标准曲线为y=0.0647x-0.003,相关系数为r=0.99936,各个铜标准浓度点的测定值及误差统计见表1。由表1可知,在标准曲线的上段和下段,铜浓度的测定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较大,而在标准曲线的中段,铜浓度的测定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因此,在对样品稀释时,尽可能使稀释后的样品浓度处于标准曲线的中值浓度点附近,以减少测定误差,此即为标准曲线中值浓度点原则。

表1 铜标准浓度点测定值与相对误差

2.2铜标准样品的准确测定

(1 )根据标准分析方法初次测定样品。

根据铜标准样品(环保部标样所编号201121,浓度值1.19±0.05mg/L)的作业指导书,用干燥洁净的移液管从安培瓶中移取浓样1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1%稀硝酸定容至刻度,摇匀后上机进行初次测定。根据GB/T7475-1987方法配制铜标准曲线,标准点浓度为0.00、0.25、0.50、1.00、2.50、5.00mg/L,测定得铜标准曲线方程为y=0.0647x-0.003,相关系数为r=0.99936,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铜标准样品初次测定结果统计 (mg/L)

由表2可知,铜标准样品的测定均值虽在标准样品允许误差范围内,但已达到上限,且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cv(%))较大,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误差也较大。

(2 )根据初测结果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铜标准样品的初测结果为1.24mg/L,现重新制作标准曲线,缩小标准点浓度范围,并使样品测定值尽量落在标准曲线中段,依次取标准曲线各浓度点为0.00、0.25、0.50、1.00、1.50、2.00mg/L,测得铜标准曲线方程为y=0.0675x-0.002,相关系数为r=0.99985,同时对标准样品进行二次测定,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铜标准样品二次测定结果统计 (mg/L)

由表3可知,铜标准样品的二次测定值均在允许浓度差范围内,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测定值与真值的误差也不大。

(3)根据二次测定值,配制两个相近的标准浓度点,使样品浓度位于两点中间。

铜标准样品第二次测定值为1.21mg/L。现配制浓度为1.10、1.30mg/L的标准浓度点,与样品同时测定吸光度。利用插入法计算测量结果[9]。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B-上端点标准溶液浓度;A-下端点标准溶液浓度;b-上端点吸光度;a-下端点吸光度;S-样品吸光度。

插入法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可知,样品测定结果达到真值,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也较小。

表4 插入法测定铜标准样品的结果统计 (mg/L)

3结论

利用标准曲线中值浓度点原则,在对铜标准样品的测定中,不断调准标准点浓度范围,使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尽量落在标准曲线的中间,这时样品测定值的误差最小。

参考文献:

[1]陆燕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2):42-43.

[2]陈伟,张道全.盲样在实验室评审中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3(2):43-45.

[3]袁力.江苏省环境监测分析人员上岗操作考核及其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3):3-4.

[4]王大方,李晓,倪秀芹.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考核样的质量控制[J].污染防治技术,2009,22(2):107-110.

[5]许卫娟,朱红.COD标准样品的准确测定[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4):113-114.

[6]崔勇,黄霖.盲样考核浓度预判及稀释方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1):46-48.

[7]王淑贤,宋兴伟.质控盲样的硫化物考核[J].化学分析计量,2015,24(2):88-90.

[8]关于CNAS T0699能力验证计划结果处理的通知[Z].北京:认可委秘(能)[2012]102号,2012.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本书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Accurate Test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 Sample by Photometric Method

GU Jian-wei

(Qido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Qidong Jiangsu 226200 ,China)

Abstract:The content of material tested by photometric method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its corresponding absorba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standard curve, which had the least error and the highest accurac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riple tests were don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ost accurate results.

Key words:standard sample; median principle of standard curve; accurate test; photometric method

收稿日期:2015-08-21

作者简介:顾健卫(1975-),男,江苏启东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6)02-0092-03

猜你喜欢
光度法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山东冶金(2022年3期)2022-07-19 03:25:36
水中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钨铁合金中镍、钴、铜、锰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3:4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关键环节
供水技术(2021年3期)2021-08-13 09:08:3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枣中Vc的含量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34
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
中国调味品(2017年2期)2017-03-20 16:18:2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
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 12:21:42
荧光光度法测定纸中VBL最佳测定方法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芒果苷苷元的解离常数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菜中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
食品科学(2013年6期)2013-03-11 1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