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信
随着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管理的“短板”问题亟须解决,如管理理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粗放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层面首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
问:为什么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
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5年12月24日印发实施。《意见》共8条、36款,明确了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从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创新治理方式、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部署了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解读: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环境好不好、城市竞争力高不高,既要靠建设,更要靠管理,建设提供硬环境,管理增强软实力。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市功能和形象都会大打折扣。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开始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城市管理工作也将迎来许多新任务。既要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公共秩序、运行环境的管理,还要为城市居民宜居宜业提供服务保障。2014年12月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统一部署,研究提出了政策措施。经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文件,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份意见的出台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大势,推动城市管理和执法理念转变,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综合执法,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问: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坚持权责一致,坚持协调创新。
三、总体目标:到2017年年底,实现市、县政府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到2020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服务便民高效,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问:如何理顺管理体制?
答:一、匡定管理职责: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市政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具体实施范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以及市、县政府依法确定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需要纳入统一管理的公共空间秩序管理、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城市管理执法即是在上述领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为。
二、明确主管部门: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研究拟定有关政策,制定基本规范,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积极推进地方各级政府城市管理事权法律化、规范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确立相应的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三、综合设置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央编办指导地方整合归并省级执法队伍,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
四、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具体范围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交通管理方面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等的行政处罚权;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五、下移执法重心: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确定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
问:怎样强化队伍建设?
答:一、优化执法力量:各地应当根据执法工作特点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确定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比例标准,统筹解决好执法人员身份编制问题,在核定的行政编制数额内,具备条件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
二、严格队伍管理: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优化干部任用和人才选拔机制,严格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开展执法人员录用等有关工作,加大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力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三、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现有在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考试,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到2017年年底,完成处级以上干部轮训和持证上岗工作。
四、规范协管队伍: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取招用或劳务派遣等形式配置城市管理执法协管人员。
问:怎样提高执法水平?
答:一、制定权责清单:各地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要求,全面清理调整现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二、规范执法制度: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切实履行城市管理执法职责,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明确办案时限,提高办案效率。
三、改进执法方式:各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应当严格履行执法程序,做到着装整齐、用语规范、举止文明,依法规范行使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严禁随意采取强制执法措施。
四、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工作。
问:怎样完善城市管理?
答:一、加强市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后,应当及时将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二、维护公共空间: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加强建筑物立面管理和色调控制,规范报刊亭、公交候车亭等“城市家具”设置,加强户外广告、门店牌匾设置管理。
三、优化城市交通:坚持公交优先战略,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协调衔接,倡导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四、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增加物质和人力投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环卫保洁水平,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河湖水系等环境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五、提高应急能力: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持水、电、气、热、交通、通信、网络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畅通。
六、整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到2017年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七、构建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监控服务,加快市政公用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构建城市虚拟仿真系统,强化城镇重点应用工程建设。
解读:目前,我国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城市很重要,关系到国家命运,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但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要加强管理和服务,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使城市更加富有活力。
□本栏编辑/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