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硕士一代名臣

2016-05-03 14:21莫少银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期

莫少银

摘 要: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定安县人,明代名臣、教育家、文学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有成就,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等名篇。本文据《天池草》为主,对王公弘诲生平二三事略作考证。

关键词:王弘诲;明代名臣;奏考回琼;兴办学堂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明神宗皇帝朱翊钧敕葬并追赠太子少保。神宗皇帝特遣分巡海南提学副使戴嬉等赐祭葬,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名臣、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被称之为“三朝硕士,一代伟人”。

一、勤奋好学至孝难得

“公生而异光满室,五岁好弄楮墨,从塾师游,过于目即诵于口,凝神专一。刺经之外,未尝见物而迁,遂遍诵经史。九岁就童子试,出语惊人,主司异之,劝令俯就陶养。十三游庠。辛酉,弱冠举省闱第一人,计偕上金陵……”[1]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七月初八,王弘诲在文笔峰山脚下的龙梅村诞生了,据传,当时产房里出现奇光,村民纷纷传言是文曲星下凡。王弘诲确实自幼聪慧好学,五岁便可读书识字并且过目不忘,跟随私塾老师四处游学,九岁参加童子试展现才华, 时少峰先生李慎(字克念)出任琼州府郡守,对他的文章惊异青睐,“先生一试,即以国士期之”[2]。足以见当时李慎对幼小的王弘诲寄予厚望。

十三岁的王弘诲进入县学读书,遇上了他的恩师洪西先生李逊(字子敏)。当时李逊时任岭南诸道督学,在定安县学视察时,王弘诲大胆呈送自己的文章指教,得到了李逊的赏识,李逊感叹“夫南溟奇甸,后文庄百余年,而有子哉![3]并对王弘诲亲自培养,答疑解惑爱护有加。在李逊身边求学,王弘诲不仅打开了自己的学识视野,同时李逊宽厚仁爱的品质也影响了少年时期的王弘诲心性发展。在李逊去世时,王弘诲悲痛写下祭文,回忆恩师往昔对自己精心的教诲,“余过公督,余惑公咨,余之事公,俨如龟蓍。青衿绛帐,年载相依。”[4]

嘉靖四十年(1561年)七月,弱冠之年的王弘诲参加广东乡试考中辛酉科第一名举人,即解元。明《万历琼州府志》卷十人物志中对王弘诲考中解元,进士及第均有记载:“辛酉科:王弘诲 定安人,乡试第一名,见《进士》”。明代张朝瑞撰《皇明贡举考》卷七八《辛酉嘉靖四十年两京十三藩乡试解元》、张弘道撰《嘉靖四十年辛酉科解元》均有王弘诲此次折桂的记载。

同年十一月,王弘诲随即为地方举送至金陵(今南京)参加礼部会试,却不幸突遇其父王允升病重,王弘诲深知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但不想从此与父亲阴阳相隔,当即放弃考试,回到家乡,在父亲的病榻前精心侍奉,遗憾无回天之术,父亲最终病逝,王弘诲亲自操持丧事并坚持服丧三年。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在家乡为父亲守孝三年后,王弘诲再次赶赴礼部会试,考取乙丑科进士,并入选翰林院为庶吉士,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二、初入官场忠直耿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王弘诲刚刚作为一名步入职场的新人,本应该在翰林院好好深造,研究国家章法制度,撰修国史,接触机要了解时政,为了日后官场之路做扎实的铺垫。不料却突如其来一件朝野震惊的大事,对王弘诲的触动颇深。同为海南出身的海瑞冒死向世宗皇帝呈上了言辞激烈的《治安疏》(亦被后人称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这个刚被提升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的海瑞,对于昏庸荒淫的世宗皇帝放任朝廷上下巴结攀爬贪污散懒的风气失望愤怒之极,不愿同流合污的海瑞备好了棺材呈上奏本,准备以死劝谏世宗。

“当余官翰林时,公以户部主事言事,自分必死,过余谈治兴亡之事甚适。又相与论文对酒。已乃出二十金遗余,嘱之:“我死,必以此殡我。”[5]

海瑞为官以来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与贪官污吏不相为谋,因此在他备棺上疏后想到在京城唯一能托付后事的就是同乡的王弘诲,海瑞找到在翰林院任职的王弘诲,将二十两纹银交付并托他代办自己的后事,王弘诲对于海瑞为国家为君主冒死进谏之事虽震惊不已,但也油然升起敬佩之情,两人在一起对酒赋诗,谈论国家大事,探讨为官忧民之道,这些与海瑞来往的点滴都对王弘诲的人生和官宦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年冬,海忠介以直谏忤旨,自分无生理,属公后事。比廷杖下诏狱,公晨夕诣狱劳问,傅疮视药,调护甚有恩,忠介得不死。”[6]

海瑞上奏不久之后就被嘉靖皇帝下令羁押入狱,一时间,朝野暗流涌动,纷纷避嫌,虽说也有忠直正义的官员佩服海瑞之举,但却无人表露。此时的王弘诲却坦坦荡荡无所畏惧,得知海瑞在狱中遭受严苛刑责,命在旦夕,数次仗义携带饮食伤药前往牢狱探望勉励海瑞,给予了他存活的勇气。从主动探狱此事可看出王弘诲对于海瑞为官刚毅果敢、忠直耿介的气节尤为崇敬。

同年,嘉靖皇帝驾崩,隆庆皇帝继位,海瑞便随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出狱官复原职。王弘诲与海瑞同出身海南,且同是耿直坦率之人,两人经常鸿雁传书,商讨时事国策,因此结下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后来,随着海瑞老去,王弘诲的仕途逐步高升,但他并未以自己的地位提高而疏远海瑞,还在年逾古稀的海瑞出仕南京时,不断写信殷勤问候。

海瑞到任南京不久后,因年老体衰病痛折磨,不幸逝世。远在北京任职的未能亲赴南京为海瑞操持后事的王弘诲悲痛惋惜,撰写了海瑞传和祭文,“行为国栋,德足世仪。忠以建名,介而远利。刚标高碣,挽我叔季。若海公者,吾不得而见之矣。”[7]后多次凭吊感怀赋诗,以抒发对海瑞的无限怀念。

不得不说,王弘诲是一直以海瑞为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从嘉靖、隆庆到万历,接连遇上三次改朝换代,内阁争斗导致频繁更换人事,王弘诲却不趋炎附势,坚守臣道留在史馆,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尽忠职守担任纂修官,潜心修史,磨砺身心。也许在王弘诲看来,官位的升迁并不是他步入仕途的目标,忧国思民才是根本,虽然远在京为官,但却始終不忘为家乡的百姓规划筹谋,殚精竭虑。

三、奏考回琼誉满琼州

要说王弘诲在为官期间做的最实在的一件事,就是向万历皇帝上奏了《拟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这让明代以后参加考试的琼州儒生们终身不再受频频上京赶赴考试要经历渡海之险,历史上俗称“奏考回琼”。

琼州自古以来孤悬海外,在秦代就被称为“越郡外境”;唐代被贬谪至琼的宰相杨琰曾作诗一首来描述跨越琼州海峡,踏进海南的凶险:“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

“……臣窃惟今天下称边而苦多事者,则广东是已。广东所属最远而苦者,莫如琼州。琼去京师,水陆将万里……”[8]

史料的记载充分表明了琼州地处国土的边界,且四周环海,出入不便,远在中央政权管辖范围的荒原边缘,与距离最近的雷州(今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尚有一海之隔。王弘诲回想起自己在上京赶考时也曾经经历过这些磨难,最明白横在琼州莘莘学子面前的是九死一生的艰险:

“……然涉鲸波之险,督学宪臣常不一至,每大比年,惟驻节雷州,行文吊考……”[9]

由于当时琼州隶属广东管辖,提学道的主考官们担心自身渡海涉险,大多数不愿到琼州督考,常只在雷州行文调考,那么整个琼州的儒生想要参加省级以上的考试就必须冒险横渡琼州海峡到达雷州,比起内陆的儒生上京赴考更多了一份性命之忧。且琼州海峡具有风大、浪高、流急的海洋特点,在加上经常有季节性的台风、大雨等天气,船只渡海遭遇风浪全船覆没更是再所难免。

“……近者如琼山、定安、文昌、澄迈、临高、会同、乐会七县,或二三百里,或四五百里;远者如儋、万、崖三州,陵水、感恩、昌化三县,或七八百里,或千余里……”[10]

“……近来加以海寇出没,岁无宁时……” [11]

距离雷州最近的县城如琼山、定安、文昌、澄迈、临高等,也需二三百里;距离远的如儋州、万州、崖州、陵水、昌化等地将近千余里,若是上京更是万里长征。这让许多琼州儒生面临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跨海种种历险却仍旧无法及时赶赴考试。再加上明代以后,东南沿海海盗经常出没,对跨海来往船只趁火打劫,许多儒生为参加考试光耀门楣步入仕途,不得一次又一次冒死渡海,却常有为未考冤死沉海的惨祸发生。一时间,琼州府内人人谈海色变,纷纷望而却步,无奈弃考,这对琼州的人才选拔影响非常严重。作为曾经也是琼州出身的官员,王弘诲最明白挡在琼州儒生面前的艰险,痛心琼州人才的流失。

万历四年(1576年),王弘诲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并研究了当时在现实中同样因为路途艰辛交通不便的省份,如陕西和甘肃,让其儒生就地参加科举考试的办法。于是,王弘诲便将琼州学子的苦楚和实情以及意见写成了《拟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上奏给了万历皇帝。

虽然整篇奏疏不足千字,但却字字恳切,条理清晰,强调了“天下儒生之远而苦,未有若此之甚者也……琼州之远无异甘肃,艰危险阻抑又倍之”[12],并以其自身为例实事求是的描述了琼州儒生渡海上京赴考的苦难,请求朝廷能依照甘肃儒生原地参加考试的办法,由海南兵备道兼管海南提学道(即兼管岛内学校和科举考试等),让琼州儒生也能就地考试,免受频繁渡海之险。

万历五年(1577年),王弘诲的奏疏终于获得了皇帝的恩准,至此以后,广东琼州的科举考试划归为海南兵备道兼管,可让琼州儒生就地开考,即彻底免去了琼州几千儒生的渡海之苦,激励了儒生们好学上进的信心,大大了促进了整个琼州府的教育事业发展,岛内岛外得知消息无不欢呼庆祝。

“奏考回琼”虽然琼州内外皆知,许多学士也因此奏疏避免渡海之险,但在当时,除了上奏的王弘诲本人和皇帝以及几位大臣,其他并无人知晓此事,王弘诲也从未向他人提及,由此可看出王弘诲为官尽职,处事低调。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王弘诲的门生陈之屏在整理王弘诲的书稿资料时才发现此奏疏,十多年过去,大家才知道这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乃王弘诲之举,纷纷交口称赞。

四、辞官回乡兴办学堂

虽说王弘诲经历数次朝局变动,但他依然恪尽职守,忠心耿耿,虽在中年之后频频升迁,却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躲避是非风浪,依然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上奏劝谏,先后上奏了《礼部题禁风俗奢靡事宜疏》、《慎重诏令疏》、《请朝讲公疏》等,连番上奏批评朝廷弊端和皇帝的言行,致使神宗皇帝非常厌烦不满,对于王弘诲所提政见不予理会,多次下来,被冷落的王弘诲不禁伤心失望,许多政治抱负无法实行,无奈之下请假回乡休养。

回到琼州府,置身于熟悉亲切的环境中,周围满是淳朴的乡亲,与在京中明争暗斗的氛围不同,让王弘诲身心怡然轻松,热心投入琼州额文教事业,积极参与乡里事务,继而在家乡推广教学兴办学堂。

万历五年,撰写《定安县学重修记》

万历二十年(1593),王弘诲在家乡用个人的积蓄筹建尚友书院,得到了定安乡绅名士和一众学子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定安文风蔚然

《天池草》记载了最初筹建尚友书院的情形。

万历二十三年,帮助筹建了文昌蔚文书院,资助澄迈天池书院,文昌玉阳书院等,王弘诲在致仕后将自己毕生的所学转化为知识,不仅积极到学堂传道授业,还亲自批阅学生的文章。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王弘诲这些举动感染着整个琼州的乡绅文人,极大的推动了整个琼州的书院建设以及明代时期文教事业的发展。

休假期满后,王弘诲虽又回到南京复职,可在为官最后几年里,王弘诲的治国之策治世之道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支持,于是王弘诲日渐产生退意。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王弘诲终决定辞官回乡,全身心的奉献到琼州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以一己之力为琼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奔走呼号,王弘诲的乐善好施、捐资助学奉献文化教育事业的精神,让一代又一代的琼州学子受益无穷。

注释:

[1]《天池草》附区大伦所作的《赠太子少保南京礼部尚书忠铭王先生传》.

[2]《天池草》卷二十《大中大夫遼东苑马寺卿少峰李公暨配吴淑人墓志铭》.

[3]《天池草》卷二十《中宪大夫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洪西李公墓志铭》.

[4]《天池草》卷十七《祭臬师李洪西文》.

[5]《天池草》卷十五《海忠介公传》.

[6]《天池草》附区大伦所作的《赠太子少保南京礼部尚书忠铭王先生传》.

[7]《天池草》卷十五《海忠介公传》.

[8][9][10][11][12]《天池草》 《拟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道疏》(按海本此篇题为“奏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道疏).

参考文献:

[1]明·王弘诲.《天池草》.海南出版社.2003.

[2]明·戴熺、欧阳灿总裁,蔡光前等纂修.《万历琼州府志》.海南出版社.2003.

[3]阎根齐、陈涛.《粤东正气——海瑞》.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

[4]余杰.《南溟国土奇甸鸿儒——明代名臣王弘诲》.南方出版社.2015.

[5]王力平.《海隅名臣——晚明王弘诲研究》. 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