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成立西部首家区(县)级少年司法社工组织创新模式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2016-05-03 07:25:06
关爱明天 2016年4期
关键词:纳溪区社工事务所

本刊记者莫尔佳



泸州成立西部首家区(县)级少年司法社工组织创新模式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本刊记者莫尔佳

3月1日,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在泸州市纳溪区揭牌成立。这是西部首个区(县)级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开创了西部地区基层检察机关定向培养专业社会力量服务少年司法的新模式。

“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是我院通过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对本地热心青少年事务的社会组织泸州益生励志协会进行定向培养的结果。”纳溪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科长夏玉娟介绍说。她表示,事务所的成立,能让专业、专职、客观的社工对司法工作进行辅助,可以更好地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

因需而造解除青少年司法事务条件制约

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的成立,是新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后的客观需求。

2013年出台的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特别程序。从理论上来讲,它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案件办理区别开来,满足了未成年人长远发展利益最大化的需要。然而,在三年来的司法实践中,纳溪区人民检察院却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据夏玉娟介绍,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程序不规范,如讯(询)问未成年人没有合适成年人到场监督讯问。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没有监护人在场,公安机关所取的证言都会被归为非法证据。二是矫正效果差,如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不及时,再犯罪时有发生、社区矫正人力不足、矫正效果差等。“这不仅不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化,还会在群众中形成未成年人犯罪‘宽而不教’的误解。”她说。

“公检法司机构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确存在办案人员忽略的现象,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条件去完善。”夏玉娟举例说,公安机关在抓捕嫌疑人后,绝大多数时候是需要马上讯问的,“这时候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是最低的,讯问也最容易出成果。但若他的监护人和亲戚都不在本地,社会组织人员也无法及时前来陪同的话,就会出现取证非法的情况,这一问题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是夜晚的时候更难解决,这就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而社工组织的介入,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它能保障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社会调查客观深入和帮教矫正专业有效。

早在2010年,北京就已有了全国首个专业少年司法社工组织,北京市政府相关机构通过对其社会服务的购买,推动了当地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随后,类似的司法社工模式在全国部分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社工组织的普遍缺失,施行这一模式受到极大制约。“客观问题始终是存在的,我们不可能等到多年后泸州的少年司法社工组织终于发展起来后,再让政府去购买它的服务。”夏玉娟说。基于这种想法,纳溪区人民检察院对社会公益力量进行定向培养,积极推动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建立。

定向培养打造专业少年司法社工队伍

现在,纳溪区人民检察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已达成专业培训合作意向。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成立后,将在泸州益生励志协会成员中选取3—5名有志于司法工作的社工进行定向培养,由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工专家对他们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和督导,并考取初级社工资格证。同时,由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四部门为事务所提供法律知识专业支持。据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主任熊雯介绍:“专职社工人数未来根据资源和活动需求可能还会有所增长,但考虑到纳溪区的辖区大小,数量上限应不会超过10人,兼职社工人数则无限制。”

经过培训后上岗的少年司法社工,将运用专业、规范的知识技能服务“纳爱”工作。其具体工作事项包括在刑事案件中涉案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或亲属无法到场的情况下,作为合适成年人代行法定代理人的部分职责;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涉案未成年人亲属、邻居、朋友以及所在学校或单位、社区、派出所等,调查了解并查实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犯罪成因、认罪态度和监护人意见、监管条件,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会同检察机关对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涉案未成年人进行监督考察和帮教矫正,并定期出具考察报告供检察机关参考;协助社区矫正部门对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治和社会帮教;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或协助司法机关委托的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策划组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主题活动。

在夏玉娟看来,相较公检法司的公职人员,这些社工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专职、专业和客观。专职,使他们能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介入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状态。“尤其重要的是,司法社工们能够以一个固定的频次对那些孩子进行关注,这才能将帮扶教化落到实处。”专业,不仅因为社工们接受过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工专家的培训,还因为他们来自泸州益生励志协会,而此协会原本就擅长青少年的领域。客观,指社工能够抽离出案件关注未成年人本身。“社工是第三方的人员,我们办案人员在见到犯罪嫌疑人前就已经了解了所有证据,对他们容易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而第三方的社工们就客观得多。”

融入体系完善“纳爱”基地

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的成立,是纳溪区检察院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网络的最新一环。目前,纳溪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工作以“纳爱”基地为中心,工作内容包括办案、帮助犯罪未成年人和预防普通未成年人犯罪三个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纳爱”体系是纳溪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工作的一个系统化工程。早在2010年,该院即与纳溪区团委、学校、街道联系,在区内两所院校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试点建立“检团阳光联络站”。2011年10月,该院成立了泸州市检察系统首个未检科。在此基础上,2012年底,纳溪区检察院未检科在该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地建立起8个定点志愿帮扶基地,专司未成年人预防帮教工作。2013年5月,“纳爱”基地落成,“纳爱”帮教平台雏形初具。2014年,纳溪区检察院将区关工委、妇联、教育局及社会公益力量纳入“纳爱”基地三级网络化平台,延伸“检团阳光联络站”、定点志愿服务基地等前沿触角,全力构建未成年人预防帮教网格化全覆盖体系。而纳爱少年司法社工事务所的成立,将使“纳爱”基地得到进一步完善。

“事务所未来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某个区域或某一部分,它将贯穿在我们整个未成年人法治工作体系当中。”夏玉娟说。

猜你喜欢
纳溪区社工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青春社工
草原歌声(2021年4期)2021-11-19 15:15:56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泸州市纳溪区:冬日“三下乡”文明进村庄
纳溪区:推行“校长负责制”促“农民夜校”发挥实效
社工
幼儿100(2016年10期)2016-11-24 13:19:00
纳溪区廉政文化“盛宴”送到村(社区)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