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在西方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代表着社区发展模式的转换与实践创新。与传统“需求”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相比,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强调社区内部的资源探索与利用,激活社区居民的行动能力,重视社区与社团组织、公共机构的联系,能够全面、持续地促进社区自身发展。
关键词:社区发展模式;需求为本;资产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5
社区发展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介入方法之一,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先后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以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1954年联合国建立社会事务局社区发展组,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动社区发展运动,至此,基于社区组织、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发挥社区自助力量的社区发展构想应运而生,[1]各种社区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并迅速应用于社区发展的实践中。纵观西方社区发展过程,经历了从“需求为本(needs-based)”的传统模式到现在以“资产为本(asset-based)”的理念转换,从传统的问题视角转向发展社区资源、强调社区能力建设的优势视角,其理念和介入方法的改变对完善、改进中国社区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甚至可以提供一定借鉴。
一、“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Needs-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这是一种传统的社区更新和发展理念,也是长期被公众看作最有价值的社区发展模式之一。所谓“需求为本”,指识别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贫困、失业、犯罪等,从问题中探究其形成原因。虽然社区需求能吸引社区居民较大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动力,通过集体行动发出更大的声音,以获得相应的帮助来解决问题;但依赖外部帮助而解决社区问题的处理方式,在新世纪的复杂背景下和各种挑战前已显现出明显的不足。
第一,负面标签化。在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发展环境里,无论是居民或者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机构,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社区问题上,因而,这样的社区往往被看作是“需要帮助的”“有问题的”“缺失的”社区。这些负面的标签一旦成型,社区居民的注意力往往被引向社区缺失什么,而不是社区有什么,同时负面的刻板印象也打击了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自尊心和改变现状的行动力。
第二,外部依赖性。由于“需求为本”的方式只针对社区问题,看重的是由外部专家或专业机构自上而下地找出社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满足社区需求,因而社区居民将自己看作是“有特别需要”“无助的”人,自己的福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作为“受助群体”依靠外部的帮助而获得。
第三,居民自身能力下降。社区负面形象的影响以及对外部帮助的过分依赖,导致社区居民的无力感和对社区的疏离感增加,降低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居民成为社区服务的服务对象,即服务的享受者,而不是社区的建设者。[2]
基于以上原因,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挑战了以“需求”导向的传统模式,强调用社区自身的实力而非其不足去了解社区,从而开发和建设社区内在的能力,让社区居民发现、评估和调动社区内的所有资源,推动社区的持续性发展。
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美国学者Kretzmann和Mcknight在《社区建设的内在取向:寻找和动员社区资产的一条路径》一书中提出了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简称ABCD模式)这一概念。正如他们所强调的,一个社区若只被看成是“有需求”及“有问题”的,那是一个“空虚”的社区,传统的社区发展模式最终导致“需求驱动的死路”(The traditional path-A Needs-Driven Dead End),当一个社区被描述为一个资源丰富的社区,居民才有动力和将其技能用于社区的建设或解决问题。[3]
既然是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首先要弄清楚其概念中的“资产”(assets)的定义。国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比如将社区资产看作个人、组织或者整个社区减少或阻止贫困的一种特殊资源;[4]或者将社区资产看作人的、公共的(物质的)和社会的三种最为本质的资产形式;[5]
本文选择将社区资产看作是居民个人(Individuals)、社团组织(Associations)和公共机构(Institutions)所拥有的天赋(Gifts)、技能(Skills)和能力(Capacities)。
Kretzmann 与 Mcknight 认为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步骤:①绘制资产地图;②建立关系;③经济发展与信息共享;④长远规划;⑤支持。详细地说,第一是社区资产地图的绘制,这也是社区发展计划的开始。正如前文所提,居民个人、社团组织和公共机构的天赋、技能和能力必须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整个社区必须清楚自身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解决社区的问题,这些资产信息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整理存档帮助社工、居民在需要时使用,同时,不仅社区已有的资产需要书面绘制,还应不断更新地图上社区资产的信息。第二,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强化各种资产与社区间的联系。设想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社区里面的学校、公园、商店等也愿意提供自己的资源以加强社区建设,这个社区的资产、力量将会日益强大。社区的居民开始相信他们的社区不是“匮乏的”而是充满能力的,从而也会更有信心投入到社区长远的发展中。第三,当社区清楚了解自己的资产并逐步建立与社区的联系后,社区可以开始重新发展区域经济和构建社交网络。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将社区内居民未受市场利用的能力用来服务社区需要服务的成员。比如,成立社区闲置物品交换中心,培训愿意参与家政服务的贫困或失业居民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让他们在社区中重获生活的尊严。在新时代的当下,信息资源同样成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社交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邻里之间消息的分享、情感的交流,既可以用来约束和维持居民的联系,整合社区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居民降低个人的无力感和孤独感,增进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度和社区归属感。第四,与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一旦外部资源撤离,便难以继续开展相关服务不同,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具备可持续性:一是社区内生力的发展——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发展事务中不断提高的自助能力,使自己在面对外部资源撤离的情况下,也能有序地维持社区的发展;二是发展计划的长远规划——即社区资产的利用和策划并不仅仅针对社区眼前的问题,而是着眼于社区未来的愿景,满足社区长远的发展要求。因而,社区资产的绘制不只是出现在社区建设最开始的部分,而是伴随整个社区发展的实施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扩大,以应对社区未来将要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最后一个步骤:支持,在社区发展中更应该理解成互助。以资产为本的发展模式相信只有当社区里面那些有能力的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当社区资产开始不断整合并有效利用到社区发展中,当社区居民开始一起主动解决问题的时候,社区才能考虑利用社区外部的资源。而这种使用,更多的是社区间的互助,不是寻求社区外部资源来直接解决问题,是对外扩展社区资产,链接社区资产网络,从而促进社区更好、更远地发展。
三、结语
随着中国社区社会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发展理念和实务方法的新视角。虽然该模式已被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区所使用,但能否适应中国的社区环境,仍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至少,我们能够从“资产”的新视角出发不断审视和完善现有的社区发展工作。长期以来,政府包办或“等、靠、要”的解决思路在如今时代背景下其不足日益明显,而以发挥自身资源解决问题,“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改变了外界对弱势群体的负面看法,不仅使需要帮助的居民生活得以改善,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尊严;正如“人是社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属”,无论是资产的视角,抑或以需要为导向,最终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探索出符合现代化社区发展,且适应中国环境的社区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文 军.社区发展论略[J].中国社会工作,1997,(5).
[2] Mathie,A.,Cunningham,G.. From clients to citizens: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strategy for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J].Development in Practice,2003,13(5).
[3] [6]Kretzmann,J.P.,Mcknight,J.L. Building community from the inside out:a path toward finding and mobilizing a community assets [J].Evanston Illinois:The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Institude,School for Education,and Social Policy,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3,23(2).
[4] Forward,O.M. Assets for the Poor: The Benefit of Spreading Asset Ownship[M].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5] Rainey,D.V.,Robinson,K.L. Allen,I.et al. Essential forms of capital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