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
收到那封匿名信的时候,我正在用电子邮箱下载学生的作业,那封信就躺在邮件列表里,看起来跟其他学生的作业并无二致。然而当我冷不丁地读到信里的内容,脑袋轰地一下,整个人顿时瘫软在座位上。
信是这样写的:
“老师,我有个建议想跟您提一下:今天的听力课,都是您在说,我们听的时间太少了,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平时上课也是这样,您自管自地说,我们听得累您说得也累,很多内容扯得太远实在没有意义,满堂灌输反而接受度低……”
为了写这篇稿,我特地把这封信从邮件里找了出来,时隔两年后重读一遍,仍然有一种后背冒汗的感觉。可以想象我第一次读到它时的那种惊恐与错愕,我的第一反应是:该死的,这封信是谁写的?
然而写信的人却并没有留下名字,对照了所有学生的邮箱之后,也没有找到任何匹配的地址。我在电脑前愣了很久,直到我老婆走过来看了一眼,说:“别找了,这个邮箱应该是临时注册的,你看那几个字母,是键盘上随意敲出来的,显然是刻意不想让你知道他是谁。”
有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封匿名信,对我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批评——这件事就像一道魔咒,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第二天进教室之前,我想了很久,该怎样故作镇定,才能不被学生们看出我昨晚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地震。
然而还是感觉意难平——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而且,这件事情非常棘手:如果硬要追问写信的人是谁,会显得老师气量太小,会让原本已经失分的我更加失分。但如果不找出是“真凶”,又会让我寝食难安——他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让我心惊肉跳,况且现在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意见,每个学期末都会组织学生给老师打分。也就是说,期末之前,我必须把这个学生“搞定”。
当然,我也真的很想为自己辩驳几句。上届班里有个学生,有一次跟我说起他在校外的培训机构上课,那里的老师很厉害,整堂课就在那里不停地讲,根本不跟学生互动,但是一堂课下来,信息量非常大,让他觉得真正学到了东西。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学生莫非是在拐着弯批评我上课内容太过空洞?于是,信息量、信息量、信息量,这个词就在我心头深深地刻下了烙印。
所以到了这一届学生,我会尽量把上课时间填得满满的,努力装出很有信息量的样子。我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造成了我今天这种“扯得太远”的状况吧……
关于匿名信上说的听力课“本末倒置”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那些音频材料学生们手上都有,课后他们有大把时间可以一遍一遍反复听;上课的时间那么有限,一周才两个小时,这点宝贵的时间应该突出老师的指导作用。如果上课只是让他们自己听音频材料的话,那跟自习课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给那个学生回信的时候,我没有解释这么多,只是告诉他,我会虚心接受意见,适当调整自己的上课方式。后来我没有再收到他的回信,这件事也就暂时告一段落,只是心里终究会有一个阴影,挥之不去。
有意思的是,就在那封匿名信出现的几天后,班里有个女生开始频繁在微信上跟我说话,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些学习上的问题。嗯,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很容易让我把她跟那个写信的人联系起来。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前几周听力课的情况,想起有一次快下课时,我发现她正趴在桌子上哭,哭了很久,课后我悄悄向她的同桌询问,也没弄清是什么状况。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细节告诉我,那个写匿名信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女生。
找到了人,那就好办了,既然她每天都会问我问题,那我就可以向她潜移默化的“渗透”我的想法,尝试跟她“化敌为友”,消除师生间的误解。就这样,我跟她慢慢地熟络起来,也可以时常在微信上开一些玩笑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应该说,故事差不多有了一个愉快的结局。可我偏偏还是没忍住,有一天,在开玩笑的间隙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曾经做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微信的另一头,那女生稍稍愣了一下,说:“呃,可能吧。”
我说:“那件事是不是发生在四月份?”
“是的。”
“你是不是给我写过一封匿名信?”
然而,我却猜错了结局。那女孩很认真地告诉我,她并没有给我写过这样的信。
真要命,都怪我多嘴,原本已经没事了,却又掀起波澜。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写匿名信的人到底是谁呢?还有,这女孩说的另一件事,又是指的什么?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