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起初并不爱做饭的家庭主妇,因在国外倍感无聊,摸索着做起各种美食。一次次失败后,忽然想到要把整个制作的步骤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初学者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她无意之举开创了网络美食菜谱的新模式,继而成为“网红主妇”。因粉丝不斷打问厨房“装备”,她又意外发现“金矿”,潇洒变身“卖货达人”。这个“爱玩的女生”,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最能赚钱的“家庭主妇!
迷上厨艺,无心插柳成“网红”
在网上红透半边天的“文大美丽”,原名文怡,今年40岁,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子。2002年,老公被派往意大利工作,于是她作为家属陪同前往。
身处异国他乡,总得找点乐子吧。一天,倍感无聊的文怡无意问在公寓里发现了房东的烤箱,于是心血来潮照着食谱,试着做蛋糕。
结果很惨痛。那一整天,文怡从早晨到夜里,连续失败了13次,直到第14次才成功。当时她就想:为什么没个人把整个制作步骤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呢?图文并茂对于初学者来讲,才是最易借鉴的。
从那天开始,文怡对烘焙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着做饼干、做披萨……就这样慢慢地将厨艺变成兴趣爱好。爱好之余,她也拍摄了美食分解图片张贴在论坛上,以供大家借鉴。
之所以如此,因为她看到菜谱会很抵触,“什么都是少许,什么都是适量!我要是知道这个少许和适量是多少,还看你的菜谱吗!”所以,她食谱里推荐的美食制作方法,每一步介绍都详尽易懂,并把自己一次次亲身所做的尝试、所总结的经验和失败都清晰地列出。
就这样,她将自己做的美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秀出来,很快吸引了一批粉丝。
2004年,她随老公回国,在家当起全职太太。买菜、做菜、拍照、写博客、修照片、上传……她乐此不疲。
文怡还自作主张地把家里的一个房间和厨房之问的墙给拆掉了,一个超级大厨房由此诞生:文怡穿着靓丽,欢快的背景音乐下,在装饰漂亮的厨房里,享受着烹饪的乐趣,满满的幸福沁透在食物里。
做美食的过程给她带来很多成就感,但并非是味觉和视觉上的感观享受,而是来自于大家的幸福感。美食之外的小细节温暖着她全部的神经末梢,一个令文怡念念不忘的小故事是:一天,一位母亲在网上给她留言,说自己的女儿从来不吃鸡翅,但她按文怡的食谱做了鸡翅,女儿吃了10个,她特别激动。看完这段留言,文怡哭得稀里哗啦。
为了和更多人分享厨艺,除点击量超千万的微博外,她还玩起了微信、APP。引领了时尚潮流,使会做美食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文大美丽”的大名开始在美食圈子里被熟知,接着,杂志请她写美食专栏。出版社邀请文怡写烹饪书籍,湖南卫视请她主持《那小嘴厨房》、《生活+人》之类的美食节目,这让文怡稀里糊涂地成了网红。
推介“装备”,意外发现大金矿
文怡家有台造型和功功能都很牛的榨汁机,被无数粉丝相中,询问她这款“装备”在哪里可以买到。虽然榨汁机网上到处都有卖,但各个型号,价格从1000元到4000元,还是让很多人懵圈。
见几百号粉丝追问,文怡意外后一琢磨,“新时代主妇”对厨房用品更加讲究和挑剔,普通商场的“地摊货”是很难入她们的“法眼”的。自己何不利用业余时间在淘宝上经营一些高品质“装备”呢?而且随着国内中产家庭不断增多,以及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对厨具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毫无疑问,这里隐藏着“金矿”。
2013年4月,文怡索性自己和工厂对接,拿来一批材质较好的榨汁机一个个试,选出性能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在平台上销售。第一次就定下3000台,对这“天文数字”,连厂家心里都没底,可令文怡万万也没想到的是,产品上线后,十几秒就被一扫而空。
一旁的老公看得目瞪口呆。他还真搞不明白,是文怡的粉丝对她盲目崇拜,还是榨汁机的质量确实好,但后来看到网友纷纷点赞,他才明白,“太太眼光不差,办事还挺靠谱!”
文怡对“卖货”的解释是,一方面解粉丝们的“燃眉之急”,同时她也力争做个“高附加值主妇”。先生听后,嘴巴虽然取笑她自大,心里却是暗自佩服。
对不少巧手主妇来说,在做菜前,要预想下它们的色彩搭配与荤素比例。适当的选择一些绿叶菜,或者青红黄椒来做配菜,都不失为给菜品提色美容的好办法。
美食需要美器。文怡特别喜欢收集杯盘碗碟,家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个碗,她收藏的碟子有满满一书架,各式筷子就有400多双,但她还嫌不够。
比如书架上的碗分中式、日式、西式。中式的又分盛米饭、面条、包子等不同造型。西式的也分面包、滑蛋还有甜品等容器,不仅样式搭,颜色也要搭。如秋葵这类颜色翠绿的蔬菜,就得用对比感强烈的盘子,例如红色大圆盘,而南瓜小米粥就得用橘黄色的小锅盛着才看得对眼,因为橘黄色会将金色衬托得很好。她把在大学里学的设计上的美学,都弄到餐桌上来了。
菜端上桌了,还有桌布呢。这个也得选?桌布不应该是放在餐桌上一两年都不变的物品吗?而追求完美的文怡,却收藏了近30块不同的纯棉及丝质桌布。桌布搭配的是心情,也是一日三餐的配角,从造型、颜色到图案,与各色餐具组合在一起,让活色生香的美食锦上添花。
文怡将餐桌搭配成了一种生活的美学,这令吃货们惊羡异常,更觉得其中蕴藏的是对家、对生活、对美的热爱。自然,那些美轮美奂的陶器和瓷器也成了众人求购的对象。
后来,文怡根据粉丝们的“强烈请求”,每周三都会推荐一款品质较高的厨房用品,明明是“奢侈品”价格,却让人能欣然接受。
文怡之所以能推荐出好的产品,是因为她一直都是个“剁手少女”,比如砧板,她用了几十个品牌,杯子用了十多款。“有价值的推荐都是因为花了很多冤枉钱。”
2014年,一套618元的砧板被她硬生生卖出了2万多件,还因此成了长江商学院的教学案例。她卖的戴森顶配风扇,售价为5109元,销量是官方旗舰店在“聚划算”销量的100多倍!看到这数据,连老板都当场傻掉。
此后,她每年都会去逛当初发现砧板的法兰克福家具和消费品展,从中挑选出品质较好又适合中餐烹饪的产品,请朋友拿下它在中国的总代理,在她的淘宝店里销售。
文怡说,她能做的事,就是从一家品牌里,根据她的经验和喜好,选出适合中国家庭主妇和中国厨房的产品。“很多品牌进口产品,我没亲身试验就不会说道。而我推荐的,绝对要亲自使用过,然后坦言告诉用户。”
她似乎抓住了卖砧板这件事的脉搏:商品的品质要高于大家日常所用的;直接和工厂对接,价格就更实惠。
文怡确实踩中了消费升级的点。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大家也愿意为品牌买单,愿意为好的东西买单,但中国并没有大的家居用品品牌,这意味着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卖货”赚千万,达人很火爆
文怡和先生的感情非常好,她曾把他们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小说出版,叫做《北京大妞儿的贫嘴爱情》。但作为美食家的她,并不认同“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的观点。
“他爱你时,你做什么他都爱,不爱的时候,每天山珍海味也没用。”她开玩笑地讲:“我姐当年靠一道咖喱牛肉饭拿下了我姐夫,然后我步她后尘,继续用那道菜拿下了我老公,再然后,我妹妹还用那道菜拿下了我妹夫。而在我们仨各自恋爱的时候,其实都只会做那一道菜。”
她觉得,女人做饭是要自己享受整个过程,让自己快乐,同时把幸福感带给家人。“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女人很快乐,那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变的不一样。”过去很多不爱做饭的年轻女性,平时总是“到快餐店凑合”或“随便叫个外卖对付”,受文怡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迷上了厨艺。因为美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自己做的每一道菜,散发出的都是浓浓的爱意。
文怡的粉丝中,很多是从高中毕业到结婚,再到有了自己的孩子,都一直追随着她。所以在烹饪教程的基础上,她尽量将内容多元化。
为了满足部分消费力不那么强的粉丝群体,她也会引入低价产品。但低价的就不会是家居产品了,因为低价必然会牺牲品质。因此,她选择了童书。比如她卖的美国儿童书作家的《再见的味道》,包邮24元,“整个中国的库存几乎全都卖光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这位时尚主妇爱画画,还创作了漫画人物“文怡”,一个大脑袋、梳着麻花辫的小女孩。最初,她利用“文怡”的形象和朋友联合开发了阿芙精油套盒,一上架就卖了5000多套。
到目前为止,文怡还坚持自己写文案,因为她是最熟悉产品特性的人。写文案时,会从女性视角出发,瞄准她们内心的痛点,尽量把产品生活化。拿砧板来说,南方一到梅雨季节,砧板就会长斑,如果这块砧板是不长斑的,那么在文案里就一定要写到它。
同时,她把场景还原。文怡会把从开箱那一刹那,到它使用一年期间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形成文案,这也是她和淘宝、京东最大的不同。“我要把我的使用经验放在里面,给别人一个借鉴。”
而在试验的过程中,文怡也会把大家的意见反馈给品牌方,很多厂商也会根据她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改善,于是就有了定制化的产品。
此后,文怡又逐渐做起了和美食相关的各种周边小产品,比如纯手工制作的高档台布和围裙等,别看区区几百元,销量很多都超过十几万!但她说,“文恰”是一个自我生长的小品牌,她并不希望迅速地做大周边:“它要有它的生命力,而不是过度地去透支它。”
尽管如此,因为背后有300多万粉丝的支撐,如今,已成为“卖货达人”的文怡每年的纯收入仍超过千万。
除此外,广告代言及产品宣传慕名拜访,所有的这些,都成为意外的收获。她自称是个“爱玩的女生”,可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成了最能赚钱的“家庭主妇”。
“如果有一天,我能力足够时,一定要做个中国的厨具或家居品牌。我不着急。今年我40岁,等到60岁,法兰克福开展时我能站在那儿,我的梦想就实现了!”文怡说。 ○编辑/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