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秋的一天上午,82岁的王炳霖来到儿子王俊能工作的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在陪老父做了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说老人的癌症指数基本正常,肝门静脉的血管也很通畅,听到这样的结果父子俩相拥而笑。2008年,王炳霖不幸罹患肝癌,因癌细胞长在肝门静脉的血管上,无法切除也无法化疗,癌细胞又很大,因此当时所有的医生都认为王炳霖的存活期只有3个月了。如今8年过去了,王炳霖没有放弃,他从65岁开始自学中医,81岁时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癌症,还治好了老伴的多个病症及眼病绝症。同时,他也无偿地治好了数十个患者的癌症。
小试牛刀打通血管
台湾彰化人王炳霖是个资深的“宅男”,他曾是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的公务员,一辈子闲暇时光差不多都用在看书上了。他与小5岁的同乡,在台北税务部门工作的陈清珠成家后,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通常,王炳霖下班回家后仍像在办公室那样,喜欢静静地坐书房看书,而妻子陈清珠做完家务后更喜欢外出打桌球。王家住在台北一个普通小区4楼,为了让妻子高兴,有一天,王炳霖在阳台上收拾出一块地方搭了个棚子,给弄出个桌球室。桌球室建成那天,全家非常开心,那天陈清珠满脸欢笑,邀丈夫和她打了一场又一场桌球,末了儿子也凑上去和妈妈打了一场,当然父子俩都是陈清珠的手下败将。
王炳霖早年毕业于台中逢甲大学企业管理系,但酷爱学习的他一直想有机会再进入大学学习,即便儿子已经读中学了,45岁的王炳霖依然不改初衷。
台湾“经济部”有送职员去美国读书深造的名额,但王炳霖已过了选送的年龄,不能公派出去留学,求知若渴的王炳霖索性停薪留职去了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攻读国际营销。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在美国最北部,那里的冬天极冷。因为是停薪留职去读书,王炳霖经济上挺困难,为了挣些钱,在北美读书那两年,课余时间王炳霖冒着严寒骑着自行车去送外卖挣些小费。
王炳霖在台湾求学,一心惦记着台湾的妻儿,尤其是儿子王俊能。从小到大,王炳霖和妻子对儿子王俊能要求宽松,基本是“散养”,也许是身教胜于言教的缘故,王俊能从小就像父亲一样热爱学习,成绩很拔尖。
王俊能的曾祖父在中藥房工作,因此王家有很多祖传下来的医书药典,王炳霖酷爱中医常研读这些古典,因此儿子高中毕业选择大学时,便让他选择了学医。
王俊能大学毕业后经考试,获得了台湾“教育部”公费去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的机会,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生物分子科学博士学位后,又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完医学博士后,两年后回到台湾,之后一直在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班担任副教授。
有儿子在台湾陪着妻子,王炳霖在美国放心多了。可2004年冬天起,妻子陈清珠的身体开始小病不断。7月,陈清珠得了心血管堵塞病,一发病就紧急住院了。王炳霖立刻从美国飞回了台湾。
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坚持要给病人心脏安装支架。但装支架有风险,王炳霖不同意马上就安装,因此选择开了2个月的药回家吃。可那些药有副作用,每天陈清珠头疼胸闷痛苦不堪。
王炳霖心疼妻子,翻查家传的药典,知道她吃的那些药副作用就是头痛、胸闷,之后王炳霖决定让妻子停药,他给妻子开了“丹参及血府逐瘀汤”。没想到陈清珠竟然一天天好起来,半年后复查,心脏血管上的那些堵塞全没了。
这件事让王炳霖受到了启发,为了方便今后更好地给妻子治病,当时已经71岁的王炳霖来到福建福州中医药大学读本科,从最基础的中医知识学起。
由于是在职班,王炳霖只能利用寒假一个月、暑假两个月的时间从台北飞到福州上课。虽然条件艰苦,学习任务却非常繁重。学校开的中西医课程有50多门,由于时间有限老师讲课速度很快,王炳霖学的也很快。期中、期末考试后,有的同学有多门课程不及格,王炳霖差不多门门优秀,只有一二科不及格,但他会在补考时补上。
苦学中医自治肝癌
离家在外的日子非常辛苦,每日三餐王炳霖能简单就简单。福州的早餐多是油条、稀粥、酱菜,为了让吃进去的食物耐饿些,每天早上,王炳霖都要吃一盘油炸花生米,到后来吃花生米上瘾,每天中午也离不开花生米了。
王炳霖压根没想到,他这样长时间、不间断的吃花生米竞给自己埋下了致病隐患。福州是沿海地区,空气潮湿,花生米容易发霉,而发霉的花生米会产生黄曲霉菌,而黄曲霉菌是致肝癌的第一元凶。
2007年冬天,王炳霖在福州中医药大学读本科的第3年寒假期间,还有一周时间课程就结束可以回家了。可就在这时,王炳霖身体出现了不适。他觉得浑身乏力头也发晕,仿佛感冒了一样,王炳霖硬挺着一直到课程结束,才上了福州飞往台北的飞机。
回到台北的王炳霖在病中度过了春节。春节一过,王炳霖马上到台北长庚医院检查身体,医生的诊断让全家五雷轰顶:肝癌!更可怕的还是那种无法医治的肝癌,癌细胞长在肝的门静脉血管里面。
长庚医院无法医治此病,2008年3月9日,王炳霖转院到儿子工作的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在这里,医生将他大腿根部血管切开,将摄影仪直接插到肝脏内部去看癌细胞。王炳霖通过荧屏看见自己肝静脉血管里长了许多黑色、边缘不规则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将他的肝门静脉3/4都堵塞了。
那些天里,王俊能一直守护在父亲身旁,和台大医院的教授一起会诊病情,但一直想不出医治的好办法,因为癌细胞长在门静脉血管里面,无法手术将癌细胞割下来,也不能往癌细胞里注射药物杀死癌细胞。
无奈之下王俊能只好如实告诉父亲,生命的存活期只有3-6个月了。听了这个“判决”,王炳霖并不恐惧,只觉得有些奇怪,不相信他的生命真的就只有3个月了。
面对即将来临的死别,老伴陈清珠整天以泪洗面。王炳霖是个乐观派,他不相信自己只剩死路一条了,于是决定自己开药治癌。王炳霖想到了西医利用鸡尾酒疗法治艾滋病的办法,他给自己开的药方中有20多味中药,外加上生长在台湾海拔450至2000多米高山上的牛樟芝。
从此,王炳霖每天都喝自己熬的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3个月过去了,6个月过去了,王炳霖居然没死。不但没死,王炳霖的体重还增加了,身体也逐渐舒服起来。
这期间王炳霖一天也没有停止学习,2008年6月,王炳霖回福州参加了毕业典礼,7月底又去福建人民医院实习了2个月,此间王炳霖还请了一次假回台北买药。
9月底实习结束后,王炳霖到台大医院去检查,医生吃惊地发现,他的癌症奇迹般好转了!肝门静脉血管上的那些癌细胞不再是黑色的,而是变成淡灰色的了。王炳霖对治疗自己的癌症更加充满信心。与此同时,王炳霖对中医中药更加热爱了,2008年9月,王炳霖拿到了福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证后,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读硕士。
这期间,王炳霖喝着自己开的中药,每隔3个月就去检查一次,每一次检查结果都是癌细胞在缩小。2009年底,王炳霖到台大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王炳霖的癌细胞全部淡化掉了,血管也通畅了,王炳霖的肝癌彻底痊愈了!
还妻光明悬壹济世
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早晨,睡梦中的王炳霖突被阵阵哀叫声惊醒。起来一看,原来是妻子站在凳子上擦玻璃不小心摔下来把脚骨摔断了,断掉的骨头把皮肉都刺破了,血肉模糊。
王炳霖吓坏了,马上开车将妻子送到台北仁爱医院。可老伴在医院住了一年病腿始终不见好,总是长包流脓,最后到台大附属医院用钉子把断骨钉上,妻子的腿才好起来。
但这一年里,因为脚骨迟迟不愈不能下地走路,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老伴的情绪时常焦虑暴躁,总说自己是个累赘不如死掉算了。尽管王炳霖悉心照顾妻子饮食起居,但老伴总是找茬,不是说煮的粥过硬过烂,就是说丈夫做的菜不好吃。面对老伴的吵闹,王炳霖总是一笑了之后好言安慰妻子。
不想由于这种焦虑上火,妻子雪上加霜竟然得了甲状腺亢进、视神经萎缩症,先是视物不清,到后来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王炳霖吓坏了,赶紧将妻子转到台大附属医院诊治,眼科专家检查结果是,患者9/10的視神经都已萎缩掉了。
为防止患者陷入完全黑暗中,台大眼科专家给患者开了西药类固醇,又拿了些眼药膏、眼药水涂用。可用了段时间后,妻子的视力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渐渐接近失明了。
看着妻子的病越来越严重,王炳霖急坏了,他带着妻子到处求医,走遍了台湾8家有名的眼科医院,看了12个眼科医生,最后台湾基隆长庚医院的医生决定给患者实施眼科手术。可到了手术那天,麻药打了,人也上了手术台,但没到10分钟患者就被推了出来,医生说病人的眼球不能动了,他们不敢实施手术了。至此,陈清珠的眼睛被宣布为绝症,只有回家等着失明了。
那一天,对于王炳霖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
回到家后,王炳霖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想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给妻子治眼。王炳霖按照六味地黄丸的祖方,根据妻子的眼病开方抓药,然后将抓来的中药研磨成粉末装进一个大瓶子每日服用,一瓶药粉吃一个月。不仅如此,王炳霖用尽了各种方法让妻子心情放松,安慰她,温暖她。
半年后奇迹出现了,妻子的眼睛竟然奇迹般复明了。有一天,当王炳霖伸手去扶妻子,让她到桌前吃饭时,妻子竟然推开他自己走到饭桌前。此后,陈清珠的眼睛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每个星期,她都会到台北信义区公所、市政府捷运站和卫生局去当义工。
2012年秋天快过中秋节时,台北市政府举办活动,对结婚超过60周年夫妻仍恩爱、健在的老人进行表彰,王炳霖和妻子应邀参会。表彰仪式结束后,面对现场嘉宾,王炳霖讲述了自己65岁自学中医,快80岁攻读医学博士,且治好了自己的癌症和老伴眼疾绝症的传奇故事,在当地激起强烈反响广为传播后,老人自此一下子忙得不可开交了。患者们通过各种方式找到王炳霖,请他医治各种疑难杂症。
自此,古道热肠的王炳霖接治了近百名癌症患者,治愈了数十名。王炳霖很少让患者直接到家里来,也很少去患者住处面诊,老人为患者看病的方式是让患者将病情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然后再在电话里沟通,弄清症状后再给患者开药方,然后让患者照方抓药。
这些年来,王炳霖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也谢绝患者到家里感谢。有几次,多名欲感恩他的患者找到王炳霖所住小区了,但由于王炳霖事前已交代叮嘱保安婉拒医患见面,故保安遵嘱不允所有患者上楼。
后来,善解人意的王炳霖觉得对一些执意要感谢的患者强硬拒绝似有不妥,就对患者说,如果实在要感谢可送锦旗。就这样,几年下来,王炳霖家客厅的墙上密集挂满了几十面各色锦旗与感谢状。
2015年6月27日,王炳霖博士毕业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毕业生典礼上,已经81岁的老人身着红色博士服,被一群80后、90后毕业生围着分外引人注目。此后,许多大陆癌症患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王炳霖请他看病开药方。
这让王炳霖更忙碌了,每天老人从早忙到深夜,一天24小时只能睡3个小时,但一想到许多癌症患者在他的医治下会重拾健康,老人就一点也不感到疲倦了。
而今,王炳霖常常对自己说,自己65岁始学中医,得癌又自治愈癌,这个事件本身似乎命中注定上天要他来世间治疗癌症患者的,因此他只有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更多的癌症患者摆脱痛苦,才能感念上苍的垂爱。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