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程的功能定位

2016-04-29 00:00:00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6年10期

主持人语

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程的形式,被纳入中小学课程表中,获得其地位的合法性。尽管如此,它又不同于任何一门学科课程,因其内容的庞杂性、临时性、变化性,进而处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地位,经常被其他学科挤占,或被一些临时性的学校工作安排所取代,常常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随着班主任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班会课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开始受到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关于班会课的功能定位的讨论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基于此,第49期“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的主题确定为“班会课程的功能定位”,来自一线的班主任们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探讨。

在当下学科课程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校课程设计下,班会课成为学校知识教学下的相对空白地带,在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超出其应有范围和边界的内涵。例如,有人把它当作一门课程进行专题化、系列化的设计,强调它的系统性、科学性;有人强调它的综合实践活动属性,重视它的活动性、教育性;有人强调它的針对性,把它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有人则把它作为学科教学的有益补充。在笔者看来,如果说班会课也应有它的内在逻辑的话,它不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不是以知识的掌握为出发点,而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