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也收小费
去过埃及的人都知道,在埃及,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小小地“意思”一下,当地人美其名曰“小费”。小费在埃及由来已久。在餐厅酒店,即使你的餐费里包括了某项服务,也应该给服务人员一定数额的小费。一般来说,饭店里的小费是餐费的5%。即便在机场帮你提行李的服务,也要给服务生1美元小费。小费,在埃及被认为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处处都少不了它。“先生,给点小费!”这句话给每个去过埃及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无论走到哪里,这句话都如影随形。
在埃及,酒店管理员、房间清扫工、餐厅服务员、商场泊车员、出租车司机,甚至路上强行为你擦汽车玻璃的少年……只要是为你服务的人,你都得“意思意思”。
“哈罗!”金字塔下,一名骑着骆驼的少年主动向游客打招呼,做出拍照的姿势,等与游客的眼神一对上,他就让游客给他拍照。许多游客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为他拍照,既为图个高兴,也是留作纪念。等拍完照,少年转脸就会向游客要钱,旁边还有个自称是他父亲的人也帮腔让游客掏钱。一般的人都不理解:“是你让我拍你的,为何还要我付你钱?”可他们认为:“你照了我,我让你高兴了,你就应该付我钱。”
在别的非消费场所,同样可以感受到小费有多么重要。当你去交通局办驾照,看到排着的长队,如果按部就班地排队,也许数个小时也到不了窗口。没关系,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要拿出5镑至10镑的小费,然后找个阴凉安静的角落悠闲地等待,不到半个小时,一张手续齐全、崭新的驾照就会递到你的手中。在其他政府部门办事,同样需要“小费”开道。
2016年2月24日,卡塔尔媒体报道,埃及安全机构前副部长阿卜杜勒·哈米德·海尔特少将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称,在近期埃及国内要求内政部重组的背景下,数千名有腐败背景和不良前科的安保人员被纳入内政部名单。“这些人将会卷土重来,甚至杀害无辜平民。”海尔特少将说,“之前曾有数千名政府机构的安保人员因腐败而被解雇,但由于现在埃及安全机构的不作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个数字确实令人触目惊心。”
有谁敢保证,这些腐败官员和有不良前科的安保人员不是由生活中的小腐败一点一滴发展而来的呢?
两岁的“杀人暴徒”
2016年2月18日,开罗一个法庭把年仅4岁的男孩艾哈迈德·曼苏尔·卡尔尼列入了一份116人终身监禁名单,其罪行是蓄意谋杀、寻衅滋事、损害国家财产,法庭判处卡尔尼无期徒刑。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起诉书,法庭指控卡尔尼在两年前谋杀4人、预谋杀8人,损害埃及卫生部公共财产,恐吓警察及士兵,毁坏其车辆,并放火烧坏了当地的安全设施。而事实上,两年前卡尔尼仅两岁,“这起案件大概是埃及历史上最荒诞的一场判案。”有媒体指出。
事件被曝出后,埃及的法庭似乎对这名两岁孩子的破坏能力并不怀疑。埃及警察局解释称,这是经过详细侦查才得出的结论。男孩的辩护律师拉马丹·费尔哈特向法庭呈递了卡尔尼的出生证明,以强调其年龄。费尔哈特指出,出生证明显示,卡尔尼是2012年9月出生的,“孩子年龄太小,不可能犯如此重罪”,但法庭无视了该材料。“之后这个案子被转到军事法庭,这个孩子被缺席审判。”律师费尔哈特说道。
这场令人咋舌的判决迅速在埃及社交网站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民炮轰埃及司法体系及政府的不公及腐败。埃及律师、记者等形容这一判决是盲目可笑的,称这是“埃及司法界最荒谬的一次判决”。
对于此案,官方后来说嫌犯搞错了,法庭很可能把4岁孩子和其父亲搞反了,根据埃及人取名习惯,父亲的名字会在孩子名字里体现。报道称,所有指向卡尔尼的指控很可能实际上都是指向其父亲的。
2016年2月23日,这桩荒唐的判案再次出现逆转:埃及政府改口说,疑犯的身份弄错了,真正的罪犯是一名同名同姓的16岁男孩,且他们保证不再抓卡尔尼父子。这个逆转的判决令埃及国内外舆论哗然。埃及律师卡西姆说:“虽然该案有些极端,但我们丝毫都不怀疑,卡尔尼一案决非个案。”
反腐姑娘马拉克
2015年9月,埃及各大报纸头条都在关注一名19岁姑娘,这个名叫玛丽亚姆·马拉克的姑娘因为勇敢反腐而在埃及一夜成名。
马拉克生活在埃及南部明亚省的一个小村庄里,一直是家人引以为傲的学霸,过去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97分。然而令她吃惊不已的是,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总分居然为零。更不可思议的是,当马拉克拿回答卷时,她发现上面的字迹全都变了,根本不是她当初递交的卷子。“当我看到所谓的答卷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马拉克说。例如,马拉克明明在每页卷子上都写得密密麻麻,可是如今这叠答卷上只有稀稀拉拉几行字,一看就是出自别人之手。马拉克向艾西尤特市教育局投诉,声称她的答卷被人掉包了。可是,该市教育部门驳回了她的投诉。马拉克转而寻求检察机关帮助,然而对方派来的笔迹鉴定小组却认定,答卷笔迹与马拉克的笔迹相符。
愤怒的马拉克下决心向腐败宣战!据马拉克的律师推测,这很可能是某个有权或有钱的人想给毕业在即的儿女改个好成绩,而谋划了试卷掉包。
媒体报道后,马拉克瞬间成为埃及民众心目中的反腐斗士并受到广泛的声援,舆论普遍怀疑这是否牵涉了更大的司法腐败,当地社交媒体上甚至掀起一股“我相信玛丽亚姆·马拉克”的反腐风潮。此事一度引起埃及时任总理易卜拉欣·马赫莱卜的注意,马赫莱卜邀请马拉克赴开罗参加座谈,并发表声明,公开声援这名女生用法律手段维权。在这种形势下,马拉克的反腐努力更加受到关注。
时下检方已经重启此案调查,开罗将另派一个笔迹鉴定小组调查试卷。马拉克表示,她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权利,“让其他身处不公平的人们知道,他们也能够用法律手段维权”。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