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出书“抗霾”
李春元是河北廊坊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对环境恶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雾霾,他做了很多关于雾霾的小册子,每逢节假日就带着同事到大街上去散发。
2013年年底的一天,李春元照例和同事们去广场上发宣传册。广场舞大妈们倒是来者不拒,李春元发给她们多少,她们都接着。李春元笑着问:“大妈,你知道雾霾吗?”大妈边抽出兜里的口罩边回道:“知道,新闻上天天说。”李春元接着问:“那你知道雾霾有多厉害不?”
大妈把口罩的一边挂在耳朵上,说:“好像吸多了会得病,这不我出门都戴着口罩。”李春元拿过大妈手上的小册子,一边翻阅一边讲解道:“大妈,这里面不光写了雾霾是什么,还写了怎么保护自己不受到雾霾的伤害,最重要的是怎么消灭雾霾,一定要多看看。”大妈看了看小册子,不好意思地说:“这上面写的我看不懂,看了等于白看。”“那就让孩子看。”李春元回答道。大妈听后把册子塞给李春元:“算了吧,这些都是官话,我儿子不愿意看。他说雾霾是政府管的事,跟老百姓关系不大。”李春元一听大妈这么说,有些急了:“雾霾不光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大爷抽的烟、小伙开的车,哪样不是造成雾霾的根本?”大妈一听李春元这话,不高兴了,拎着菜篮子扭头走了。
李春元看着被大妈塞回来的宣传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低头翻了翻宣传册,仔细读了一遍。确实,宣传册上的内容多半是干巴巴的宣传术语,没有故事情节,枯燥得很。要是能把雾霾知识写得跟小说一样好看,就不愁没人看了。
回到家,李春元一直在琢磨这事,常年跟环保打交道,他太了解老百姓的想法了,总觉得雾霾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可如果不从自身开始改变,社会环境怎么能变好?自己平时就喜欢写写文章,要不就把平时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写下来,也许会有人看。李春元说干就干,他开始搜集工作中遇到的事。
废气深夜乱排
2014年1月的一天,听说李春元在搜集写作素材,外地一个在环保局上班的朋友跟他说了一件事:一天凌晨,他们检查组的人外出突击检查,在郊区一家热电厂附近,他们采集到该厂区烟囱排出的二氧化硫监测数值仅仅保持在1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浮动范围非常小。而正常状态下的热电厂,二氧化硫监测数值应该在几十毫克每立方米上下浮动。这个数值太不正常了,这引起检查组的注意。
经过几天的踩点,检查组当即决定凌晨突袭。当晚凌晨十二点左右,检查组的工作人员一边提防着热电厂的值班员,一边潜入烟囱旁边的监测站房内。屏幕上不时跳动着各种数据,检查人员取出之前从直排口采集的样本,通过随身携带的在线烟气分析仪得出:二氧化硫的实测浓度为3092毫克每立方米。然而奇怪的是,在外面检测时却为154毫克每立方米,整整相差了二十多倍!前后如此大的误差,究竟是机器故障还是有人暗自做了手脚?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工厂里的在线监控设备上,二氧化硫的实时数据持续下降,从154毫克每立方米一路下降到个位数,最后稳定在5毫克每立方米以下。
检查结果让工作人员很是头疼,谁也想不出热电厂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二氧化硫数值降下来的。就在这时,设备集成商的一名技术人员说道:“如果二氧化硫的校准量程被人为修改,就能导致数据偏差。举个例子,假设二氧化硫的数据水平线标为5,二氧化硫超过5就会报警。但是人为地把标准定在10,那二氧化硫要超标一倍才会报警。”
众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立马让技术人员查看校准量程,果然是校准量程被人为修改了!数据失真的原因总算搞清楚了,热电厂严重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必须按照处罚程序报市环保局法规科依法处理。
朋友给李春元打电话时说:“你不知道当时情况多紧张,谁也不知道原因,那家热电厂的领导还一再说他们的设备没问题。如果真找不出原因,我们可就是自己打脸。”朋友的话,李春元感同身受,在和一些不法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人钻空子,不过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义务。
2014年11月,天气渐渐入冬,雾霾开始严重起来,李春元也难逃一劫,咳嗽起来。在小区里,李春云看见不少人都和他一样,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即使这样,医院的呼吸道病人还是严重爆满。邻居们见到李春元就问:“这天啥时候能好起来?”很多时候,李春元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休息的时间,开一些小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雾霾,加入到改善环境的行动中来。
抢夺“空气”战场
2014年年底的一天,李春元和同事们一起外出巡查,在市郊区的一处小院子里,李春元见到了和他们打过多年交道的老殷。
几年前,李春元刚认识老殷时,他正带着两个儿子在小院里开了一家电镀作坊。电镀用的是硫酸等化学药剂,所以只要老殷他们一作业,整个院子就被熏得刺鼻难闻。为这事街坊四邻没少跟老殷拌嘴,可老殷压根不理睬。邻居受不了,便跑到环保局举报。环保局和公安部门上门查封多次,也罚过老殷多次,可处罚太轻,老殷父子毫不在意,照干不误。为这事,邻居们基本上和他们断了来往,老殷一家被孤立起来。
没多久,老殷和妻子身体先后出了问题,老咳嗽,还患上了哮喘。廊坊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说,这跟他们常年接触有毒气体有关。自己年纪大了,出了事没啥,可两个儿子还年轻,要是有点事,可是害了孩子一辈子。作为一家之主,老殷擅自做主把电镀作坊关了。哪知,两个儿子不乐意,他们靠这个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关了,他们吃什么。那段时间,因为这事,李春元多次上门劝说调解。老殷两个儿子嘴上同意,暗地里却换了地方,依然从事电镀作业,并且还把母亲叫去,给工人们做饭。
老殷气不过,自己在家种地,平日里很少去儿子那边。有时候老伴回来会跟他唠叨几句。哪知道,时间久了,老伴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开始只是咳嗽,后来却严重到咳血,医生一再叮嘱殷家人,老人以后不能闻一些刺激性的气体,否则一旦发病喘不上气,很可能会窒息。哪知大年三十晚上,村里家家户户鞭炮声不断,老人闻到了鞭炮味再次发病,两个月后去世了。
妻子去世后,老殷一个人守着老房子,养了一条狗,伴着妻子的遗像过日子。见聊起过去的事,老人眼睛红了,李春元便跟他说起了玩笑话:“老大哥,你看看你这院子现在不搞电镀,养养花,种种草,空气多好。”老殷笑了笑:“是啊!以前闻那难闻的气味闻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好久不闻,一闻头就疼。”看着老人孤单地逗弄着膝下的小狗,李春元心里异常沉重,如果环境不改善,也许许多年后,每个人都只能待在自己家里,哪也不敢去了。
回到家后,李春元抓紧时间开始写书,他心里清楚,也许自己的力量有限,但是多一个人认识到雾霾的害处,环境就会多一分改变。在出版第一部关于雾霾的小说《霾来了》之后,2015年11月23日,李春元的第二部小说《霾之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首日,就一举销售了三万册。他的举动,受到了崔永元的肯定。文中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人看后心里沉甸甸的,不少人都觉得书里这些细节,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而所有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李春元说:“驱散雾霾,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它是大家的事。要想天蓝起来,要想空气好起来,从现在开始,就看大家的了。”因此,要想减少环境污染,唯有保护环境,从身边细节做起。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家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