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打造一个青年领袖

2016-04-29 00:00:00陈仪
莫愁·时代人物 2016年6期

他被选为2016年福布斯全球三十位30岁以下金融奇才,成为此项全球青年领袖榜单金融领域中唯一的中国人。他的成功,归结起来,只有三句话。

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尝试

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的第三年,经过老师推荐,表现优异的邹昊从姚期智院士创办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转学到斯坦福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彼时,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西奥菲获得了通信行业最高奖,学校网站到处都在宣扬他的成绩。邹昊很是仰慕,可是,西奥菲教授并不对本科生直接授课,只为博士生开设了一门高等数字通信课程。邹昊咬咬牙,直接选修了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学起来颇为辛苦,一门课要抵其他三四门课,这让邹昊倍感压力。邹昊一头扎进各种专业文献中努力钻研,常常为了一个问题,研读几十篇艰深的学术论文。教授的每节课,他都争取发言,与导师交流沟通。凭借坚实的基础和勤奋刻苦,邹昊很快在一群斯坦福博士中脱颖而出,在考试中取得全班最好成绩。

西奥菲教授对这个“中国神童”的表现非常惊讶,特意将邹昊请到了办公室进行交流。当知道他还是本科大三的学生时,西奥菲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他微笑着问邹昊:“你愿意来我的实验室做科研吗?”邹昊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本科生,竟能获得世界级教授的邀请。满怀喜悦的邹昊重重地点了点头。

西奥菲教授申请了很多专利,常常需要和互联网运营商洽谈合作事宜。因为表现出众,教授逐渐将一系列洽谈派给邹昊处理。可邹昊的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并不善于谈判,尤其是要经常担任会议的主讲人,这对他的谈判和语言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邹昊意识到,自己必须将这块“短板”补齐,他希望申请斯坦福法学博士项目来提高自己辩论和语言能力。西奥菲得知了他的想法,告诉他,学习金融管理其实更为重要,推荐他去商学院。邹昊一查才发现,这一轮的斯坦福MBA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只剩不到两个星期了!要知道,这个美国最好的MBA项目,大部分人至少要花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申请,录取率不到7%。匆匆准备好材料,邹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递交了申请。没想到,奇迹发生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邹昊连忙通知西奥菲。电话那头,传来了恩师一如既往真诚地鼓励:“太棒了。年轻人,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尝试,相信你自己。”

在导师的推荐和自身的努力下,邹昊作为斯坦福历史上最年轻的代表,多次参加美国和国际通信协议的制定与谈判工作,共同开发了下一代的网络标准,为全球上亿用户带来了更快捷稳定的互联网协议。

三年后,邹昊在教学严明的斯坦福大学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和三个硕士学位,横跨电子工程、经济学和商学。赞誉如潮水般涌来,邹昊却对自己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一旦确定了目标,我就会全力以赴。这种精神帮助我获得了更多机会。”

凸显自己的核心价值

由于平时学业紧张,邹昊只有很少的时间准备实习面试,面试微软、麦肯锡等十余家科技公司,因为缺少管理经验全部遭拒。这是邹昊这么长时间以来面临的最大挫折。

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决定尝试去金融公司实习。在面试摩根斯坦利公司时,一位面试官得知他还有PIMCO的面试,露出了复杂的表情。他好心劝慰邹昊,因为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去面试PIMCO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然而,这一席话反而激发了邹昊的斗志。

第一次面谈的面试官是一位华人女主管,对方问他是否知道比尔·格罗斯。邹昊脑袋一蒙,想不出来,只好含糊回答。女主管告诉他,格罗斯正是PIMCO的创办人和投资总监,是最知名的债券投资人。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邹昊暗暗自嘲,自己准没机会了。但当他谈到自己在斯坦福博士班的研究时,对方却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最后给了他再次面谈的机会。

可没想到赶赴第三次面谈时,邹昊因不慎迷路迟到了。匆匆赶到的邹昊明白,如果没有一套独特的技能,面试基本没戏了。他决心凸显自己的特长,尝试自我宣传。面试中,邹昊有的放矢,充分展现自己量化分析和数理能力。他自信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核心价值正好可以补强团队。果然,先前还稍显敷衍的面试官脸上逐渐露出了欣喜之色,邹昊终于争取到了暑期实习的机会。

实习结束后,邹昊被聘为PIMCO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基金经理,几年后又升为全球投资经理并直接汇报给首席投资官。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邹昊不仅靠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公司的认可,还成功挑战了在华尔街金融界乃至整个欧美职场里广泛存在的“竹子天花板”规则。邹昊深谙职场中的‘金字塔’结构。他知道,要前进,必须要提升和凸显自我素质与能力。

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上,邹昊总是寻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大胆地指出错误,并提出改进方案,也懂得适当展现自己为公司创造的效益,自我营销推广。在美联储发布了大型的经济模型以后,邹昊敏锐意识到,公司必须掌握该模型,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美国央行政策和中长期经济动向。他向公司领导报告了这个想法,对方不置可否地笑笑。邹昊明白,这是公司对他的质疑。他主动揽过这个任务,最终成为公司在这个领域的负责人。

就在职场迈入巅峰之时,2016年年初,邹昊从PIMCO辞职,并创立公司Abundy。这一举动让周围的朋友大为不解。有人问他,在PIMCO做高管这么美的差事,别人求都求不来,你为什么还要出来辛苦创业?这不是自找苦吃么?

邹昊淡然一笑,胸有成足。他在斯坦福商学院的朋友,十有八九都去创业了。他当年的同事,譬如课程格子的王然、布丁移动的徐磊、知乎的黄继新,都纷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这使得在他的朋友圈里,不创业反而成了“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自信,就算项目失败,自己仍然有机会回大公司做高管,但创业这件事情,现在不做,老了就没有精力和热情了。

如今,邹昊的公司已经引来了众多投资人的青睐。不平凡的成绩,是因为付出了超出凡常的努力。总结自己这些年的职场经历时,邹昊感慨地说:“这三句话,让我受益无穷!”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