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母体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巴塞尔的规格也堪称全亚洲最高,所以参观者们都有机会在这里一次性看够各种殿堂级艺术家作品。胡安·米罗、莫兰迪、毕加索、费南多·波特罗、常玉、马格利特、卢西欧封塔纳……转角都是现代主义大师,名字不胜枚举,各种价值连城。“虽然艺术博览会是商业性质,但它也是一次针对普罗大众的艺术教育。”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亚洲总监黄雅君女士如是说。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画廊Galleria d’Arte Maggiore带来了诸多现代主义大师的力作,包括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基里科和莫兰迪,其中有两幅莫兰迪的作品被中国藏家收入囊中,画廊负责人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价格,大致在40万至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00万元至1500万元)之间。该画廊还展出了马格利特的《镜子中的女人》,画中美丽的裸女其实是艺术家的太太。这幅画很长时间都被私人收藏,还是第一次在博览会中展出,难得一见,开价3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70万元)。据说马来西亚一家私人美术馆对该作品十分感兴趣,也不知最后是否达成了交易。挂在Van De Weghe画廊展厅最中心位置的是毕加索的油画Buste au Chapeau,开价高达1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30万元),也很快就被藏家买走了。来自台湾的大未来林舍画廊带来了一些华人现代艺术大师的杰作,包括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常玉、朱沅芷和吴大羽,2()多件作品几乎全部售完,其中包括常玉的水彩作品《果宴》,开价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80万元),他的另外一幅《沙发椅上穿黑丝袜的裸女》更是一件master piece,画廊负责人连价格都不肯透露。
千万别被这些数字吓倒了,5位数人民币起跳丰俭由人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当然,艺术本就不是一场金钱游戏,对于我等没有亿万身家的平凡人来说更加不是。当我看到基里科画笔底下明艳、空旷、神秘莫测的意大利广场,看到莫兰迪早期静物风景中沉淀下来的抽象色块,周围的纷繁喧闹一下子沉寂了,也就那么几秒钟——我想,在美术馆也好,博览会也罢,我们想寻求的,终归还是自己和作品相对、发生联结并被它打动的瞬间,不管现场多么混乱,时间多么短暂。看到周遭很多人忙乱、迷惑的眼神,我知道这很难,但也有少数人显得笃定而自得。最好练得胆大脸皮厚,多向画廊工作人员提问,对他们来说,每个观众都是潜在的藏家,即使碰壁也是一次学习机会。Galleriad’Arte Maggiore画廊的负责人转述莫兰迪的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There’snothing more abstractthanreality(没有什么比现实更抽象了)”,太适合送给在展览现场摸不着头绪的朋友了,将纷杂的世界抽象化,我们的心就能渐渐安静下来。
“看展之前还是要做功课的,在网上阅读相关资料,如果有朋友在收藏,多和他们交流学习。看到喜欢的作品,用手机拍下来,回去上网接着查资料。”黄雅君接着建议说。如果你事先稍做功课就会了解,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展区分块非常清楚。主展区为“艺廊荟萃”,云集了187间全世界顶级现当代画廊,展出世界一流的油画、雕塑、绘画、装置艺术、摄影、录像及限量印刷作品。要是能把这一块都看完、看明白,那可算是基本了解整个现当代美术史了。别着急,慢慢学习、慢慢看吧。其中,今年佩斯画廊以劳森伯格作为主打,作品都卖给了大的私人收藏和美术馆,中国艺术家张晓刚、仇晓飞、刘秀珍的作品都有销售。长征空间带来的喻红作品就是她这一年创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作品,还有汪建伟、展望等人的作品,销售情况也很好。
“亚洲视野”则将亚洲画廊聚集在一块,“我们想让不同代际、不同区域的亚洲艺术家产生对话”,对于对艺术感兴趣的新手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方便的一网打尽似的学习机会,而对这一块比较熟悉的人又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来观看、对比。“艺术探新”旨在展示世界各地艺坛新贵的非凡实力,这里应该是很多人来寻宝的园地了,价格没那么贵,又能够发现世界各地有意思的新面孔。“艺聚空间”展出大型雕塑及极具规模的装置艺术,散布在画廊与画廊的展区中间。博览会上的大部分艺术作品只能观看,但这部分中的一些可以让你穿梭其中,有的还能让你玩儿,比如,香格纳呈现了艺术家张鼎的新作,由18个大型24K镀金钢盒组成,观众可以与之互动,随意刮擦、涂画或切割这些立方体,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光映现场”播放了超过70部由艺术家创作或关于艺术家的短片,今年更增加了长片,全部免费入场。短片《曾梵志:进》首次公映,带领观众走进这位当代艺术大家的私人创作现场,看他如何挑战72小时内完成一幅大画、如何调色运笔、如何与助手配合、听的什么柴可夫斯基音乐,有些细节连圈中人都是第一次窥见。此外,各种艺术沙龙不间断,且主讲者全都是圈中大腕,从21世纪的艺术教育到辩论艺术是否由金钱主宰(你猜结果怎么着?),一场接一场,只恨腿和耳朵不够用!
Tips
1.关于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是瑞士苏黎世西北部的一座城镇,早在1970年,位于巴塞尔的3家画廊决定联合发起一场艺术博览会,首届巴塞尔艺术展应运而生。当年有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90家画廊参展,共吸引了约1.6万名观众前来参观。2002年,巴塞尔艺术展首次推出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海滩博览会。首场精选来自23个国家的160家画廊,共吸引观众约3万人次,如今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被公认为是领先美国的艺术项目。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首次在香港推出,当年观众数目高达6万人次。香港巴塞尔展原定于5月举行,后提前至3月。今年的VIP预展日为3月22—23日,公众开放日为3月24—26日。本届展会共吸引逾7万名访客入场,人数创下新高。
2.如果没有媒体通行证,也搞不到VIP卡,记得一定得提前买票,不然等你兴冲冲赶到香港会展中心门口,迎接你的很可能只有礼宾先生胸前举着牌子“票已售罄”!
3.准备适合暴走的平底鞋(如果一定要穿高跟鞋,也建议同时预备一双平底鞋)。购买一张八达通,地铁很多时候都比出租车更方便、快捷,香港塞起车来也很恼人。查好天气预报,准备足够的衣物,3月的香港阴晴不定,下起雨来太冻人。
因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3月的香港化身为一座迷人的艺术之都。在主展场之外,除了城中大大小小的画廊纷纷同期开幕新展,在Ku你会邂逅年轻艺术家程然的录像,在太古广场你将发现LarryBell的雕塑,在置地广场也有价值亿万元的作品悬挂在中庭,而维港海滨更有Art Central中心艺术博览会于同期举行,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旁边有艺术家Conrad Shawcmss的机器手臂装置随着音乐起舞,甚至入夜时在上环西街用餐也发现对街小画廊有开幕演出。而且,从全港多地都能欣赏到艺术家宫岛达男宏大的灯光装置《时间瀑布》,投射在九龙海滨高~_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ICC)上,从1至9的数字,从大至小如瀑布般落下,但永远不会抵达“o”,因为“0”代表死亡。它不断提醒着你,活在当下,艺术无所不在……艺术或许是一种“奢侈的生意”,但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改变着城市,改变着生活。既魔幻,又真实。
Conrad Shaweross:艺术与科技交织的视听盛宴
2016年3月22日至4月5日,为了配合正在香港火热进行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半岛酒店在大堂里展出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最年轻的院士、艺术家Conrad Shawcross创作的艺术装置作品《The ADA Project》。他一直透过艺术创作来探索几何学、哲学、物理学以及玄学之间的界限。这件艺术装置集雕塑、机器人和音乐创作于一身,机器人的手臂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半岛酒店老派而华丽的大堂突然变身为一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未来感十足。1977年出生的Conrad提起此次创作的装置时说道:“我与创作团队在伦敦的工作室/实验室/家中制作这件配合灯光可以舞动的机器人时,每一篇新乐章都是由机器人启发而来的。每位作曲家与我们大约生活一星期,机器人向作曲家表演一套指定舞蹈动作,作曲家受机器人的动作启发,并以音乐创作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