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side街22号并非是英国伦敦寻常街巷中的一处普通房屋,它就像一个大玻璃盒子,带有明黄色的漂亮外观和色彩鲜活的可移动内墙。这栋建筑是我父亲——建筑师Richard Rogers的第一件作品,也是他整个设计生涯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件作品。它深深地影响了Richard Rogers和建筑师Renzo Piano共同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树立了当代建筑的美学标杆。我出生后便见证了它的诞生,而现在我将要和它道别了。
Parkside公寓是父亲的建筑实验,尽管超节能的理想目标没有最终实现,只是在天花板处安装了热能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寓的美感确实超群,还与周围环境巧妙地呼应。起初,这间公寓是父亲为我的祖母建造的,它曾经是我祖父母温馨的家。祖母去世后,这里又成了我的家,它陪伴我和家人度过了人生中最美的时光。
我的祖母名叫Ermengarda Rogers,她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Dada。热爱美学的祖母非常特立独行:简短的白发、明亮的裙装和前卫激进的风格一下子把她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太太区分开。她对这间公寓的风格影响颇大:金黄工字梁、橙黄色的厨房、青绿色推拉墙、白色树脂地板都是现在的先锋色调。她很为这间公寓骄傲,并把它当作是“现代生活模型”。
在祖母的精心布置下,这个“大玻璃盒子”在内饰与外景之间构建了一场和谐对话。她将房屋中的绿植精妙布局,和窗外的竹子暗相呼应。柯布西耶的Grand Comfort座椅、Eames折叠椅等现代主义家具都优雅地排列在明黄色的懒人沙发旁。公寓更是展示祖父和祖母定制家具的绝佳平台。他们结婚时还特意从意大利著名建筑师Ernesto Rogers(祖父的叔叔)那儿定制了一些美丽的配件,比如桃花心木的镶边大理石桌。
祖母是一名出色的陶艺师,小小的身躯里仿佛蕴藏着无比的力量。儿时,我常伴她左右,我们一起在公寓对面的绿房子里劳作。她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一堆堆陶土塑造成为一件件优雅的艺术品。还亲自摆放园中的雏菊,用对待一切的考究审美将那些可爱的花朵用心装点。这间公寓中没有什么是偶然,一切都是祖母精心思索和巧妙安排的结果。
住进这里后,我进一步发现了父亲设计的精彩之处:每个房屋连接处和橱柜的细节都独具匠心。即使是布满乌云的阴霾天,浴室也能因为天窗的设计而保持明亮。每天我从Ernesto Rogers定制的睡床上醒来,阳光透过黄色百叶窗洒满房间,感觉大自然就在身边。沐浴时还能欣赏到满天星斗、落雨缤纷,没什么比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更令人心情愉悦了。
这间公寓的内部空间很灵活,但却无法延展。父亲十分看重自己的设计,不喜欢任何的更改或破坏。但经过后来的巧思妙想,我们还是想办法扩大了居住空间。我们新添了两面隔音塑料墙,为女儿“造出”两间新的小卧房。还在院子一角设计了一个“户外起居室”,这里兼具看电影、客房等多重功能。这样一来,她们可以甜甜地睡在整间公寓最温馨的两个角落。孩子们在这里长大,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现代主义,令她们认识到了缤纷的色彩和院舍式的居住方式。现在公寓变成了最好的聚会空间,周末时透过百叶窗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院子里跳舞的身影。
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搬走了,孩子们长大后需要自己的空间。但离开这间满是回忆的公寓,我们十分不舍。这间公寓独特又隐秘地与喧嚣的外界隔绝,偶尔有路人经过,被一抹黄色不经意地吸引而驻足。很多人错以为这里是游乐场、展览厅,或者工厂,但他们都错了,这是一间神奇的、由高科技建材组成的温馨家园,它曾默默地改变了设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