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误差控制技术

2016-04-29 00:00:00索维新
今日财富 2016年31期

摘 要:施工测量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放样精度至关重要。一旦放样测量出现失误,则会对整个工程中的放线、开挖、打桩、立模、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等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文章重点就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误差控制技术进行探討。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误差控制

一、建筑工程对放样的精度要求以及特征

(一)开挖地基。不管是哪种建筑工程,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都需要将工程设计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土层(岩石层)的基础上,如果在没有建设之前就长期与大气接触,基本上都是经历风化非常柔软的地基,因此需要在建设之前予以清除,比如建设公路或者铁路、楼房或者厂房等;而相对的,有一些例如大坝、地铁或者隧道等,在开工之后就要立刻进行土方的挖掘,因此对于测量放样没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

(二)安装机电设备以及金属结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第一步土木建设占据比较大的施工工程量,偶尔还会实施预埋件的施工工作,而第三步的工序往往会和第二步进行交替操作,也就是说在初期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安装机体的一部分,之后再次浇筑混凝土。

二、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当中定位放样的方法

施工放样的成果交付通常属于马上或数小时后,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成果的正确性进行复查。因此,在作业中明确自我校核条件是放样作业人员必须满足的工作要求,保证问题与错误得到有效地解决和纠正。

(一)直线段定位放样。所谓直线段定位放样,通常在公路线型当中可以认为是最简单且最易于操作的。一些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使用GPS经纬仪进行定向,使用钢尺测量距离;在起伏相对较大的低段则设置直缓点或者缓直点,进行设站定向,使用测距仪来进行测量距离。

(二)曲线定位放样。所谓曲线定位,比较常见的是圆曲线以及其他类型的线型,其主要的连接方式包括:直线以及圆曲线、圆曲线以及圆曲线、圆曲线以及回旋曲线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填挖路基以及构筑物,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中线坐标进行加密。因此,放线的过程当中使用圆曲线公式来计算坐标。

三、放样中的校核条件

施工放样的成果交付通常属于马上或数小时后,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成果的正确性进行复查。因此,在作业中明确自我校核条件是放样作业人员必须满足的工作要求,保证问题与错误得到有效地解决和纠正。

(一)主要轴线点的放样。三点前方交会法(需要两组坐标进行校核)、单三角形法(一般包括对三角和的校核)、三边测距交会法等是主要轴线点的正确放样方法,其中测定轴线点位严禁使用二点测角交会法。

(二)工程轮廓点的放样。该方法一般会选择测角前方交会定点,而将第三方向作为校核;当选用测角后方交会定点方法时,一般需要对四个已知方向进行观测。校核条件包括了四组坐标,放样建筑物轮廓点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在放样定点后进行,对相邻轮廓点的间距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讨论,以便发现粗差;选择光电测距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时,如果现场仅需要一个放样点,则另一点的放样数据也应设计,并将其侧放在现场,对两点间的设计间距进行准确丈量作以校核;如果精密放样点属于规则图形,还需要对施工现场放样点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查,而如果放样三角高程利用采光电测距仪或者水准仪,必须进行往返观测。

(三)用方向法(包括极坐标法)放样。使用仪器进行测站定向的时候,需要后视2个确定的方向,以此来观测方位角是否符合。如果是比较简单且没有极高的精度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做到在水平角上观测。如果需要一定的高程或者要进行倾斜改正操作的时候,则需要对天顶距进行一次观测,防止在放样的过程当中仅仅进行半测回且没有校核条件的情况发生。

四、在放样工作中如何进行现场平差

进行现场平差在一般工程施工中都需要进行,因此,现场平差属于施工现场消除测量误差的统称。在进行一个方向线测放时,定点时最好选择正、倒镜,在现场一般要选择两方向线的中点设定为最后方向值。在大部分建筑领域中,对放样测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其主要是保证工程建筑物中所含构件的严密,有效地避免了放样中较大误差的发生,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即严密性;同时,还应做到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间联系松驰,即松散性。这类工程部位,由于施工时具备一定的弹性,可以不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三维尺寸的规定进行施工,因此其放样后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要低于严密性的部位。在放样工作中,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选择合適的措施来确保严密区段严密性,而工程部位松散的区段中可以平均承受由于控制测量所带来的误差,消除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以达到现场平差的效果。与一般平差任务相比,现场平差误差并未消除,而是将其放到一个对工程施工不产生影响的范围,从而消除误差带来的影响。如此,严密区段具有良好的严密关系,而控制网的测设误差就被挤压到松散区段。根据实际条件,归纳出现场测量平差的几条标准:(1)在现场对一组观测值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消除仪器观测值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数值;(2)对工程严密部位选择一次性主副轴控制,将其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值;(3)在(1)、(2)两条的基础上,将工程控制网测设的花费降到最低。

五、放样后做好复测工作

测量复测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还要对建筑物高程数据以及平面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复测。实践表明,忽视复测工作通常容易造成施工测量事故。

(一)图纸设计的复核。首先是对设计图纸进行复核,测量人员首先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当中标注的尺寸展开全面校核;对总平面图当中的建筑物具体坐标以及相关的数据等进行校对;对平面图以及基础图当中轴线的位置、标高的具体尺寸、符号等内容是否完全符合;分段的长度能否和各段长度综合保持一致。如果建筑物是矩形建筑物,那么核对其两对边的尺寸能否保持一致,假如局部的尺寸出现了变更,是否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尺寸。

(二)建筑物定位的复测。对建筑物定位进行复测,在建筑物定位之后,根据其定位控制桩来对建筑物的角点坐标、几何尺寸以及标高等和设计图纸当中标注的数据进行对比,检查是否统一,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观察整体的建筑物方向准确与否,是否由于桩移位而造成位置偏移等意外情况,如果一旦发现了任何问题,就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及时的纠正。

(三)水准点高程的复测。最后是对水准点的高程进行复测,在施工现场当中适当引入水准点之后,需要及时展开复测,并且需要往返观测2次。进行水准点的测设的时候,需要保证与图纸每个标明数据进行准确的校核,避免由于高程的使用失误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高程明显降低,或者是升高等异常情况,酿成严重的后果。

(四)原始观测记录的复核。在进行室外实测记录时,最好回到室内复核应更换测量员,通过反复校对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对于原始计算项目,可用校对公式、加法还原检查法或其他方法,以确保各类差错得到有效地纠正和解决。

综上所述,施工测量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工程施工中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还应该强化施工测量的管理力度,做到操作规范化,确保测量工作的精准度,进而全面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党江河.浅谈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2]潘仁才.浅谈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建材,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