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016-04-29 00:00:00宋军
今日财富 2016年31期

摘 要: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首先要抓好的大事,是保障所有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一项应该受到建筑施工单位明确重视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就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找出其产生原因和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存在问题;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和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全过程中,并且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先进的管理手段、有力的执行力度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去武装安全管理,让它更好地为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安全而工作。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行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不力。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能光从一个角度找原因,要综合人员、制度、监督等多方面全面分析原因。

(一)安全保障基本制度不完善。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对象是双向性的,对施工人员和基础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损伤。而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保障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这其中就包括事故发生之后的相关赔偿问题。不过目前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对受工伤的施工人员具体赔偿标准,只能按照施工合同来执行相关要求,对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明显漏洞,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二)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光靠说说就行的,还需要有专人和专项资金来提供支持,而这一切支持都由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而定。目前行业内的安全管理宣传并未大量普及,许多企业领导人的安全意识很差,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有或没有都不会对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有那些人员那些资金还不如去加快建筑施工进度了,所以更加不会派遣专人、设立专款去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了。

而有的建筑施工单位虽然设立了安全管理部门,但并没有赋予其充分的权力,就连其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往往是由普通施工人员兼职管理,丝毫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这样的安全管理是形同虚设,只是个形式工程。所有这些安全管理工作空白都是源于相关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较差这一主要原因。

(三)监督部门不作为。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除了其内部各项工作要有秩序之外,还需要外部力量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政府监督部门就在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这样一个外部制约的角色,通过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政策和实行安全调控手段,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正常监管的职能,引导其走上稳定有序的道路。但是现实恰恰相反,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比较薄弱,监督部门无暇去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导致其工作缺乏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指导和有力的执行后盾,因此也就不具备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职能。

(四)资料存档系统未成立。在安全管理中,建立相应的安全资料存档系统来对其各种管理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储存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在很多情况下给予安全管理工作一定的数据理论支持,使得管理事半功倍。不过目前行业内的安全资料管理体系并不健全,有的单位连基本的安全资料备份也没有,遇到突击检查时就去复制一份资料,不仅没有真实性和实地可操作性,甚至可能会引导安全管理工作走入误区,对建筑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五)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不专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普及度低直接致使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也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按照科學的方法指导去进行实地安全管理工作了。安全管理人员不专业的遗害很大:首先,他们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步骤不科学、不规范、不准确,极易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其次,事故发生时,他们没有专业的心理素质,手忙脚乱,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关事故处理对策去平息事故,会使得工程损失扩大化;最后,在安全事故过后,他们不会对事故原因和相关对策优劣进行对比分析,仍是稀里糊涂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再次发生。综合上述这些不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员的专业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拥有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起对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教育,力争建立起一支科学规范、面对事故从容不迫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队伍。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里所说的制度包括多方面,有安全保障制度、事故赔偿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资料存档制度等等。

完善安全保障制度,必须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的相关培训,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规范施工,尽量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把每一个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都看作是头等大事,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继续施工作业;在购置建筑材料及设备时要严把质量关,不能让任何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及设备流入施工实地,影响施工安全。

完善事故赔偿制度,即在遵循法律相关要求的同时还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施工注意章程,将各种事故赔偿机制清晰地写在纸上并给所有工程人员过目,让他们明确该处施工工程的赔偿机理,明明白白施工,万一有事故产生也能及时收到合理赔偿。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就是在施工设计阶段开展动员大会,在会上分配施工各阶段的主要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到位,为安全管理工作创造庞大的群众基础。在明确责任以后,每一位工程人员都能了解自己负责的施工范围和工序,在施工中不会马虎,使得安全管理无死角。即使安全事故发生,也能及时根据责任范围划分找到事故发生地点和成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追查责任人,不容任何安全问题的萌芽存在。

完善安全资料存档制度,可以适时引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并对所有收集的安全资料进行整理储存,在查阅的时候也非常方便。通过信息入库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保证安全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料虚假及片面的不良现状,为以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基础。

(二)加强人员培训。工程人员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制度或者配件都无法企及的,只有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展培训,是提高人员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一定要保证培训周期的循环性和培训内容的先进性,才是真正有效的培训手段,才能收到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行业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其安全生产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从人力到物力、从上级到下级、从内部到外界各方面主导因素着手,共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避免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为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维持建筑施工行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波.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13.

[2]于福明.建筑施工安全资料的整理[J].建筑安全,2014.

[3]陈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4.

[4]扬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程管理,2016.

[5]谭祖佳.浅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J].建筑安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