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企业风险大都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商业风险,另一种为法律风险。而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企业商业风险也可以概括成一种法律风险,而且企业商业风险中,有很多一部分都是借助于风力风险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针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生产管理过程中,法律风险最为常见、多发的一种风险,现代企业如果对相关法律风险没有做到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会造成企业面临倒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其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在面对诸多风险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像大型公司那样做到妥善处理。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做到有效预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分析
(一)制度缺失所带来的劳动管理法律风险
就目前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严谨、规范以及完整的相关制度规范,从而也就造成了劳动管理法律风险的出现。中小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关劳动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效力促使其难以成为一项法律依据来出来相关的劳动争议类案件。再加上所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现行我国相关法律存在矛盾,从而也就造成了企业民事赔偿责任。其次,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来进劳动规章的制定,促使企业出现劳动争议时,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行。另外,很多中小企业所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都缺乏一定的公开性、合理性,如缺乏劳动者参与等,从而也就造成了虽然有制定制度,却能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出现执行困难现行,进而其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也就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约束和管理作用。
(二)机制缺失所带来的劳动管理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专门的内部劳动关系管理机制设置出来,否则企业在订立、履行、变更劳动合同等方面上,缺少专业部门及人员的把控,极有可能会促使面临诸多风险。其次,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中还没有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上依旧还存在缺失,这也就使得企业中的诸多劳动争议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也就会遭横劳资矛盾日渐恶化,让劳动争议解决成本增加。最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依旧还缺乏专门的几天协商制度,这促使很多劳动者地位没能得到保障,劳动者的想法难以得到集中反映,从而也就造成劳动者权益受到迫害时,难以获取到企业所带来的及时、便捷的救济和帮助。
(三)执行力度的缺失所带来的劳动管理法律风险
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尽管一部分企业已经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的构建,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很多规章制度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没能做到有效落实。例如:违反相关制度,以各种名义向入职员工收取押金或保证金等。此外,中小企业中缺乏合格的执行主体、合理的执行流程以及合法的情形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小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劳动管理法律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
(一)对规章制定进行制定并完善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角度上讲,要想对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做到有效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角度上出发,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构建出来,并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而所谓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主要是指企业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应用于企业内部范围内的一种与企业劳动过程相关的组织或劳动管理的的具体实施等一系列事项所制定的一种规则。从主观层面中交易活动参与方所受到的影响为基础,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依托于劳动主观赞同意愿所制定的一种契约规范约束,另一种则是借助于劳动规章的相关法律法规而施加于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约束,与劳动者的意愿无关,属于一种强制性约束。
从我国中小企业劳动管理法律风险上来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都是应该中小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其风险的危害,从而也就没有去积极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我国《劳动合同法》上讲,其规定任何企业,不管其规模是大是小、是强是弱,都必须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对应得内部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其不仅是企业的所获得的权利,同时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此外,《劳动合同法》还对实体和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对企业所指定的劳动规章内容、程序以及权限等问题进行了严格规范,让企业规章的制定融入进了法制渠道,并从法律的角度上对企业所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认可和保护。
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应该从思想观念上做到改变,充分认识和重视起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企业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将制定和修订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相关细节设置妥善,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就相当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法,因此需要对其做到有效落实。最后,中小企业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促使企业劳动者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规章制定的制定过程中,从而将能够展现劳动者需求、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出来,进而对相关法律风险做到有效预防。
(二)对各种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
1.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合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上出发,将专门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管理部门创设出来,如果企业在该方面上不具有较大的需求,也可以从自身实际需求上出发,只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不设立部门也可以。企业设立的劳动关系管理机构或专员,应该在企业内部结构中享有一定的独立性,直接和企业决策机构对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构建专门的法律事务所,若不具有自主单独构建的条件,则可以选择和其相似的机构想合作,以此来进行企业劳动管理。此外,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应该对自身职责做到有效落实,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关系做到有效掌控,并严格的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企业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事物做到及时、规范的实施,如合同签订、变更以及终止等,从而让让中小企业劳动管理法律分析的抵抗能力及法律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构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随着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以及不断加剧的输出竞争力度,促使众多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复杂性程度日渐提高。但是在实际现实中,依旧还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构建相关的争议调解委员会,从而也就难以对劳资矛盾做大有效、及时的解决,促使劳资矛盾越演越烈,因此构建出相应的争议调解机制具有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在法律中,调解是一项明确规定的法律制度,其能够对企业劳资矛盾遭到及时处理,让劳资关系变得更加协调,让社会安定得以维持。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指导并鼓励中小企业将争议解决机制构建出来,促使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能够得以形成,从而才能针对于企业为矛盾密集区域遭到有效调解,缓解劳资矛盾的恶化。
3.构建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现代中小企业而言,矛盾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而想要让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构建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最最为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资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只有让双发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于制度化的沟通交流机制,从而才能让企业中的劳资矛盾及冲突得到有效处理和消除。此外,对中小企业中的交流、沟通机制进行创建和完善,同时也是展现企业对员工尊重和重视的重要途径,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三)对中小企业劳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定执行力度进行不断加强
针对于当下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劳动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必须对执行力度进行不断加强,从而才能真正落实贯彻好每一项规章制度。中小企业应该构建出监督检查部门,并挑选合适的人员来对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其次,通过构建奖励体系让执行力得到加强,当然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不能够只是单纯的奖励,也应该实施惩罚措施,企业在对激励政策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对奖罚并行的原则做到严格遵循,实现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激励制度。不过,因为在执行惩罚措施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促使员工工资热情被削弱、让员工的工作自信心降低等,而执行奖励激励则能够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显著提升。因此,现代中小企业应该有效结合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让奖罚并行、赏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得以建立起来,通过树立榜样和反面教材,促使企业内部良好工作氛围得以逐渐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发展观念也来也强,尤其是我国劳动者的相关法律制度的颁布促使现代企业职工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日渐加强,特别是针对于我国诸多中小企业,不断增多的一系列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对其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只有多个方面上出发,通过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度和完善、机制体系的构建以及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强等方法,对自身劳动管理法律风险做到有效防范和处理,从而才能让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作者单位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