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的加强、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对人才竞争的加剧,我们已经无法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方法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实施。这既是对传统体制下把“人力”仅仅作为成本费用观点的突破,更是确立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投资的关系,从而实施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管理。
一、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我国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衡。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国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人力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激发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合理配置,促进就业,发挥劳动力的最大潜能。
(二) 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今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的评估和核算方法也逐渐地发展起来。正确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可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可以促进其组织经济最大化的实现,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环境,吸引投资和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的发展不再依靠着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心逐步地调整到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知识和服务占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招聘、任用、管理和开发愈加重要,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及竞争者都十分关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现状、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等信息,以便有效地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三)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必然要求
传统会计并未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准备计算,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矛盾,尤其会违背会计原则。而从企业实际经营考虑,短期内,并不会实现对人力资源投资所带来的价值的有效计算,一般都会超出会计的期间,将其进行资本化,之后再在其各个会计期间中进行分期摊销。而目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日益增加,若仍按照之前的方法,将其归为当期费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确认,也会使得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告、经营成果存在严重问题。所以,企业就必须采用人力资源会计,对其进行核算。
(四)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的会计报表仅仅从资金角度展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的核心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采用人力资源会计进行核算之后,可以让信息的使用者更全面地看到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人、物等资源的投资变化,看出这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在决策中更加准确。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资产的定义,是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从本质上讲,是指人所具有的能够给企业未来带来价值的能力。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为企业所带来的未来利益无法像其他资产一样进行合理的计算与确定,因此认为人力资源不是资产。另外,还有部分反对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劳动者所拥有,而并非由企业所拥有。企业无法对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完全控制,只能凭借其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获得收益。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既然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通过货币投入进行,那么就可以对企业未来的收益进行初步的预期计算,而并非完全不可控。因而在这一层面上,可将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1.“人力资产”账户,主要用来反映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总体变化情况。借方表示其这项资产的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主要反映的是现有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
2.“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主要用来表示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发生的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费用。借方表示离开企业的员工的的累计摊销额,贷方表示人力资产的摊销额,余额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3.“人力资产取得成本”账户和“人力资产开发成本”账户,这只是在核算人力成本时的过渡中使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额,借方表示企业进行投资支出的实际数额,贷方表示转到此账户的实际发生的数额,而到期末核算时,余额一般在借方,表明企业对仍处在取得和培训阶段的职工的实际投资。
4.“人力资本”账户,用来表示当企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无偿性地调入职工时,通过这一账户来说明这一投资的来源;而当职工离开企业,则将其账户的实际数额进行转出,一般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以达到会计上的平衡。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对人力资产进行价值衡量和计算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采用成本法,即企业在开发、管理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所有耗费都视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使用这种方法较清晰、方便。成本法又划分按照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进行计算入账、按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进行计算入账,以及按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入账三种计算方法。其二,价值法。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应按照人力资源产生的实际价值入账,而不是按其消耗和支出的金额计入账簿。一般情况下,发生的人力资本的支出数额往往因为现实情况的限制而与其实际价值不符,因此用成本法进行计算时,反映出的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够准确。
(作者单位为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