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教学

2016-04-29 00:00:00刘平
今日财富 2016年16期

现代社会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着产品滞销、挤压增多、订单下降、市场竞争加大等困难,发展环境日益严峻,而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快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管理则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因此,为了迎合企业管理的需求,我国的企业管理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以当下的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托,旨在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为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做出更多贡献。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进行企业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经济状况日益复杂,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针对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企业管理现状,包括我国企业运行当中普遍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动过快,管理混乱,甚至各种违规生产、无序运行现象,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对如何避免和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诸多的理论和见解,为传统企业的良好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新的企业管理问题不断出现,例如缺乏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只有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发展机制,才能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若企业管理教学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必定对今后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观念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企业管理教学缺乏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以管理理论为主,且多数情况下仍然以分数和成绩以及能顺利毕业为主要目的,忽视了企业管理教学课程设置的初衷,因此,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很难学到真正能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匮乏的实践课程也令学生与当下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脱离。另外,学生对企业管理教学的学习兴趣有限,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没有全面的认识,意识不到企业发展大环境的改变,缺少研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心,这些也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教学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

人才是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后金融为时代下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是企业管理教学的主要责任之一。然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注重的是管理理论的教授,而对企业管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学不太注重,学生虽然有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但是普遍出现了责任心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够等,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发展需要更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创造性思维的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帮助企业走向国际。

二、提高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创新企业管理教学的内容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格局,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授如何解决企业生产发展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经济形势,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金融危机后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适时的教学内容。其次,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充实有趣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创造性思维,为实现最终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社会经济复杂多变,只有将传统的管理理论与当下不断发生的经济现象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企业管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企业需要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人才为其发展保驾护航,而高校需要企业的支持才能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平台,因此,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当下培养高水平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选择合作企业过程中,学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主要目的,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迎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大方向的企业,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接受更加先进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触到最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报告,了解企业经济发展状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管理责任心,提高业务素质,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水平。另外,社会应该呼吁校企合作,呼吁企业给予高校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对接受高校合作的企业进行奖励,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通过提高企业形象,帮助提高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竞争力。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合作的时代,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必要途径,是互利共赢信念支持下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提高企业管理教学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三)建设高素质的人才教师队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更加复杂,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加多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企业管理人才的场所,而教师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学生水平的高低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建设一支高专业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该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和经济形势教研,提炼出更加专业、正确的企业发展数据和形势报告,为管理教学提供依据。其次,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善于利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资源为企业管理教学所用,邀请其为学生开办专业知识和经济形势分享讲座,利用其丰富的企业管理职场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管理知识。最后,高校应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吸引、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让人才到高校任职,对确实有能力者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保证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企业管理教学水平,为推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改革企业管理教学评分标准

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专业的评分标准比较单一,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传统教学体制中的通病,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教学水平,高校应该改革评分标准,在传统的评分标准基础上加上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成绩,将单一的评分标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力进行评分,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另外,评分标准的变化从侧面展示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发展对高校和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校企业管理在应对复杂多变的企业发展环境时做出的重要决定,必将为企业管理教学人才的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三、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转变企业管理方式,创新企业管理内容是其突破当下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管理教学的改革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配合,需要二者之间通力合作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需要社会、高校、企业之间加强协作,共同解决,才能达到三者之间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