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长时间以来一个大的的发展战略,也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想要协调发展绝非易事,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工作,尽最大努力谋求区域协作,共同发展。时至今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在京津周边仍然存在二十多个贫困县,其组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这种不和谐局面需要尽快得以改善。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认识
(一)基本认识
从很早以前,京津冀地区就开始了合作,人们也特别关注这一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与此同时此战略受到了高度重视。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时,几个相关观点经常会伴随呈现,如地区合作、区域和谐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这三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实现区域一体化离不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又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关键条件。
(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第一季度三地GDP 总值为14512.03亿元。河北省增幅较大,相比较2014年,河北的经济增长实现了逆袭,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影响,与河北相同的还有天津, 天津一季度经济增长幅度达到9.3%,排全国第四位,港口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明显增长。北京和天津作为直辖市,连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各地之间交通干线连接。同时京津冀地区有一批发展势头强劲,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如北京中关村,亦庄,天津武清开发区,河北廊坊的廊坊开发区。然而由于张家口、承德等地交通系统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更加注重农业发展,开展新兴农业,生态旅游,果园种植,绿色食品加工等。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三地产业结构相差悬殊
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相差悬殊。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北京市已然以第三产业为主,201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已占到76.9%,已经成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大都市,与世界接轨,声明传播海外。天津市相对发展较慢,主要以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为主,2015年二三产业比重基本上持平,但天津发展整体在向现代化,向服务型城市迈进。而河北省是这三个地区中发展最滞后的,产业发展比重也是较为传统,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近几年虽然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相比较京津还是较为落后。
(二)三地内部发展差距较大
产业结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阶段和水平,京津冀正是如此。不得不承认,与京津的发达程度相比,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三地内部经济差异较大。除此之外,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区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公共服务资源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存在的巨大差异,同样使得优质的生产要素涌向京津,从而使得生产力得到全面大力发展,河北省缺少与京津两市协同发展的动力,动力不足,信心不足,发展后劲不足,京津冀内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展措施
实现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提高其协同发展程度和互助的水平,进而使三地实现和谐完美发展,从而使三地发展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都市群,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地区合作的合理分工
保持京津冀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分工体系,这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当前现实出发,三个地域在一定水平上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同的现象,但三地自身以及内部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经济实力更是十分强大,此后应加强对服务业的发展,不断追求高品质,创造高端服务业。天津的工业实力较强,应将发展重心放在制造业上,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河北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应主要侧重于发展高端农业,同时着手普通制造业和较低端的服务业,当然,对于河北一些经济实力较为优越的城市可以设计一些较为高端的领域,从而进一步带动整个河北经济的发展。
(二)增强河北自身发展实力
不可否认,河北自身实力相对薄弱,从而导致了其在合作、谈判等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河北应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转型,将劣势降至最低,甚至成为优势,转型是这样的: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加快解决城乡矛盾能力,提高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竞争力,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从而使向高端化和品牌化的行业,充分利用京津的优势和环渤海优势,扩大外资规模提高外资的质量,瞄准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通过一系列措施,河北不断壮大自己能力,争取后来居上。
(三)保障制度实施到位
三地有其自身发展状况,针对三地的不同情况,必须落实相应的保障制度,才可确保发展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监督制度落实到位,一个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监督,监督得力往往可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空间上三地要形成可靠的监督网监督群,赋予监督部门特殊的职权,不受任何一个地方的约束,而是三方共同管理,同时受约束。奖惩制度上,在区域合作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对于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地区,采取激励政策;对于依仗自己实力强企图压制实力较弱的地区,采取相应的经济制裁,如增加税收,情节严重的予以强制退出的惩罚等。只有保障制度落实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