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西亚的海上探秘之旅
蓝蓝的天、一望无际的海、高耸入云的玄武岩山峰、成片的热带雨林……身处波利尼西亚群岛,会让你仿佛置身于天堂之中。
参考译文
阿拉奴伊3号并不好看。它是一艘运送物资的货轮,50多年来往来于塔希提的首都帕皮提和远在其东北方1500公里之外的马克萨斯群岛之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阿拉奴伊3号才被改造成游轮,接载游客前往那鲜有外人到访的南太平洋岛群。
不过诱惑我们花14天时间乘坐游轮的与阿拉奴伊3号毫无关系。直到在海上航行了数天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花费几千美元搭乘一艘两周里只有五天能连上无线网络的货轮。这与这艘船本身无关,而是因为一个能去体验不为人知的波利尼西亚活历史的机会。
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马克萨斯群岛在1595年被一位西班牙探险家发现,它的地理位置是如此偏远,离其最近的大都市已是远在北边约3500公里之外的夏威夷的火奴鲁鲁。作为唯一一艘开往马克萨斯群岛那六个有人居住的岛屿的船只,阿拉奴伊3号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各个群岛提供食物和物资——让这些小社群得以繁荣兴旺。
我们从帕皮提出发航行了三天后,在马克萨斯群岛中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小镇。三座玄武岩山峰在茂密的森林之上高高耸立,四周的水域因水底的火山沙石而呈现出深绿色的浑浊色调。一条三公里长的徒步路径将我们带到了海湾上方的一个令人赞叹的地方,在那下面有一片可以享受日光浴的迷你沙滩。
我们在这个小镇稍作停歇,吃了一顿有牛肉、米饭和香蕉布丁的经典自助餐。小镇上有一所邮局、一家银行、一所学校和一些商店,没有太多其他设施了。大多数的房屋都是单层的盒型建筑,装修简单。虽然屋子里看起来没有人,却有乐声传出窗外。
第二天上午,当我们到达努库希瓦岛时,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之中。“每当阿拉奴伊停靠时就会下雨,”我们的司机说,他是众多开渡船运送乘客到热带雨林深处的当地居民之一。努库希瓦岛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岛屿,1842年,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在这里从一艘捕鲸船纵身跳入大海,后来又被当地部落俘虏。他和该部落的族人呆了整整三周的时间——那是世界上仅有的数个食人部落之一。最终他逃脱了,而这个部落也消失了。
塔瓦塔岛是1842年法国殖民者在马克萨斯的首个殖民地,在这里,人们才是亮点。我们的船才刚刚抛锚靠岸,当地的孩子们就拿着用鸡蛋花装饰的花环来欢迎我們,并且欢声歌唱。当地人还举办了海边烧烤午餐派对,伴随着马克萨斯鼓和尤克里里的乐声,跳起了波利尼西亚的传统舞蹈。
塔瓦塔岛也是费利普的故乡。48岁的费利普是当地的一名文身师,从事文身行业已有30年。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文身艺术始于铜器时代,或是约公元前两千年的埃及。“文身”一词源于塔希提语“tattau”,意为“做标记”,1769年,在探险家詹姆士·库克的南太平洋游历记载中,它首次被提及。在当地刻下的文身是一个特别的纪念品,四位迫不及待的乘客便成为了少数可以宣称自己在“文身”一词的起源地刻下文身的西方人之一。
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是回到努库希瓦岛。在此靠岸停留的两个小时里,我们游泳、徒步行走,又或是搜罗一些手工雕刻的精美小饰品带回家。随着我们驶离这片美丽的土地,我意识到我将深深铭记着的,不仅是马克萨斯群岛,还有这艘让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旅程得以成真的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