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尝威士忌

2016-04-29 00:00:00
智族GQ 2016年4期

一想到威士忌,就会出现穿着长裙高筒袜的男人骑马飞奔而来的画面吗?强悍又潇洒的威士忌,其实不只苏格兰有。

来,趁着春意醉人,让我们把传统和非传统威士忌产区都扫荡一遍,伴着渐浓的酒意,探一探威士忌的底!

澳洲塔斯马尼亚

新大陆带来的新惊喜

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澳大利亚曾经从未被视作和威士忌会发生什么关联。但是现在的世界酒业的版图上,澳洲大陆也在烈酒领域捅上了自己的旗标。不得不说这与澳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史息息相关,但是31家威士忌蒸馏厂的数量仍然让人大吃一惊。而在这其中,最大的威士忌生产中心位于塔斯马尼亚州。其他知名酒厂还包括西澳的Great Southern酒厂、墨尔本的Starward酒厂、维多利亚州西南地区的Timboon Railway Shed酒厂等。

塔斯马尼亚州(Tasmania),原名范迪门斯地(Van Diemen's Land),1642年被荷兰航海家Abel Tasman发现,以其远航赞助者Van Diemen的名字命名。欧洲殖民者到达后,屠杀和疾病感染让原住民几乎灭绝,1850年以前,这片大陆都被作为犯人的流放地。

作为澳洲唯一的岛州,塔斯马尼亚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角约240公里的外海,与墨尔本隔海相望。处于南太平洋包围之中的塔斯马尼亚,常年刮着强劲的西风,把遥远大洋的纯净空气带到这里,空气质量之好无可比拟;离南极洲2500公里,水质也十分纯净。因自然生态保存最完整,有“天然之州”、“澳洲的新西兰”之称。

州上存有14家取得经营牌照的蒸馏酒厂,其中两家曾获得重量级奖项并远销海外。其中包括在2015年的WWA斩获“全球最佳单一麦芽成士忌”之名的Sulivan's Covc。除此之外,州内各品牌的风格也各异——贝尔格罗大盛产黑麦。雷德兰兹则产单一麦芽威士忌。还有岛上首个合法经营的酒厂Lark,在标志性的100升波特桶中进行熟成是其建成150年来的重要特征。

不同于日本用近百年在世界扬名,塔斯马尼亚似乎只用了20年就做到了这一切。最近的追捧让塔斯马尼亚威士忌倾销一空,但是这个新产地是否能在新鲜之后带给消费者持续的惊喜,还要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拭目以待。

朱烽

威士忌杂志出品人

赤道以南,威士忌的新乐园如果不是Sullivans Cove酒厂拿下2014年度世界威士忌大赏的年度威士忌大奖,恐怕没多少人知道赤道以南的澳洲居然成为传统五大威士忌产区后最大的威士忌产地,并且以31家威士忌酒厂的规模雄踞新世界威士忌龙头地位。

酒领域中一直有个说法,南北纬30度~50度是全世界主要的酒类生产带,这个说法偏重葡萄酒,但凑巧的是威士忌的主要产地所处纬度。同为大航海时代后期的果实,一批英国人到了北美大陆,继而根据当地的风土条件,慢慢地培育出波本威士忌这个著名品类。

这家首开先河的酒厂几经关停,于1992年在Bill Lark手里重获新生,被命名为Lark酒厂,创始人Bill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威士忌之父。澳洲人民似乎一直缺乏美国人民的西部开发精神,加之地处偏远,内陆交通不便,气候干燥,烈酒发展速度一直不急不躁,也没有大牌酒厂出现。但这一切随着葡萄酒的蓬勃发展发生了剧烈变化。

众所周知,威士忌生产除了保证大麦和谷物的原料供给之外,还需要蒸馏器、水、橡木桶等重要条件。蒸馏器容易解决,好的水源也不是难事,剩下的就是桶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葡萄酒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威士忌的发展。

澳洲人的饮酒习惯沿袭了英国老祖宗,除了红白葡萄酒之外,加强葡萄酒(雪莉酒和波特酒)也是他们的最爱。Lark酒厂就是使用加强葡萄酒桶来熟成单麦威士忌的典型代表。虽然澳洲威士忌和单一麦芽威士忌发展迅猛,但威士忌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熟成,时间成本很高,且澳洲烈酒征税也很高,导致即便能买到澳洲威士忌,其价格也颇为不菲。

在我喝过的几款澳洲单麦威士忌中,Hellvers Road威士忌是产能最大的,也是相对更容易获得的一款单一麦芽威士忌。

这款46.2度的10年Hellyers Road单麦威士忌呈淡金黄色,比较典型的波本桶熟成的单麦威士忌的颜色。最让人惊讶的是香味,我曾经分几次品嗅,最近一次距开瓶一年有余,其浓烈的苹果味依然坚挺,对于70后而言,浓重的略带发酵苹果的香味和我们小时候闻到的汽油味很接近(汽油味并不是贬义)。

一瞬间仿佛感觉打开的是一瓶苹果白兰地……瓶形都是类似冰酒的瘦长瓶身,瓶盖也是采用澳洲葡萄酒惯用的螺旋盖。澳洲人可爱的偏执性格可见一斑。倒入杯中后,随着氧化的加速,柠檬、香草的气息逐渐展露出来。入口,白胡椒的少许辛辣在刺激整个舌面,一丝油脂感,轻哥舌泼,面包的甜味。尾韵较短,偏涩,杯中呈现出干稻草的气息。

这款酒最适饮的方式,并不是开瓶后当即饮用。最好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不停开盖,封闭,逐渐氧化,慢慢地,你就找到了和它对话的最佳时间。

印度

威士忌的“叛逆”

作为甘蔗种植大国,印度人曾用生产蔗糖的副产品糖蜜Molasses作为原料酿造,蒸馏出烈酒之后再调和,获得的是威士忌传统产区的不认同和一个”印度人不会酿造威士忌“的印象。这种情况在2004年得到了颠覆,蒸馏厂建于印度班加罗尔的阿穆特(Amrut Distileries),采用生长于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大麦发酵的大麦威士忌,20年的研发,酿造出优质单麦威士忌,凭借一款Fusion斩获无数威士忌爱好者,《威士忌圣经》将其评为2010年度世界第三佳;2016年.Amrut Greedy Angels 10年再次获得年度亚洲成士忌美誉,彻底改变了大家对印度威士忌的印象。

2015年,在印度果阿的约翰蒸馏厂酿造的高端威士忌品牌保罗·约翰(Paul John)再次将印度威士忌推上世界的舞台。精选六排麦芽在传统的铜质蒸馏器进行双重蒸馏,在美国橡木桶内成熟,《威士忌圣经》为保罗·约翰生产的Brilliance和Edited两款威士忌分别打出了94.5分和96.5分的高分,约翰蒸馏厂更是获颁2015年度亚洲年度蒸馏厂及世界威士忌金奖。稍早一些,该厂的Select Cask Classic和Select V=Cask Peated在2014年度国际酒类大赛中各获金奖与银奖。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单麦威士忌一般不标酒龄,成熟几年才装瓶,而印度特有的炎热的气候,让印度的威士忌比欧洲及美国成熟得更快,每年蒸发掉的威士忌高达8%,这部分angels’share是苏格兰的3至4倍,因此即使没标上酒龄的威士忌,成熟口感也类似10年苏格兰威士忌。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印度威士忌的品质。

去年台湾噶玛兰(Kavalan)独奏葡萄酒桶单一麦芽威士忌原酒(Solist Vinho Barrigue Single Cask Strength)在世界威士忌大赛上击败英国、日本、爱尔兰、美国的威士忌,夺得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大奖。早在2012年,这款酒就已经被Jim Murray的《威士忌圣经》评选为“年度新品”,并在同年获得Beverage Tasting Institute金奖。但实际上,台湾生产本土威士忌而不是调和苏格兰原酒,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

台湾威士忌迎头赶上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相比其他成士忌产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处的台湾平均气温比苏格兰要高15摄氏度,意味着这里其实并不适宜种植大麦,且angels'share高达13%-15%。但如此气候带来的好处是威士忌只需要陈化2年半至3年即可装瓶。

台湾威士忌生产时会使用多种酒桶发酵,包括波本酒桶、雪莉酒桶、白兰地酒桶、葡萄酒桶等,酿成的威士忌口味极为多元化。储藏时则会选择在温度更高的仓库上层空间储藏500-700升威士忌,减慢蒸发速度,而下层空间只储藏250升威士忌。更关键的是,鉴于台湾气候的特殊性,台湾威士忌可以利用冬天氧化使酒液醇化,利用夏天萃取使酒液吸收木桶香味,冬夏天气的互补,令台湾威士忌熟战的速度远快于苏格兰、日本和美国肯塔基,即便是数年的年轻酒,也能媲美寒带地区酒厂的多年陈酿。

此外,台湾威士忌声名鹊起和本地资源也不无关系:台湾迷你,却拥有优良环境和纯净雪山山脉,当地高质量的软水水源也是优质威士忌的绝佳助力。

伟来

威士忌资深行业人士

遇见噶玛兰

记得2012年冬天,台湾的一个友人回京,许久未见,说:你不是爱喝威士忌吗,我在桃园机场给你买了一瓶噶玛兰(Kavalan)威士忌。噶玛兰之名来自于台湾土著民族,同时也是酒厂如今所在地宜兰县的旧称。2005年底正式建厂,2008年第一批酒出售,相对于苏格兰或者日本的历史,噶玛兰犹如新生的婴儿一般。也是10年间,2010年获得世界风云人气酒厂,2011年又获得了最具含金量的IWSC最佳蒸馏厂大奖,被称为“台湾之光”!

朋友当时带给我的是Kavalan Solist Sherry 58%,虽然我比较偏爱雪莉桶口感,但是这款雪莉单桶带给我的感觉却完全异于Aberlour、Glendronach这样的传统苏格兰雪莉桶名家。丰富的热带水果芒果、凤梨裹挟着满满的异域香料、葡萄干、坚果香气,色泽如黑葡萄干一样让人目眩。口剧愤滑饱满,回味有些许杏仁苦感,更是表明其选桶的考究和用心。

之后,噶玛兰还发布了独奏葡萄酒桶、白兰地桶、泥煤风味,以及奢华系列尊酿,大大提升了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有机会去台湾旅游的话不要商己去宜兰参观其酒厂和储酒仓库,体验噶玛兰的奥妙。威士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打开瓶的风味是如何,那种永远像初恋的心情才是最美妙的!

1.Kavalan Classic Single Malt Whisky 40%

噶玛兰2008年底产出,柔顺细腻,果香襄着一些花香、蜜饯干果的气息,适合午后喝下午茶的时候一人来一杯,简单却不乏味。

2.Kavalan Solist Bourbon Single Cask Strength Single Malt Whisky 58%

噶玛兰独奏系列,清新纯净的椰子、香草、奶油香气说明其选取最优秀的美国白橡木波本桶以及恰当的用桶水平,回味甘甜、悠长、纯净!

3.Kavalan Solist Fino Sherry Single Cask Strength Single Malt Whisky 56%700ml

噶玛兰独奏系列中高端款,采用本来就少用于陈酿的顶级FINI雪莉桶,非常充盈的牛奶巧克力以及太妃糖、乳酪、复杂的热带水果、芒果、蜂蜜,些许小白花香气,深沉中透出些许调皮纯净,入口顺滑、浓郁,混以烟熏夹杂,带来神秘感,回味甘甜、微涩,充满期待!

威士忌的“东风西渐”

黄山

清酒狂热爱好者,专栏作家,运营公众号“饮家Drinkers”(ID:Thedrinkers),以有趣的方式传播关于酒的知识展示踮脚就能够到的逼格。

哪怕是再死忠的苏格兰威士忌粉丝都得承认,这两年的威士忌市场,出尽风头的是日本人。不管是数度刷新拍卖场纪录的轻井泽以及羽生扑克牌系列,或者在饮家市场中备受好评的响、山崎、白州、余市。2015年,威士忌大神Jim Murray每年更新的《威士忌圣经》中把一款山崎雪莉桶限量版评为“年度最佳威士忌”,不仅让这款酒的零售价从4千元上蹿至2万元,更带动三得利系其他威士忌(白州和响)价格鸡犬升天。Nikka体系下的余市和宫城峡也不甘示弱,在2015年中宣告年份产品停产以后,招牌的余市20年威士忌,从停产前2000元以内的价格,陡然涨到6000元以上。

日本威士忌值这个价格吗?日威的风格会成为普遍潮流吗?我认为,日本威士忌轻柔淡雅又不失复杂度的风格,很有可能是不同受众间的最大公约数;来自其它地区的、与之有相似风味的威士忌也将继续受到追捧。

原因很简单,风味淡雅的酒很少会引起人强烈的反感。但也往往会有一个问题:酒中含有的风味物质太少,掩盖不了酒精本身的气息。而日本酿酒人的本事在于:威士忌风味做得既淡雅又不失丰富和层次感,鲜花、水果、麦芽香气展示出足够的复杂度,很好地掩盖酒精气息。

然而随着日威价格飙高,性价比也在降低。反过来,单一麦芽威士忌的祖国苏格兰其实不乏“淡雅而不失丰富”的产品,性价比郁还可以。

我非常推崇的格兰威特(The Glenlivet)就在此列。这个厂已经是全世界销量第一的单一麦芽,被很多所谓“品鉴家”诟病:“大厂,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不好喝。”而这实在无知。不管大威士忌厂还是小作坊,生产威士忌的方式郁无大差别,都要靠酿酒师在蒸馏、橡木桶管理、原酒凋配环节下功夫,而且格兰威特的橡木桶管理水平是行业顶尖级别的。格兰威特12年醇荟(瓶标上有Excellellce字眼)、15年法国橡木桶熟成以及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兼具柔和口感和复杂度,都是相当好的入门级产品。还有一款格兰威特16年纳朵拉原酒,具有青苹果、桃子、蛋奶挞、牛油面包、一点点抹茶拿铁和黑胡椒味道的集合,风味清淡平衡。与之风格相似的Ben Riach“Heart of Speyside”系列的12年和20年,还有Glenmorangie核心的10年、18年单一麦芽,同样值得留意。

日本威士忌的走红除了带动味道相近的威士忌的销售外,也让一些“日本概念”——即日本集团持有的威士忌品牌越来越备受瞩目。最显见的例子,就是三得利旗下的Bowmore、Laphroaig和Aucllentoshan这三个蒸馏所,被收购后,无论产品线的设置还是酿酒哲学部越来越向日本靠拢:无年份标示产品、带有日本血统的限量酒,比如Bowmore去年底推出一款由日本特有的水椭木桶陈年的威士忌,一面市就被炒到天价。

另一个趋势也不容忽视,就是无年份标示威士忌。全球威士忌需求量大增,众多苏格兰酒厂甚至将几十年积累的老酒库存销售一空。背景之下,将蒸馏好的生命之水陈酿12年再推出很不合时宜。无年份威士忌的面市让饮家感到不适应,因为陈年年份曾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但是在与酿酒师和调配师的交流中,他们反而非常开放,有的甚至摩拳擦掌——生产无年份威士忌能让他们更自由地发挥,脱去年份窠臼,凋配自己想要的风格。

威士忌怎么饮

威士忌到底应该纯饮还是加冰?这个问题不仅重要,而且事关颜面。正确的品味方式往往能帮助你最快地了解该产区威士忌的特色,也能让你寻到心头好。

1.如果你只听过或者热衷威士忌加红茶、绿茶……也许你不应该和威士忌发生关系。

2.如果你是连Single Cask都纯饮的真汉子,倒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不能一下子享受纯饮乐趣,建议还是遵循品饮步骤:倒入威士忌后先纯饮一口,再一点儿一点儿加入水,体验口感的细致变化。

3.需要注意,不是所有水源都是合格的调料,太过纯净的蒸馏水或者是经过氟氢净化的水倒进威士忌的后果十分可怕。在这点上自来水和苏打水没什么区别。

4.最极致的方式是用酒厂推出的瓶装水搭配同酒厂的酒,比如Aberfeldy酒厂的瓶装水在免税店就能买到。当然,这种水的最佳伴侣是Aberfeldy品牌的威士忌,尤其是16年版本。Uisge Source也是近年大火的威士忌用水,斯佩塞、艾雷岛、高地三个产区的不同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威士忌饮用。

5.退而求其次,可以用高质量的矿物质瓶装水《纸牌屋》中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在“党鞭”时期就用斐济矿泉水搭配威士忌,值得试试。

爱尔兰

百年沉寂后的重生

在近乎销声匿迹的百年沉寂之后,爱尔兰威士忌重生了。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威士忌圣经》,来自爱尔兰的米德尔顿(Midleton Dair Ghadach)获得了年度第三佳,打破了爱尔兰威士忌从未进前三的纪录。事实上,米德尔顿并不是现代首个使用新爱尔兰桶来酿制威士忌的品牌,而是首个在酒标上明确将爱尔兰桶标示出来的品牌。“Dair Ghadach”即“爱尔兰桶”,需要经过15、22年陈年后再在全新的爱尔兰橡木桶中陈酿1年,价格昂贵。

近几年,爱尔兰威士忌的酿酒厂数目增加了近两倍,尊美醇(Jameson)、布什米尔斯(Bushmills)和图拉多(TullamoreDew)等主要品牌也不断扩张。尊美醇威士忌还推出为迎接爱尔兰传统节日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而出的限量版:标志性瓶身以都柏林的城市灵魂、温情与智慧为蓝本。口味延续爱尔兰威士忌特有的轻盈体态和柔和口感,爱尔兰式微油的中味,奇妙混合着椰子、坚果、香草和杏脯味,甘草收尾,馥郁辛香,在味蕾上产生稍纵即逝的润滑感。

还有一个消息也让人兴奋,原Kilbeggan酒厂的Teeling家族在都柏林自由区开启了新的酒厂及游客中心,在这个城市最后一个蒸馏炉偃旗息鼓的39年后,终于重新把酒厂带回了故乡都柏林。也许,爱尔兰威士忌从未改变过,威士忌对爱尔兰人甚至对全世界的重大意义也从未改变。

苏格兰

金色外表下的绿色心灵

坐拥富饶土地与纯净好水,数百年的努力,苏格兰已经几乎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蒸馏技术不是苏格兰人发明的,但是它们在苏格兰却创造了酿酒史的奇迹。虽然新产品层出不穷,但苏格兰威士忌的品质仍然稳定。例如刚刚斩获“全球年度最佳单桶威士忌”、“苏格兰年度最佳威士忌”和“苏格兰年度最佳单麦威士忌(单桶)”的格兰花格(Glenfarclas)家族桶——来自苏格兰威士忌之乡、高地区核心的斯佩塞区(Speyside),延续了百年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不管是在苏格兰还是海外市场,苏格兰无年份威士忌都持续水涨船高。2016年同样还会延续2015年的威士忌品牌庆生周年纪念、特殊年份的潮流。品牌起源,工艺传承是自古以来的卖点,这一年,有意义的年份,口味特点、风格标签将继续成为苏格兰威士忌让人买买买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苏格兰各家酿酒厂将致力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酿酒行业也制定了苏格兰第一个行业性的环境战略,各酿酒厂在2050年前实现一次能源需求量的80%来自于非矿物燃料的目标。

范庭略

图书出版商,专栏作家

对酒当歌苏格兰

几年前我们在苏格兰探访酒厂,和酒店里白发管家聊天,我们友善地递给他一杯25年威士忌,他却说我们喝不起这个,这些都是卖给亚洲人的。他们喜欢的是正常的10年左右的年份。道理说来也有意思,姑娘应该是年轻的时候最美丽,不会等到半老徐娘才绽放出怡人光彩。古朴的道理显然适合平静的苏格兰人,对于喜欢特立独行的亚洲人,10年怎么喝啊!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植入将这种独占的心态表露无遗,无论是007里面的50年麦卡伦,还是《纸牌屋》里500美元一杯的限量版威士忌。但是他们或许都忘记了,最初威士忌被英国王室接受,就是因为那年葡萄酒因虫灾导致歉收。一位可爱的兄长一针见血地说,高年份的威士忌无一例外地透露出一股干邑的味道,醇厚而圆润,优雅而绵长。

对我来讲,喝到高年份的威士忌犹如一次期待已久的神交,可遇不可求。最难忘的一次是在台北的好友姚和成先生的家里,素昧平生,因出版全球威士忌的权威好书《威士忌》结缘。他邀请我去他的酒窖品酒,给我开了一支拉佛格30年以及一支BBR在1975年装瓶的朗姆酒。如果你不懂得拉佛格10年的那个劲儿,奢谈18年、24年、25年或者30年都还是枉然的。岁月让酒增添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例如沧桑例如浑圆例如绵长。但是它也让酒失去了棱角,酒体饱满犹如奶油一般顺滑,多年以来这种非爱即恨的情感一直萦绕在拉佛格爱好者的心头,爱与恨之间毫无妥协的强烈定位,也许是威士忌与其他烈酒最大的不同吧!

加拿大

《威士忌圣经》第一名的那瓶酒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威士忌书籍之一,每次《威士忌圣经》的发布部备受瞩目。当万众期待的《威士忌圣经2016》面世之后,摘得年度最佳威士忌的居然是一瓶售价30美元左右的加拿大威士忌!

这款令人跌破眼镜的明星酒是加拿大皇冠(Crown Royal Northem Hanest Rye)威士忌,也是目前首获此殊荣的加拿大威士忌。这瓶黑麦威士忌黑麦比例高达90%,比其他普通调和黑麦威士忌拥有更浓郁的黑麦韵味,还有着些许草木和橡木芬芳,口感却细腻顺滑。这也是Jim Murray坚持把年度最佳颁给它的理由。让人高兴的是,虽然由加拿大最著名的威士忌品牌生产,这瓶酒的售价却只有30美元。相比去年的山崎雪莉桶在获得年度最佳威士忌之后被炒成天价,十分亲民,威士忌爱好者不用担心喝不起年度最佳了。

如果说苏格兰威士忌是位威士忌舞台上的明星,那么加拿大威士忌可能只是个低调而努力的配角。几乎所有的加拿大威士忌都是调和式威士忌,以连续式蒸馏的方式酿制,通常都比较清淡,因此加拿大威士忌常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清淡的威士忌,也是世界五大威士忌中最稳重、最均衡的。特别是用裸麦和谷物威士忌调配而成的混合威士忌,有着独特的清淡雅致的口感,越来越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即便是女性,也可以轻松驾驭。也正因为其清淡温和的口感,调酒师们也对其爱不释手,创造出了丰富的调酒酒谱。

作为五大威士忌产区之一,加拿大也拥有不少知名威士忌品牌,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加拿大俱乐部(Canadian Club)、2014年世界威士忌大奖赛最佳加拿大威士忌派克溪(Pike Creek),以及发展最为迅速的Forty Creek等。

其中,Forty Creek在2015年发生的巨变对加拿大威士忌行业产生了极大影响,先是被金巴利集团(Gruppo Campari)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又凭借Forty Creek Confederation Oak获得2015年最佳加拿大威士忌,一时风头大盛。

事实上,Forty Creek只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蒸馏厂,1992年才成立,厂主John Hill用酿造葡萄酒的方式酿造威士忌,所有原酒不预先配成Mash Bill,而是全部以单一谷物的方式蒸馏,并且使用传统铜质Pot Still。这是加拿大威士忌理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让John被奉为加拿大精酿成士忌之父,也让Forty Creek成为了最有实力的加拿大威士忌品牌之一。特别是Confederation Oak这款酒,一经推出后就大获赞誉,各种奖拿到手软。Whisky Advocate给了加拿大威士忌历史上最高的96分,当年世界威士忌大赏就给了这瓶最佳加拿大威士忌大奖,2015年又给一次,也是盛赞有加。

显然,加拿大威士忌正在慢慢摘下美国威士忌附属品这一标签。

我这一年的惊喜

al.koo

中国威士忌达人会会长

世界各地区的酒厂每年都有新酒。但说实话,让人有印象的不多。澳洲Lark酒厂的Lark Classic Oask,用晚收的葡萄酒酒桶陈酿,风味很像波特酒桶。在澳洲哪里都买得到,价格也不贵,值得推崇。

格兰菲迪新推出的26年也做得非常好,一改往日品牌的沉闷单调,做到了高年份威士忌中少有的活泼和多元化,口感极具层次。调和威士忌里,芝华士25年做得中规中矩,却非常好喝。现在行业里有觉得调和威士忌不入流的现象,但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标准的调和威士忌。

Alex Yue

自从Billy Walker接管班瑞克,三大酒厂班瑞克、格兰多纳和格兰格拉索齐聚。格兰多纳已经是名声鹊起了,尤其是连续获得好几届MMA金牌,曾经有一年恨不得前十名都是格兰多纳,充分的说明Billy Walker作为苏格兰第一鼻的江湖地位无人能撼动。他对威士忌的了解,尤其对橡木桶和酒的关系的理解,有非常过人的地方。从去年开始,格兰格拉索国际版的橡木单桶开始被推广,这些单桶经过他的处理后,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尤其是1972、1983年份。此次1972年的格兰格拉索就获得了一个MMA的银牌。

另一款是阿贝的漩涡,同年份里的经典之一。很多威士忌爱好者都喜欢泥煤味,但这款酒惊喜在于复杂程度。虽然复杂,却不是混沌不堪,非常有层次感。如果稍微用心的话,隔几分钟喝一点,会明显感到层次感给你带来的不同感受。

机场免税店购酒指南

1.新加坡樟宜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是全球第六大繁忙国际机场,其烈酒相关的免税零售业极其完善。樟宜机场拥有超过440个烈酒、葡萄酒和烟草品牌,新开的DFS旗下全球首家葡萄酒和烈酒旗舰店更为其锦上添花。二楼是樟宜机场首家酒类品牌精品店,出售威士忌至尊尊尼获加等独家精品套装。价格也非常有吸引力,运气好可以享受到低至三折的优惠。

2.美国肯尼迪机场

在美国的机场免税店往往能找到很多精品威士忌。美国纽约共有三个国际机场,机场内免税店都是DFS和DFA两大免税店集团旗下的,其中肯尼迪机场中Terminal 4的免税店数量最多,酒类波本占据了大半江山,货品相当齐全,价格都比较亲民,喜欢波本的值得一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肯尼迪机场无法事先预订然后到机场取货,这点有时还是有诸多不便的。

3.台湾桃园机场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曾在Global Traveler杂志“GT Test Awara 2010”最佳免税商店类中排名第八,这里有两家本土经营的免税店,升恒昌和采盟,均位于Terminal 2,出售多种世界知名威士忌品牌。Dalmore威士忌还在台湾桃园机场第一航站楼开设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展示一套21瓶的Dalmore星宿系列,每一款都是原桶酒精度直接萃取,独一无二。

4.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

迪拜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机场,机场的免税店面积达9000平方米,且24小时营业,许多品牌选择这里作为免税店专属威士忌发布的地点,有非常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酒款可供选择,对威士忌收藏爱好者而言绝对是好去处。

5.英国希思罗机场

希思罗机场肮厦免税店中的威士忌种类齐全,而且物美价廉,非常畅销,平均每7秒钟就售出一瓶威士忌。更重要的是,机场航厦里还有威士忌专卖店World of Whiskies,这家店分布于机场的Terminal 2、4、5,该店的格兰菲迪50年陈酿是镇店之宝。这家商店除了专业的指导外,还可以找到一些国内比较难买到的酒款。

张倏翰

佳士得名酒部专家、拍卖师

2014年1月,苏富比香港。麦卡伦酒厂的珍罕6升装“M”以490万港元战交。麦卡伦请水晶生产商莱俪Lalique打造了4款特别定制的醒酒器,这款以古罗马帝王君士坦丁的名字命名。

2015年10月,佳士得纽约拍了禁酒令以前生产的黑麦威士忌收藏,拍得32.4万美元。由美洲最古老的蒸馏厂Overholt于1904、1912年生产,专门为梅隆家族定制的,一直藏于家族酒窖中。

2015年8月,邦瀚斯香港推出的一套完整的54瓶羽生扑克牌收藏最终以380万港元成交。英国是传统的威士忌拍卖市场,大概占全球威士忌拍卖成交额40%左右。爱丁堡、伦敦是威士忌拍卖的双雄,格拉斯哥也经常会有珍品出现。欧洲大陆,威士忌拍卖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主战场。纽约是传统的酒类交易中心,美洲本土如波本是当地拍场的特色和强项。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也会有小规模的拍卖活动。香港是亚洲威士忌拍卖中心,日本威士忌拍卖是本地特色。日本和台湾地区由于一级市场货源充足,也有威士忌拍卖。

网络的普及让在线拍卖日渐增多。目前在线拍卖往往被视作捡漏淘宝的场所,拍品也主要以中低价位为主。

收藏看什么?

版本

除了生产商和装瓶商,是否为限量版、特别版或纪念版,对威士忌的价格影响很大。这些版本产量低而稀有,同时也会采用品质更高的老年份基酒进行调配。

年份

威士忌的年份和葡萄酒的年份概念不同。对于葡萄酒,同一款酒不同年份价格差别可能有十倍。威士忌生产年份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灌装时陈年年份和灌装到现在经历的总年数。“越陈越香”是蒸馏酒的特点,因此陈年时间的长短格外重要。

Tips

19世纪,为了便于航运,酒类饮料的生产和灌装往往并不在同一地点。酒类饮料往往由橡木桶运输,到达目的地后散装销售,或者由所谓的装瓶商“Bottler”灌装销售。这就给了动歪心思的人造假的空间,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20世纪初,波尔多的葡萄酒庄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对酒庄的名誉造成影响,逐渐采取酒庄灌装的方式。到60年代,基本上各个产区的葡萄酒庄都采取了这一措施。而时至今日,酒商直接购买成桶的威士忌,陈年后自行灌装依旧很常见。因此,同一款威士忌,装瓶商版本价格稍微低一些。然而也有例外,意大利的Samaroli、GM等知名品牌就是反例。